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清領前期,臺灣重要的商港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稱呼。請問:下列哪個地區不包括在這諺語中?
(A)臺南
(B)鹿港
(C)萬華
(D)滬尾。
(A)臺南
(B)鹿港
(C)萬華
(D)滬尾。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88889
統計:A(1),B(0),C(0),D(8),E(0)
內容推薦
- ( )王姓少年涉嫌贓物罪,請教律師相關法律問題,律師表示:刑法第349 條:「收受贓物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處理程序如圖,請問哪一流程出現錯誤? (A)甲 (B)乙 (
- 連橫在所著《臺灣通史》一書中認為「臺灣三百年間,吏才不少;而能立長治久安者,厥為兩人:曰陳參軍永華,曰劉巡撫銘傳。」連橫推崇陳永華,乃因其對臺灣有什麼貢獻?(A)建孔廟設學校,對臺灣的文教有奠基之
- ( )老師介紹四本與臺灣歷史有關的課外讀物,要同學們自行閱讀,有一位學生小蓉對鄭氏時期的歷史特別有興趣,請問:她應該閱讀下列哪一本書? (A)《紅毛城史蹟故事》 (B)《臺灣鐵路開發史》 (C)
- 清領時期,臺灣有三大水利工程,其中興建最早,同時灌溉面積最大,使彰化平原由草萊之地,轉變成臺灣中部重要米倉的是哪一條水圳?(A)貓霧捒圳(B)八堡圳(C)曹公圳(D)瑠公圳。
- (四)請閱讀短文,並回答下列問題: 有一本討論中國近代化過程的書上寫著:「我們不要忘記,自強運動是一八六○年代開始的。鴉片戰爭的年代是西元 1840 年,鴉片戰爭後,魏源寫海國圖志,就已經提出『學習
- 【題組】「南火北水」中的「水」則成立什麼政黨來宣揚民權、自治等概念?
- 【題組】( )萱吟和俞紜在小組活動提到「社會權」是指19世紀以後人民可要求現代國家積極作為,請問「社會權」是以下哪些基本權利的組合? (A)甲丙壬 (B)乙丙癸 (C)丙丁庚 (D)丁戊庚
- 附圖為四大古老文明,請依圖回答下列問題:【題組】哪個文明被來自西北方的阿利安人征服? (A)甲 (B)乙 (C)丙 (D)丁。
- 阿捷是清領前期(雍正時代)的臺灣人,有一次他從打狗到雞籠(基隆)玩,會經過(甲)淡水廳(乙)彰化縣(丙)鳳山縣(丁)諸羅縣(戊)台灣府。請問:其路線順序應該是 (A)戊乙丁甲丙 (B)乙戊甲丁丙
- 【題組】請問這場改革運動的開始與結束各是哪一場戰爭?(A)鴉片戰爭、甲午戰爭(B)英法聯軍、甲午戰爭(C)鴉片戰爭、中法戰爭(D)英法聯軍、中法戰爭。
內容推薦
- 十八世紀前半葉,臺灣出現「郊」的組織。請問:所謂北郊、南郊,是以哪一種方式組成的?(A)買賣商品相同的商人所組成(B)由居住地點相同的商人所組成(C)由同姓氏有血緣的商人所組成(D)貿易地點相同的
- 一、圖一結構中 A、F 點為鉸支承,並於 C 點以鉸接方式連結。現於 B 點施加一彎矩 2 PL,且在桿件 DE 與 EF 間各施加一載重 P,如圖一所示。試求外力作用下,支承 A 及支承 F 反力
- 【題組】自強運動學習洋務,雖使中國得以進步,但卻無法達到富國強兵的真正目標。下列哪一事件證明了自強運動的改革仍有許多不足之處?(A)英法聯軍(B)日軍侵臺(C)中法戰爭(D)甲午戰爭。
- 清領前期,清朝不斷擴增臺灣的行政區域,由最初的一府三縣擴增到嘉慶時期的一府四縣三廳。請問:清朝調整臺灣行政區劃的方針與下列哪一件事關係最密切?(A)清朝治臺態度由消極轉趨積極 (B)對外戰爭失敗
- 【題組】圖中的丙地變成外國的藩屬,應該跟哪一事件有關?(A)甲午戰爭(B)中法戰爭(C)英法聯軍(D)鴉片戰爭。
