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 就下列文字所陳述的現象,選出詮釋正確的選項:「生命無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來一個普遍命題,魏晉詩篇中這一永恆命題的詠嘆,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審美魅力而千古傳誦,也是與這種思緒感情中所包含的具體時代內容不可分的。從黃巾起義前後起,整個社會日漸動盪,接著便是戰禍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連大批的上層貴族也在所不免。『徐、陳、應、劉,一時俱逝』(曹丕〈與吳質書〉),榮華富貴,頃刻喪落,……。既然如此,而上述既定的傳統、事物、功業、學問、信仰又並不怎麼可信可靠,大都是從外面強加給人們的,那麼個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凸顯出來了,如何有意義地、自覺地充分把握住這短促而多苦難的人生,使之更為豐富滿足,便凸顯出來了。它實質上標誌著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標準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 把握和追求。」(李澤厚《美的歷程》)
(A)魏晉詩篇皆是生命無常、人生易老的命題,其中充滿了感人的審美魅力。
(B)魏晉詩人處於戰禍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的年代,更能感受生命的短暫與脆弱。
(C)魏晉詩篇的美感魅力,來自強烈感知生命的無常微渺後,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一種人的覺醒。
(D)既定的傳統和信仰全被否定,新的存在價值有的尚未建立,遂使魏晉詩人,放浪形骸、狂蕩不羈。(E)由於無法再以外在的功名事業肯定自己,滿腹的委屈與豪情,使魏晉詩人抱殘守缺,轉而大量創作,形成獨特的建安風骨。

參考答案

答案:B,C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