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以下有四個關於多項式的敍述: 甲、多項式 x2-2x 中,x 項的係數是 2。 乙、兩個 x 的二次多項式相加,其結果也是 x 的二次多項式。 丙、在多項式除法中,餘式的次數必小於商式的次數。 丁、在多項式除法中,當餘式不為 0 時,餘式的次數必小於除式的次數。 其中敍述正確的有多少個?
(A) 0 個
(B) 1 個
(C) 2 個
(D)3 個
(A) 0 個
(B) 1 個
(C) 2 個
(D)3 個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1),C(0),D(0),E(0)
內容推薦
- 學者提到 17 世紀的臺灣地位,認為:「政權轉移,東亞貿易的架構也重回 16 世紀中期的傳統秩序。中國北方貿易,從寧波、南京前往日本;南方貿易,則從廈門、廣州前往東南亞,臺灣再次被置於東亞貿易的
- 一位日治時期的臺灣民意領袖公開宣示:「日本是立憲國家,臺灣也應享有立憲政治之待遇。且臺灣情況特殊,不同於日本國內,有特別立法之需求,故我們要求設立議會來為臺灣立法與預算審核。」從上述判斷,最可能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並隨即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誰為行政長官? (A)陳儀 (B)陳誠 (C)蔣中正 (D)馬英九
- 軒軒是西元1915年出生在臺北的漢人。請問:在他10歲之前的生活,可能會經歷下列哪一件事? (A)從臺北搭火車到台南找外婆 (B)就讀於臺北第一高等小學校 (C)妹妹因為裹小腳行動不便 (D)參觀
- 「他是印尼華僑,祖籍廣東,年少來台。西元 1913 年,受到中國革命成功的影響,以苗栗為中心,號召同志起義抗日,後被日警逮捕,判處死刑。」請問上述文字是對何人的介紹? (A)羅福星 (B)劉永福
- 甄愛吃看到一幅民初的漫畫,畫一隻手執專制大刀的“老猿”,用來暗諷袁世凱,關於袁世凱的作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洪憲帝制引發護法軍在雲南起義討袁,各省響應(B)派人暗殺孫中山,引起二次革命(C)
- 右列圖(二)及圖(三)分別為兩篇誓詞,請依圖中資料判斷:【題組】由圖(二)轉變成為圖(三),與下列何事有關?(A)武昌起義(B)二次革命(C)洪憲帝制(D)清帝退位。
- 愛麗絲為了追兔子掉到洞穴裡,沒想到晃眼居然來到清末民初的中國,請問她「最不可能」遇到下列何種情形?(A)看到中國工商業遠遠超越西方,發展迅速(B)聽到在上海行駛的汽車不斷按喇叭(C)在家中飲用自來
- 史上有二位「平民皇帝」,請問此二位是誰? (A)秦始皇、明太祖 (B)東漢光武帝、晉武帝 (C)唐太宗、宋太祖 (D)漢高祖、明太祖。
- ( )在清領前期的臺灣,清廷為因應各種不同原因,數次調整臺灣的行政區劃。請問:嘉慶年間,臺灣東北部增設噶瑪蘭廳,下列何者不是增設此廳的背景因素? (A)海盜侵擾問題嚴重 (B)漢人與當地原住民
內容推薦
- 日治初期為了讓在臺的日人子弟所學的內容和日本本國的小學生銜接,所以將他們安排在下列哪種學校就讀? (A)國民學校 (B)公學校 (C)蕃童教育所 (D)小學校
- 9232-8212 的值是下列哪個數的倍數?(A) 10 (B) 11 (C) 12 (D) 13
-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式 ax2+7x+2=0 有兩個相異的解,求 a 的最大整數值為何?(A)6 (B)7 (C)8 (D)9 。
- 有一位史學家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此人出身海商家庭,卻有忠君愛國的堅毅精神,排除一切困難,在臺灣成立首個漢人政權。」他所說的「此人」應是指下列何者? (A)鄭氏諸葛 (B)延平郡王 (C)南明桂王
- 日治時期總督府推動許多重要政策與工作,藉以改善臺灣衛生情況,(甲)實施環境清潔 (乙)設立法院 (丙)建設自來水 (丁)引進星期制,相關敘述正確的有幾項? (A)一項 (B)二項 (C)三項 (D
