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日治時期,總督府曾在臺灣印發這樣的傳單:「早日投降者,不殺;投降者,放下槍枝,舉起雙手,到馬赫坡社投降吧!」這是針對哪個事件所發出的傳單?
(A)牡丹社事件
(B)西來庵事件
(C)苗栗事件
(D)霧社事件。
(A)牡丹社事件
(B)西來庵事件
(C)苗栗事件
(D)霧社事件。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甲)西來庵事件 (乙)霧社事件 (丙)苗栗事件。將這些事件由北到南排列,下列何者正確?(A)甲乙丙(B)丙甲乙(C)乙甲丙(D)丙乙甲
- (甲)西來庵事件 (乙)霧社事件 (丙)苗栗事件。將這些抗日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
- 圖三為西元 1896~1906 年臺灣財政收支圖,從圖中看來,當時總督府在臺灣的財政收入,經過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便轉虧為盈,收入也逐年增加。請問:此情形的主要原因為何? (A)推動基礎建設(B)
- 西來庵事件是打著宗教名義發起的抗日事件,是當時規模最大、犧牲人數最多的抗日事件。【題組】承上題,這個抗日事件,因為偷襲了噍吧哖警察派出所,故又稱為「噍吧哖事件」。請問:噍吧哖位於圖二的何處
- 西來庵事件是打著宗教名義發起的抗日事件,是當時規模最大、犧牲人數最多的抗日事件。請問:這場反抗事件的領導者是下列何者?(A)羅福星(B)余清芳(C)郭懷一(D)莫那魯道。
- 日治時期,社會流行一句俗語:「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請問:這句話反映出當時的什麼現象?(A)農民種甘蔗所能得到的利益相當豐厚(B)政府保護資本家,使蔗農遭到糖廠嚴重剝削(C)政府為了有效發展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推動殖民經濟所做的措施,不包括下列何者?(A)戶口調查,建立完整戶籍制度(B)調查臺灣土地、山林(C)建設臺北通往花蓮的鐵路(D)總督府實施專賣制度。
- 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 ,其前身是「總督府」,這座建築物最早完工在那個時期?(A)荷蘭時期(B)鄭氏時期(C)清領時期(D)日治時期。
- 日治時期,住臺北的阿華想去探望在恆春工作的弟弟,他搭火車南下最多只能坐到哪一車站,再轉乘其他交通工具?(A)臺中(B)斗六(C)臺南(D)枋寮。
- 日治末期,日本政府為了籌措經費,喊出「納稅報國」的口號,希望吸收臺灣民間的資金。請問:當時所籌措的經費,最主要的用途為何?(A)興建西部縱貫鐵路(B)組織地方保甲經費(C)用於戰爭花費上(D)為
內容推薦
- 日治時期的臺灣與日本在文化上差異甚大,以致施政和法律判決常出問題,當時不論官方或民間都希望能儘快解決問題,後來在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主導下,成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問題才獲得改善。請問:上述時期
- 台灣歷史博物館保存「藍地黃虎旗」,台灣民主國用此當作國旗,是為了與哪一個政權,維持「龍兄虎弟」的情誼?(A)日本(B)荷蘭(C)清朝(D)明朝。
- 2017 年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雕像,雖遭人砍頭,但其精神卻為後人緬懷,請問:這是有感於他在那一方面的貢獻?(A)改良稻米品種(B)興建水力發電廠(C)建造嘉南大圳(D)建立新式化糖廠。
- (甲)內地延長主義 (乙)皇民化運動 (丙)無方針時期。將這些日本治台政策按時間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
