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 大豆的葉片為複葉、互生、自莖節上生出,每一複葉一般由
(A)二小葉
(B)三小葉
(C)四小葉
(D)五小葉 組成。
(A)二小葉
(B)三小葉
(C)四小葉
(D)五小葉 組成。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大豆發芽時,供給發芽養分的主要來源是(A)胚軸(B)胚芽(C)子葉(D)胚根。
- 包裹玉米果穗的葉片稱為(A)苞葉(B)果葉(C)小葉(D)大葉。
- 水稻莖稈基部的芽能發育而成新的稈,稱(A)分枝(B)分 (C)分芽(D)分葉。
- 杜仲為落葉性喬木,主要利用的部位為(A)花(B)樹皮(C)根(D)果實。
- 日本江戶時代的哲學家中江藤樹說:「人心除了有感覺的領域外,尚有所謂良知存在。良知本身即為理性,不必假於後天的修養而得。……倘若我等能遵循良知或理性行事,則肉體的生命即能轉變成無限的與永恆的。」這位
- 一位學者說:「(他們)已經用人的眼光來觀察國家,並且從理性和經驗中,而不是從神學中引申出國家的自然規律。」這位學者所謂的「他們」是指誰? (A)宗教改革時代的神學家 (B)啟蒙運動時代的哲學家 (
- 法國大革命期間各種議會裡,尤其是1791年的立法會議上,溫和派的保王黨人都坐在議場的右邊,而激進的革命黨人都坐在左邊,於是,人們習慣將支持繼續革命的或激進的一派稱為「左派」,溫和的一派稱為「右派」
- 為什麼工業革命會首先發生在英國?下列答案何者「錯誤」? (A)因為英國擁有廣大的殖民地可以提供原料和市場,促使人們去追求利潤 (B)因為圈地運動的快速擴展,使農民離開鄉間轉往城市,為工業發展預備了
- 歷史課時,老師要求同學撰寫學期報告,報告的內容必須涵蓋 〜 年的世界大事,並要求同學自訂題目並詳加論述。下面是四位同學的報告主題,哪一位所訂的題目最能掌握這個時期歷史發展的重點
- 阿強一直對某間店的蛋塔情有獨鍾,右表是他一週內對蛋塔的需求表,如果阿強以一個10元的價格買了12個,請問:消費者剩餘是多少? (A) 390元 (B) 270元 (C)150元 (D) 120元
內容推薦
- 臺灣地區重要的禾本科飼料作物除玉米外,尚有(A)大豆(B)盤固草(C)太陽麻(D)紫雲英。
- 在臺灣地區單位面積生產量最高的作物是(A)甘藷(B)水稻(C)玉米(D)大豆。
- 根莖類作物在台灣地區除了甘藷、馬鈴薯以外,農民最常種植的是(A)芋(B)菊芋(C)食用美人蕉(D)葛鬱金。
- 甘藷塊根內含量最多的成分是(A)澱粉(B)糖分(C)纖維(D)維生素。
- 如圖是1780〜1913年間,世界四個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生產力比值變化表。試問甲、乙、丙、丁四國依序代表什麼國家? (A)英、法、德、美 (B)英、美、法、德 (C)英、美、德、法 (D)英、法、
- 落花生果莢所含的種子以(A)一粒(B)二粒(C)三粒(D)四粒 居多。
- 菸草的葉片以(A)土葉(B)中葉(C)本葉(D)天葉 品質最佳。
- 臺灣地區重要的嗜好作物除了茶外,尚有(A)仙草(B)咖啡(C)白鶴靈芝(D)愛玉子 的種植。
- 熱帶、亞熱帶地區主要製糖的原料來自於(A)甘蔗(B)甜菜(C)甜高粱(D)甜玉米。
- 臺灣地區採摘茶葉,第二次夏茶又稱為(A)頭水(B)六月白(C)白露(D)夏茶。
- 下列的茶何者為不發酵茶(A)烏龍茶(B)包種茶(C)紅茶(D)綠茶。
- 盤固草主要是做為(A)飼料用(B)觀察用(C)覆蓋用(D)防風用 的作物。
- 狼尾草主要利用的部位是(A)根(B)花序(C)種子(D)莖葉。
- 圖 6 為美國四個區域分區圖,表 3 為 2010 與 2018 年 美 國 四 區 的 人 口 統 計 表(表內數字為人口數) 。對應到美國近年來人口數量成長最多的區域,該區除歐裔外,其他主
- 製造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A)咖啡豆(B)可樂(C)可可豆(D)蘋婆。
- 咖啡可以提神,主要是咖啡中含有(A)咖啡因(B)可樂鹼(C)兒茶素類(D)尼古丁 的成分。
- 長粒米的糙米長度為(A)5 公厘以下(B)5~6 公厘(C)6~5 公厘(D)5 公厘以上。
- 狼尾草為禾本科的牧草,植株基部具有(A)分枝(B)分 (C)分生(D)分葉 的能力。
- 禾本科植物葉片與葉鞘交接的部位,有呈舌狀的薄膜,稱為(A)葉膜(B)葉舌(C)葉口(D)葉環。
- 水稻的種子,外側有內外穎及護穎、花梗,俗稱(A)種皮(B)果皮(C)稻殼(D)稻皮。
- 禾本科作物中含蛋白質最多的作物是(A)小麥(B)薏苡(C)玉米(D)稻米。
- 臺灣地區栽培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最早自(A)美國(B)印度(C)中國大陸(D)日本 引進。2
- 米粒中心不透明的部位稱為(A)腹白(B)心白(C)上白(D)中白。
- 胡麻油的主要成分為(A)亞油酸(B)芥子酸(C)篦麻酸(D)棕櫚酸。
- 臺灣栽培面積最廣的嗜好料作物是(A)茶(B)菸草(C)可可(D)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