- 清康熙 22 年,鄭克塽降清後,清廷官員對臺灣「棄」、「留」問題發生爭議,最後施琅是以何種理由說服康熙皇帝保留臺灣?(A)以民族情感為由,主張臺灣本來就是中國領土 (B)就國防考量,放棄臺灣將影響
- 【題組】下列何項史事「最不符合」短文中提及「學習外人長處以對抗外人」的主張?(A)擷取西方基督教思想,反對儒家思想(B)引進西式武器,培訓人才與列強競爭(C)開辦廣方言館,培育外交翻譯人才(D)
- 土地拓墾與土地改革建設是各政權財經建設的重點。請問:鄭氏治臺時期,土地拓墾的最主要目的為何?(A)準備大量移民 (B)解決糧食匱乏問題 (C)以農產品做為輸出商品 (D)用農產品交換軍火。
- 【題組】光緒 20 年,中日爆發嚴重衝突事件,當時的導火線主要是因哪一個地區而起?(A)甲(B)丙(C)丁(D)戊。
- 王子是鄭經時期的人,他家住在今日的屏東市。若他與鄰居發生糾紛,可以到下列哪個所轄衙門告官?(A)天興縣 (B)天興州 (C)萬年縣 (D)萬年州。
- (五)清末以來,面對列強的衝擊與壓迫,共發生五次對外戰爭,分別是:(甲)甲午戰爭(乙)八國聯軍(丙)鴉片戰爭(丁)英法聯軍(戊)中法戰爭。請問:【題組】俄國可以自由出入北太平洋,主要得利於哪一場
- 地方誌記載:「此人在富戶的支援下,聚眾二百餘人,進入番地。1798 年在烏石港築城頭城,作為拓墾的基地,其後閩、粵移民陸續加入,逐漸拓墾,終將宜蘭平原全境開拓。」文中的「此人」是何者? (A)吳
- 【題組】日本在清代時期從中國最早取得的藩屬國位於圖中哪一地區?(A)甲(B)丙(C)丁(D)戊。
- 【題組】各國在中國租借港灣與劃分勢力範圍,與哪一場戰爭有關?(A)甲(B)丙(C)丁(D)戊。
- (三)清末以來,中國面臨強大的外患威脅,使中國部分人士對外態度開始由「中國的世界」轉變為「世界的中國」,並且體認到西方的船堅炮利威力強大不可小覷。因此,開始有知識分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試圖
- 【題組】哪一場戰爭曾攻入清朝首都北京,並導致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付之一炬?(A)甲(B)丙(C)丁(D)戊。
- 【題組】那幾次戰爭的發生與中國的藩屬國有關?(A)甲丙(B)丙丁(C)甲丁(D)甲戊。
- 【題組】請問這些戰爭發生時間先後順序為何?(A)甲丙戊丁乙(B)丙丁甲戊乙(C)丙丁戊甲乙(D)丙甲戊丁乙。
- 清朝統治臺灣長達二百多年,主要以哪一事件做為清領前、後期的分界? (A)清廷占領臺灣 (B)臺灣開港通商 (C)簽訂馬關條約 (D)平定朱一貴事件。
- 一、憲法第 8 條第 1 項之「司法機關」是否包括檢察機關在內?理由為何?(13 分)法院組織法第 58 條規定:「各級法院及分院各配置檢察署。」所稱「配置」之內容為何?(12 分)
- 清領前期,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最初唯一合法的港口為? (A)鹿港 (B)鹿耳門 (C)八里坌 (D)艋舺。
- 10×8×(3 4+1)×(38 +1)×(316 +1)=3 n−1,且n為正整數,則n為何? (A)(B)(C)(D)32
- 右圖 =16,為 的平分線, 為 的平分線, 為QR 的平分線,求 =_________________
- 鄭氏政權立足臺灣反清復明,獨立抗清長達20餘年之久,主要是依靠何種資源? (A)臺灣戰略地位重要 (B)積極拓墾,糧食充足 (C)發展國際貿易 (D)漢人政治文教制度的移入。
- 臺灣在中國歷史上,一直都被視為化外之地,直到何時,體認到臺灣在經濟及國防上的重要地位後,才首度正式將臺灣納入中國版圖? (A)清康熙皇帝時 (B)清雍正皇帝時 (C)清嘉慶皇帝時 (D)南明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