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韓戰。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黃埔軍校的創建之地位於何處? (A)延安 (B)南京 (C)北京 (D)廣州。
- 若以「八年抗戰」(西元1937~1945年)的歷史為背景。下列哪一位同學的說法為當時國民政府官員的立場? (A)阿基:「為了結束戰爭,我們不得不在當地投下原子彈。」 (B)大華:「我們利用對外戰
- 中國政權在何人上臺後,走向改革開放? (A)鄧小平 (B)毛澤東 (C)習近平 (D)蔣中正。
- 今年適逢六四天安門事件30周年,請問這事件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對其政府要求哪方面的改革? (A)經濟方面 (B)文化方面 (C)政治方面 (D)體育方面。
- 中國文化大革命發生時,組成紅衛兵的主要分子為下列何種身分? (A)中國軍人 (B)工人 (C)農人 (D)青年學生。
- 在某一段時期,中國人民瘋狂投入一場運動,紛紛將家裡可以燒的門窗拆下來,將家裡的鍋碗瓢盆往屋外送,就是希望可以為國家的偉大願景貢獻自己微薄之力。請問上文所描述的是哪一事件? (A)六四天安門事件
- ( )中共政權提出何種政策,讓人民集體生活、勞動、生產,採取軍事化管理? (A)一邊倒 (B)五四運動 (C)人民公社 (D)文化大革命。
- 民國3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隨後以武力進犯○○,國軍激戰後獲勝。民國47年,共軍炮火猛烈轟擊○○,國軍奮力抵抗,此後兩岸雖有零星的軍事衝突,但雙方已不再出現大規模的武力對抗。請問:上文中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在何地? (A)延安 (B)南京 (C)北京 (D)重慶。
- 中共政權成立之初,外交路線採取哪一種路線? (A)一邊倒的倒向美國 (B)一邊倒的倒向蘇聯 (C)與美、蘇分別結盟 (D)不與美、蘇結盟,保持中立。
內容推薦
- 【題組】鄧小平。
- 【題組】習近平。
- 中華人民共和國揚言以「武力解放台灣」,使得雙方陷入長期的武力對抗,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後,改變對台灣的態度。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後,兩岸處於甚麼樣的狀態?(A)和平協商(B)武
- 1 若某人出身頗具聲望的名校,我們就假定他一定學問很好、辦事能力也很強,這是犯了下列何種錯誤? (A)選擇性觀察 (B)過度推論 (C)邏輯推理 (D)月暈效應
- 小王在檔案局整理與土地改革相關的資料時,發現塵封已久的文件,其中一份文獻中寫道:「公地承領人次序如左:一、承租耕地之現耕農。二、雇農。三、承租公地不足之佃農。四、耕地不足之半自耕農。五、無土地耕
- 民國50年代,政府為了加速經濟成長,改採取外銷的策略,鼓勵國內外商人投資,並在高雄等地設置加工出口區,輸出食品、成衣等輕工業產品。請問:上文敘述可能是發生在何時期呢?(A)土地改革時期 (B)進
- 過去有一段時間,美國給予台灣援助,援助的內容包含軍事、經濟及外交等項目。當時台灣資源匱乏,美國援助剩下的麵粉袋,家長會將袋子修改成衣褲,所以當時能見到穿著「中美合作」的小孩滿街跑。請問:上文所述
- 食物是不同文化的縮影,像是燒餅油條、小米酒、可口可樂、沙西米,都是各個文化的特色,不過在台灣是隨手能見到的小吃,也代表台灣是一個文化豐富的地區。台灣得已出現多元文化與各個時期推動不同文化,進而包
- 民國60年代,能源危機造成全球經濟不景氣,政府透過大規模的公共建設來度過困境,也奠定了台灣的經濟基礎。請問:有關上述公共建設的敘述何者正確?(A)台灣第一條鐵路是北迴鐵路。(B)鐵路電氣化結果是
- 民國6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後,中共提出和平統戰,我方政府也提出相應的回應。請問:下列有關雙方政策的敘述何者正確?(A)中華民國主張「一國兩制」 (B)中華人民共和國提議開放「三通四流」
- 每位領導者,對於外交政策也有不同的作為。請問:下列領導者與政策的配對何者正確? (A) (B) (C) (D)
- 國共內戰之後,兩岸呈現敵對狀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岸關係也逐漸趨於和緩,民間的交流也日漸頻繁。請問:政府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後,開放民間交流呢?(A)解除戒嚴 (B)古寧頭戰役 (C)八二三炮戰
- 台灣社會日趨開放,各種新興的社會運動形成風潮,促使政府逐漸重視兒童、老人、原住民等弱勢族群。例如:政府為了改善全民的健康,通過《全民健康保險》;在原住民方面,政府制定《原住民族基本法》保障原住民
- 自從兩岸展開交流之後,經貿投資、文教體育、觀光旅遊的互動頻繁,也帶動兩岸的經濟、文化發展。請問:下列有關兩岸互動的敘述何者正確?(A)目前兩岸交流,仍處於軍事衝突的狀態。(B)政府宣布正式實施「
- 小明、大華、黑黑、白白,他們都是在民國105年就讀中學,且分別就讀不同類型的學校。請問:下列四人敘述中何者正確?(A)黑黑說:「我就讀的桃園高中是一間職業學校。」(B)小明說:「我可以選擇不讀高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台灣約有六百萬人口。政府遷台又帶來一百多萬的軍民,加上醫療衛生的改善,台灣人口快速增加。請問:當時政府提出了什麼政策來減緩人口的快速成長呢?(A)生育計畫 (B)家庭計畫
- 民國60年代,我國的內政外交面臨嚴峻挑戰,而經濟起飛也造成城鄉差距擴大等問題,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關懷本地人民的生活,文學創作掀起了一波運動,如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王拓的《金水嬸》,都是在這
- 【題組】民國70年代以後,為了全力發展資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政府設置選文中提到的科學園區,科學園區更是台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存在。請問:政府設置科學園區的背景原因為下列何者?(A)推動產業升級。
- 1 Frederick Herzberg 所提出的雙因子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是激勵的重要理論,下列有關雙因子理論之敘述,何者錯誤? (A)管理者在激勵員工時,要先
- 下列四個多項式,何者是x2-7x+6的因式?(A) x+6 (B) x+1 (C) x-6 (D) x-3
- 下列何者為完全平方式?(A) x2+9 (B) 9x2+24x+16 (C) x2-4x-4 (D) 9x2-15x+25
- 若x2+ax-12可因式分解成兩個一次式的乘積,且a為整數,則a的值不可能為下列何者?(A) 7 (B) 4 (C) -4 (D) -1
- 下列哪一個方程式會無解?(A) x2+x-3=0 (B) –x2+5x+6=0 (C) (D) 5x2-x+3=0
- 小蜜寶解方程式(x+1)2-8=1的步驟如下,請問小蜜寶哪個步驟開始錯誤?步驟1:移項可得,(x+1)2=9步驟2:兩邊開根號可得,x+1=3步驟3:移項可得,x=3-1=2(A)步驟1 (B)步
- 漢寶弟要種植蘋果樹,如果種55棵蘋果樹,平均每棵樹產量為600個蘋果,若每增加1棵蘋果樹,每棵樹產量減少5個,假設加種 x 棵蘋果樹時,總產量可達35750個蘋果,則依題意可列出哪一個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