問題詳情

文學作品中人物說話的「語氣」,可呈現其性格、情緒與心情;語氣可有平淡、誠懇、欣喜、不滿、憤怒、嘲諷、譏刺、諧謔、自負、自嘲……等。下列關於說話者「語氣」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法海做了一場靈驗的法事,而你,娘,你傳下了一則喧騰人口的故事。」以諷刺的語氣說明法海並非真正的勝利者,肯定白蛇傳的故事才真正擁有了永恆流傳的價值
(B) 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說明太后對於大臣的無禮勸諫感到羞辱
(C)馮諼客孟嘗君:「(齊王)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顯現齊王因不滿孟嘗君門客太多,遂故加嘲諷的心態
(D)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鄭莊公表現出無奈不知所措的態度,只能期待天理正義伸張之日。(改自 95 指考)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16667
統計:A(10),B(2),C(5),D(5),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