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隨棗會戰中,國軍因威脅日軍何種設施,而使日軍被迫轉進?
(A)機場
(B)鐵路
(C)補給線
(A)機場
(B)鐵路
(C)補給線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1),C(0),D(1),E(0)
內容推薦
- 四、對於豫南會戰的概述,下列何者為非?(A)日軍企圖消耗我軍戰力,擴大其贛北占領區(B)日軍欲採分進合擊之勢 (C)日軍計有二次增援(D)日軍企圖誘我軍深入,包圍我軍主力
- 3 下列关于国京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了宗法制(B)明朝在地方实行的行,占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C)清朔兼正帝时设置军机处以加强君主专制(D)三公九卿制始子汉文帝时
- 三、豫南會戰,國軍靈活應用運用何策略,終使日軍包圍殲滅國軍主力之企圖,以失敗告終?(A)突圍作戰 (B)避實擊虛 (C)誘敵深入 (D)拖延戰術
- 四、日軍華北方面軍為解除國軍空軍及豫西部隊對平漢路南段之威脅,以確保一號作戰之成果,乃指示應執行何作戰?(A)老河口作戰(B)豫西鄂北作戰(C)以上皆是
- 下列行为中,行政机关的做法悔成滥用职权的是:(A)工商部门对一批疑似走私的物品进行了查扣(B)质量援求监督局作出处罚决定所适用的标准反复无常(C)规划局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撤回了发给 S 企
- 二、在豫南會戰中,國軍的最高指揮官為?(A)張靈甫中將 (B)黃百韜上將 (C)羅卓英上將 (D)李宗仁上將
- 三、豫西鄂北會戰中,擔任國軍第六戰區最高指揮官是誰?(A)孫連仲上將(B)李品仙上將(C)湯恩伯上將
- 一、設計一電路圖,以接受二個輸入值 a 跟 b,並輸出二個值 c 跟 d,其間關係要滿足下列要求:(20 分)c=(a OR b), d=NOT ((a OR b) AND (NOT b))
- 一、甲與乙於民國 94 年 1 月間共同殺死人,乙當場被逮捕,由檢察官提起公訴,經第二審法院判決確定,目前在監執行中。甲於偵查中逃匿,嗣於民國 96 年 1 月 30 日經通緝到案,隨即經檢察官起訴,
- (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
內容推薦
- 20東非的馬拉威湖湖水之碳酸鹽硬度為(A)1-4KH(B)6-8KH(C)10-12KH(D)16-18KH。
- 一、已知輸入為 u 輸出為 y 的系統,其微分方程式寫成⑴試推導傳遞函數(transfer function)。(10 分)
- 三、武漢會戰,軍事委員會的作戰指導與構想為何?(A)以空間換取時間,並進行主力部隊正面決戰之作戰指導(B)以空間換取時間,實施連續性抵抗,待時機有利實施主力部隊之決戰為作戰指導(C)以空間換取時間,實
- 三、率部參與湘西會戰,時任第十八軍軍長是誰?(A)黃維上將 (B)張靈甫中將 (C)胡璉上將
- 1 下列那種方法較適於同時得知蛋白質之純度與分子量大小?(A)親和力層析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 (B)膠體電泳法(gel electrophoresis) (C)紫外光光
- 四、武漢會戰發生之主因為?(A)日軍企圖打通粵漢鐵路與平漢鐵路,便於日軍部隊運輸及兵力轉用(B)日軍企圖沿長江進犯我戰時陪都重慶,以結束侵華作戰,武漢為長江中游樞紐,需先奪取以便於進犯重慶(C)日軍企
- 甲袋中有2個紅球﹑3個白球﹐乙袋中有3個紅球﹑2個白球﹐丙袋中有5個白球﹐擲骰子一次﹐若出現點數為1﹐則從甲袋抽出2球﹐若出現點數為2或3﹐則從乙袋抽出2球﹐若出現點數為4﹑5或6﹐則從丙袋抽出
- 四、率部參與湘西會戰,時任新編第六軍軍長是誰?(A)李天霞中將 (B)廖耀湘中將 (C)侯鏡如中將
- 考到機車駕照的物理老師興高采烈得看著駕照上的使用說明,原來是一道問題:在一光滑桌面上,質量為 m1 的木塊被壓在在另一質量為 m2 的木塊正下方,兩者間的摩擦係數為μ。若僅對 m1 施以一水平
- 五、武漢會戰後,迫使日軍達到其戰略頂點,讓速戰速決之企圖破滅,當時日軍所產生之最大危機為何?(A)地形不熟悉,部隊佈防易產生問題(B)補給線過長,耗損日本有限資源(C)以上皆是
- 五、八年抗戰期間,哪一個會戰期間始終掌握著戰場主動權而致勝的會戰,斃傷日軍共計 2 萬人,並被何應欽將軍譽為「開戰以來最精彩之作戰」?(A)桂南會戰(B) 上高會戰 (C)長沙會戰(D) 淞滬會戰
- 五、湘西會戰中,日軍被擊退返原陣地,而退出戰場,主要是國軍使用了何種戰術,獲得戰勝契因?(A)日軍兵力運用分散、轉用過慢(B)日軍戰略意圖不明,指揮失當(C)日軍補給線過長,戰略翼側受威脅
- 二、太原會戰中,日軍在哪個戰鬥中遭受國軍包圍及反擊?(A)平型關作戰(B)娘子關作戰(C)以上皆是
- 一、⑴何謂系統階數(system order)。(5 分)
- 二、棗宜會戰中,張自忠將軍當時擔任職務為何?(A)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B)第五戰區右集團軍總司令(C)以上皆是
- 六、下列何者非上高會戰的戰果?(A)破壞敵有效利用平漢線交通之企圖(B)以後退決戰,各個擊破,瓦解敵之戰術攻勢(C)挫敵鋒鏑,增加敵之消耗(D)敵傷亡萬餘人
- 六、湘西會戰中,日軍主要失敗因素為何?(A)情報蒐集未確實 (B)倉促發起,兵力不足(C)補給線過長,影響戰力發揮
- 三、民國 26 年 7 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抗戰軍興後,中共發表共赴國難宣言,向中央輸誠,陝北共軍被編入國軍第 18 集團軍,擔任該集團軍總司令的共軍將領是誰?(A)鄧小平(B)任弼時(C)朱德
- 二、武漢會戰時,下列哪一個地區為日軍攻略目標之一?(A)重慶 (B)上海 (C)南昌
- 三、棗宜會戰中,國軍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殉職後導致結果為何?(A)日軍左翼部隊壓力驟減,有利於爾後攻取宜昌之作戰任務遂行(B)國軍部隊順利擊敗進犯之日軍 (C)以上皆是
- 一、試述組織培養體胚發生之途徑及其優缺點。(20 分)
- 七、國軍獲得抗戰勝利的契機,並帶起鼓舞反攻的士氣,主要是湘西會戰中,粉碎了日軍何戰略意圖?(A)占領芷江機場,維護湘桂、粵漢鐵路交通為目的(B)打通衡陽、桂林之線交通,並威脅國軍西南大後方(C)包圍殲
- 四、太原會戰中,國軍最後率第七軍團突圍的將領是誰?(A)孫連仲上將(B)傅作義上將(C)張金照中將
- 三、民國 28 年 3 月,南昌會戰中,國軍的指揮官是哪位將軍?(A)羅卓英上將 (B)王耀武中將 (C)李覺中將
- 四、棗宜會戰中,宜昌淪陷後,日軍基於何種原因先行撤離?(A)不擴大占領區,避免兵力分散 (B)補給不足 (C)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