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第 7-9 題) 釋之為廷尉。上行出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出,乘輿馬驚。於是使騎捕,屬之廷尉。釋之治問。曰:「縣人來,聞蹕,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已過,即出,見乘輿車騎,即走耳。」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金。文帝怒曰:「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釋之曰:「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當是也。」(《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7. 請問文中之「犯蹕」為何意?
(A)企圖喊冤告御狀
(B)亂丟廢棄物
(C)製造噪音
(D)違反交通管制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64706
統計:A(6),B(0),C(2),D(26),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