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1.某本書中描述一位歷史人物: 「他曾經作過乩童、工友,後來卻習醫當上醫生,並帶領臺灣人進行文化抗日運動,因而被視為日治時代最有活力和魅力的政治領袖,甚至有『臺灣孫中山』的美譽。」請問:下列哪一項敘述是跟這個歷史人物有關?
(A)組織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爭取權益
(B)發行臺灣民報,為民喉舌
(C)請願成立臺北帝國大學,嘉惠學子
(D)籌組中國民主黨,宣導民權
(A)組織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爭取權益
(B)發行臺灣民報,為民喉舌
(C)請願成立臺北帝國大學,嘉惠學子
(D)籌組中國民主黨,宣導民權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公共電視在紀錄片《傷痕二二八》中,探討二二八悲劇的發生。請問:在事件發生之後,政府希望彌補過失,因此實施了下列哪一個措施? (A)將行政長官公署改為省政府 (B)將行政長官陳誠調離臺灣 (C)組
- 有一段文字提到: 「此一運動雖然功敗垂成,但它是臺灣武力抗日運動,轉變為近代政治運動的第一個嘗試;而且,它是日治時期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政治運動。」從上文敘述可知,此一政治運動的目標,應是下列何
- 又銘與爸爸討論戰後臺灣政治發展歷程,爸爸說到: 「… 民國 68 年 12 月 10 日,我和朋友響應某一雜誌社的號召,參與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結果憲警和民眾爆發激烈衝突,事後警察查封雜誌社,許
- 小夫是一個日治時期的臺灣人,他在完成初等教育後,打算繼續升學。若以當時總督府培養人才的方向來選擇,小夫應該選讀哪一種學校? (A)培養公學校師資的師範學校 (B)重視學業的普通中學(C)培養司法
- 「因為有了休息日,人們開始可以從事休閒活動,隨之產生旅行、郊遊、體育活動、電影、音樂、美術等新的休閒娛樂活動,也帶動臺灣娛樂活動和產業的發展。」上述臺灣生活型態的轉變,與日治時期哪一項政策推行,
- 日本學者若林正丈認為: 「如果以『萬年國會』告終為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臺灣省、臺北市、高雄市長選舉的實現;第三階段則是總統直選的實現。」請問:若林正丈所提臺灣民主化的三個階段,均是在哪一位總統的
- 西元 1947 年上海出版的《新中華》雜誌上,曾稱讚當時的臺灣︰「文盲極少,女僕閒來無事,都愛看科學小說。」請問:這與日治時期政府哪項教育政策的推動,最有密切的關係?(A)引進新式教育制度,積極
- 《雨港基隆》是一款以臺灣歷史為主題的電玩遊戲。遊戲環繞在男主角李肇維與三位不同背景的女主角發展出曖昧情愫。李肇維帄生沒什麼遠大抱負,只求能過著帄靜生活。然而他的小小心願,隨著政府查緝私菸,引爆全
- 著名的臺語老歌〈四季紅〉曾因「紅」是中共的代表顏色,就變成「為匪宣傳」 ,得改成〈四季謠〉才能唱。請問:這樣的歷史現象,應該出現在臺灣哪一個歷史階段?(A)民國 10-20 年代 (B)民國 2
- 1893 年出生的杜聰明先生,是臺灣在日治時期第一位的臺籍醫學博士,請你判斷下列何者可能是他當時的經歷? (A)小時候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滬尾小學校 (B)幫病患看診時人們都留著長長的辮子(C)3
內容推薦
-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自 1948 年 5 月 10 日公布實施起,直到 1991 年經國民大會決議及當時總統公告才於同年 5 月 1 日廢止,共施行 43 年之久。下列關於《動員戡亂時期臨時
- 浩德從中國的海南自助旅行到哈爾濱,請問他會發現氣候呈現怎樣的變化?(A)年溫差漸大 (B)年雨量漸多 (C)七月均溫漸高 (D)年均溫漸高
- 1935 年 11 月 22 日,雄赳赳的公雞迫不及待地啼叫,叫醒臺灣人趕快去投「清心一票」。請問:關於此次選舉,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A)此次選舉能夠舉辦,主要歸功於臺灣民眾黨的請願鼓吹(
- 小明的爺爺小時候接受了義務教育,請問小明的爺爺可能出生在哪個時代?(A)清領時期 (B)皇民化時期 (C)內地延長主義時期 (D)無方針主義時期
- 大雄與哆啦A夢搭乘時光機,來到台灣的一個時代,路上看到一排排標語:「保密防諜人人有責」,「反攻大陸」。請問他們可能到了台灣哪個時期呢?(A)戒嚴時期(B)皇民化時期(C)內地延長主義時期(D)李
- 自由民主的國家,大多數是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別開來,以避免統治者權力過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台灣,有段時間的統治者,權力類似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請問此種現象出現在何時期呢?(A)解除《戒嚴
