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二資料一:1936年12月13日《大公報》頭版標題:張學良竟率部叛變,蔣委員長被留西安。副標:中央緊急會今晨始散,國府已下令張免職嚴辦,行政院長由孔祥熙代理。資料二:1936年12月13日,處於事發第一線的《西京民報》在頭版發表一篇《張楊對蔣實行兵諫》的文章,向全國發佈這一震驚中外的消息,文中同時附有張楊二人的照片,並首先發表張楊二人提出的抗日救國的八項主張。從副標題「揭竿抗日舉國歡騰」可以看出這似乎是一場民眾期待已久的事件。資料三: 1936年12月14日《消息報》:西安叛亂不論以任何口號和方案為藉口,這一行動實代表一項危機,不僅危害南京政府,而且為禍整個中國。張學良雖高舉抗日旗幟,其行動卻顯然於日本帝國主義有利。資料四:1936年12月16日《紅色中華》:西安的抗日起義,這是蔣介石自己出賣中國、鎮壓全國抗日運動的必然結果,蔣介石,雖百死也不足以贖其罪于萬一,蔣介石應當交給人民審判。
46.上述資料中哪一份應是來自於國外報紙的報導,且最有可能出自哪一國?
(A)資料三,蘇聯
(B)資料二,日本
(C)資料一,日本
(D)資料四,蘇聯。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1),C(1),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