- (甲)內地延長主義 (乙)皇民化運動 (丙)無方針時期。【題組】承上題,日本在那幾個治台政策期間,派武官擔任總督?(A)甲乙(B)乙丙(C)甲丙(D)甲乙丙。
- 日本是在那一場戰爭期間,強迫中國大陸、台灣和韓國等地的婦女到戰場充當「慰安婦」?(A)甲午戰爭(B)第一次世界大戰(C)中法戰爭(D)中日戰爭。
- 台灣原本種植「在來米」,但產量不高,也不合日本人口味。後經過「何人」改良研究,成功培植出新品種「蓬萊米」。請問:「何人」指的是誰?(A)八田與一(B)磯永吉 (C)後藤新平(D)兒玉源太郎。
- 日軍在澳底登陸後不久,臺灣民主國總統放棄總統官印,搭船逃離臺灣。後人諷刺這是民主國逃「王」記。上述這個「王」,指的是下列何人?(A)羅福星(B)丘逢甲(C)劉永福(D)唐景崧。
- 日治時期,若想將大匹新鮮的蓬萊米運至日本,應從哪一港口出口最省海運費?(A)基隆港(B)淡水港(C)安平港(D)高雄港。
- (甲)日治時期第一現代化糖廠(乙)臺灣總督府(丙)日月潭發電所(丁)八田與一銅像。以上均能代表日本殖民統治的痕跡。如果佳勳想從北往南方向依序參觀,請問正確的排列是(A)丙丁乙甲(B)乙甲丙丁(C
- 大湖鄉昭忠塔裡有一副對聯寫著:「革命忠魂昭日月,民族正氣接雲霄」,這是紀念西元 1913 年因抗日行動不幸失敗的烈士。根據上文所述,這副對聯歌頌的應是何人的事蹟?(A)羅福星(B)劉永福(C)余
- 二、題組※有一本書寫著:「太陽的子民,從語言開始到姓名、風俗、習慣等外在形式,也能與內地人無所差異的話,那是最理想的。即無論在精神上、形式上都與內地人相同,始能稱為完全之日本化。」請根據上文,回答下列
- 【題組】所謂「太陽的子民,從語言、姓名、風俗、習慣等均與內地無所差異」,這是日本治台政策哪一段時期?(A)無方針主義時期(B)內地延長主義時期(C)皇民化時期(D)基礎建設時期。
- 【題組】當時的政府極力推行此運動的背景為何?(A)中法戰爭(B)甲午戰爭(C)臺灣民主國成立(D)中日戰爭
- 【題組】「在精神上、形式上與內地人相同,才能稱為完全日本化」。「完全日本化」的最終目的為何?(A)信仰日本宗教(B)改日本姓氏(C)穿日本服飾(D)養成對日本的愛國心和犧牲精神。
- ※小文在書上讀到臺灣歷史上某個時期政府的政策為「戰後,全球瀰漫著民族自決思潮,政府為安撫國人,改以『內地延長主義』為施政方針,加強推行國語。」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文中的「戰後」,指的是哪次戰
- 【題組】文中的「民族自決」是誰提出的?(A)劉銘傳(B)唐景崧(C)威爾遜(D)後藤新平。
- 【題組】文中的「國語」,指的是哪種語言?(A)荷蘭文(B)滿文(C)日文(D)中文。
- 【題組】文中關於「內地延長主義」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標榜日臺合一(B)日本法律用於台灣(C)實際上台人未獲得與日人相同待遇(D)時間為1895-1919 年。
- 友藏爺爺說:「小丸子啊,臺灣早期物資缺乏,交通又不方便,日常物品都要靠著挑夫翻山越嶺從宜蘭挑到臺北販售。要愛惜物品呀!」請問:上文挑夫需翻越的是哪一座山脈? (A)中央山脈 (B)玉山山脈 (C
- 花媽一家人假日到櫻花山(如下圖)旅遊,假如他們要輕鬆上山,應選擇哪一條步道路線最恰當? (A)甲 (B)乙 (C)丙 (D)丁。
- 大雄聽老爺爺說,以前高雄港(如下圖)不像現在是個大船往來頻繁的大港,港區內水很淺,魚蝦貝類很多,且因為有旗津的屏障,所以港內風平浪靜,清晨及傍晚總是有很多人在這裡捉魚、蝦。請問:高雄港和旗津兩者
- 綠島的朝日溫泉,泉水自海岸邊的礁石湧出,形成位於海裡的露天溫泉浴池場,依此判斷,下列哪一島嶼的成因與綠島相同?(A)琉球嶼 (B)澎湖群島 (C)東沙島 (D)馬祖列嶼。
- 下列的對話中,誰的說法是關於「氣候」的描述?(A)派大星說:「現在空氣好悶阿!」(B)海綿寶寶說:「下午可能會下大雨喔!」 (C)丁丁說:「這場雨下完就會比較涼爽了。」 (D)迪西說:「台灣夏季
- 下列有關沙岸及岩岸地形的比較,何者錯誤?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