- 日治時期,台灣的高等教育普遍不足。儘管在1928年設立臺北帝國大學,主要是提供日本人就讀,台灣人升學不易,所以當時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台灣人,大多會選擇到哪個國家讀書呢?(A)日本 (B)美國 (
- 2020年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大選年,各式各樣的政黨提出不同的政策來爭取選民的支持。台灣的高投票率在民主國家中也實屬少見,選舉成為台灣人密不可分的生活習慣。台灣最早的選舉出現在何時呢?(A)無方針主
- 目前勞基法規定週休二日,多數工作的放假時間是在週六、週日。請問:一週七天的制度何時開始在台灣實行呢?(A)解嚴前 (B)鄭氏時期 (C)清領後期 (D)日治時期
- 台灣人小白說:「接下來要唸中學了,很開心!」日本人本田說:「別開玩笑了!你想唸中學比登天還難。」小白說:「你不知道全台第一所專門收台灣人的中學即將開張了嗎?」小白要就讀的中學,可能是下列哪一所中
- 台灣有一段時間,初等教育分成日本人就讀的小學校,台灣人就讀的公學校,以及原住民就讀的蕃人公學校及蕃童教育所。請問:此種分別與下列何種政策有關?(A)同化政策 (B)產業政策 (C)皇民化運動 (
- 資料一:「主張實施地方自治。」資料二:「在組織的努力下,台灣總督府最終舉辦地方議員選舉。」資料三:「組織成立由林獻堂等人出力。」由上述三則資料判斷,應是指下列哪一個組織?(A)台灣議會(B)台灣
- 以下是某個學校的校史簡介:「本校創立於民國27(1938)年4月25日,原名『新竹州立桃園農業學校』為五年制學校,校地面積29公頃。」以這段資料判斷,下列何者敘述正確?(A)這是一所專門收台灣人
- 小白說:「他是《自由中國》雜誌主辦人。」小黑說:「戒嚴時期,他仍然宣揚自由民主的理念。」小王說:「1960年,他更因籌備組織政黨,而遭到政府逮捕、判刑。」請問文中指的「他」是指誰呢?(A)蔣渭水
- 兩份報紙,其中一份標題寫著:「中華民國首任總統,蔣中正當選。」另份標題寫著:「中華民國第三任總統,蔣中正當選連任。」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總統只能連任一屆,為何會出現連任三次的總統呢?請問:
- 在一個時期內,台灣的物價急速上升,一公斤的米上午還是五百元;下午馬上就漲價到一千五百元。請問發生這樣的狀況與甚麼事情有關連?(A)三月學運 (B)國共內戰 (C)宣布戒嚴 (D)皇民化運動
-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認為台灣有三大陋習必須剷除掉,其中一項陋習的鏟除,不僅提升婦女的地位外,還提升台灣的生產力,請問是哪項陋習呢?(A)纏足 (B)辮髮 (C)不守時 (D)吸食鴉片
- 內政部統計之資料顯示,台灣有高達334個政黨。請問:台灣最早的合法政黨是哪個政黨呢?(A)台灣民眾黨 (B)中國國民黨 (C)民主進步黨 (D)中國民主黨
- 年輕人往往是社會變革的重要推力,時代變革的過程中,都可以看到時代年輕人的影子。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下列社會運動關聯性比較大?(A)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B)雷震事件 (C)三月學運
- 戒嚴時期雖然進行許多管制,但人民仍然擁有投票權及參政權,不過能夠選擇的公職有限。請問:下列何項公職在戒嚴時期即由人民選舉產生?(A)省長 (B)縣長 (C)總統 (D)直轄市長
- 戒嚴時期,人民為了追求民主自由,經常挑戰政府的戒嚴統治,不屬於執政黨的人士,被稱為黨外人士,即將在解嚴前一年,當時的黨外人士便成立了一個政黨,請問:該政黨是指下列何者呢?(A)台灣民眾黨 (B)
- 小新的地理作業為繪製某一個地區的人口金字塔圖(如右圖),他完成的作業如附圖所示。請問:請問由此圖時,得不到下列何種資料? (A)年齡分布 (B)男女性別比(C)扶養比 (D)人口總數。
- 從形式來看,民國 78 年的天安門事件很像七十年前的五四運動,都是以(甲)為中心,然後擴向全國各大城市;也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然後吸引社會其他各階層參加。文中的(甲)是指哪一個城市?(A)南京 (
- 胡適說:「沒有□,共產黨很快就可消滅了。□後,國民黨才有聯共抗日,共產黨就在八年抗戰中擴充培養起來……。」文中的□是指何事?(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西安事變。
- 甲.西安事變、乙.九一八事變、丙.一二八事變、丁.盧溝橋事變,分別是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四個事件。依發生時間先後排列順序?(A)乙丙甲丁 (B)丙乙甲丁 (C)丙甲乙丁 (D)乙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