- (8-3x2+2x3)(4+3x2-2) 展開後,最高次數是多少?(A) 20 (B) 6 (C) 5 (D) 4
- 下列的運算中,何者是錯誤的?(A) 15-21=-(21-15)(B)(-9)-2=(-9+2)(C) (-7)+2=-(7-2)(D) -(4-9)= -4+9
- 臺灣史上,臺灣的行政區隨著臺灣的開發而經過數次的變革。請問:臺灣行政區由圖(一)演變成圖(二)的關鍵為何? (A)鄭成功時代的建設 (B)鄭經時代的改革 (C)臺灣納入清朝版圖 (D)中華民
- 吉胖喵在書上看到一篇報導,標題為「羅漢腳成社會隱憂」,這篇報導的主角應該為下列何者? (A)鄭氏時期來台反清復明的漢人 (B)清領時期土地被強奪的熟番 (C)清領時期娶原住民為妻的漢人 (D)清
- 附圖是 世紀鄭成功的攻臺路線圖,請問:當時占據臺灣南部的應是下列何人? (A)日本人 (B)荷蘭人 (C)西班牙人 (D)葡萄牙人。
- 【題組二】歷史老師上課時,在投影片上放了一張如附圖的地圖,圖中顯示了臺灣地區的許多地名,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老師這堂課介紹的主題為何? (A)清領時期的土地拓墾 (B)鄭氏時期的軍屯政策(C
- 下列的運算中,何者是正確的?(A)(-1)×(-1)×(-1)= 1(B) 25 ÷(7-2)= 25 ÷ 7-25 ÷ 2(C) 0 ÷(-24)=(-24)÷ 0(D) 12 ×〔(-5)+
- 若方程式 a(x+b)2=5 的兩根為 ,且 a、b 為正數,求 a+2b 之值為何?(A)5 (B)4 (C)3 (D)2 。
- 二、題組題: 【題組一】十八世紀末,漢人開始有組織的入墾蘭陽平原。其中最具知名度的是以吳沙為首的漳州人集團。民間流傳一種說法:漢人入墾蘭陽平原是出自官方授意的。傳說吳沙早年在瑞芳(今新北市瑞芳區)一帶
- 由魏德聖導演執導的電影《賽德克.巴萊》,描述了日治時期賽德克族的武裝抗日事件。若想重回事件發生地點,悼念當年因為此事件犧牲的人們,應該到右圖中的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四),右圖是台灣與中國大陸對渡港口示意圖,請依圖示回答下列15~17題:【題組】清領初期,台灣與中國大陸對渡的港口只有一個,請問:台灣當時開放的港口是圖中的 何處? (A)甲 (B)
- ㄚ賢計算該題的過程中哪一個步驟開始錯誤? 〔12÷(-4)× 3-9〕÷(-3)+3 (甲) =〔(-3)× 3-9〕÷(-3)+3 (乙) =〔(-9)-9〕÷(-3)+3 (丙) =
- 【題組】根據圖卡內容判斷,該「契約」應是下列哪一法律行為?(A)婚約 (B)買賣 (C)借貸 (D)租賃。
- 【題組】當時清政府官員認為,讓吳沙去開墾蛤仔難,就能將他們驅之境外。這主要是受到清朝哪一個政策的影響? (A)海禁政策 (B)渡臺禁令 (C)畫界封山 (D)鎖國政策。
- 這所學校的創校紀念碑首二句為「吾臺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意謂此校是臺灣第一所專為培育臺籍學子所設立的中學。請問:這所學校最可能位於附圖中的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 有四位同學想要算出 52 的值,他們的方法如下: 如果這四人接下來都沒有計算或其他方面的錯誤,那麼誰的答案是正確的?(A) 小瑛 (B) 小岳 (C) 阿日 (D) 阿融
- 下列的運算結果,何者是正確的?(A) 32×36=312(B) 64÷24 =(6÷2)4(C) 29÷23=23(D) 120 =0
- 【題組】契約成立時,大華有付錢給車商的【⑤】;車商有交付汽車【⑥】。請問:【⑤】、【⑥】依序應填入下列何者?(A)義務、權利 (B)權利、權利 (C)權利、義務 (D)義務、義務。
- 【題組】吳沙等人開墾蘭陽平原後,清朝政府增設了哪一行政區域管轄? (A)噶瑪蘭廳 (B)諸羅縣 (C)彰化縣 (D)淡水廳。
- 小陳在書上看到一段評論:「此舉不但解決軍隊的糧食,更有維持治安、促進開發的意義」,請問小陳在書上所看到內容的是對哪個措施的討論? (A)清領時期的水圳開鑿 (B)清領時期的渡台禁令 (C)鄭氏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