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關於「駢文」和「散文」的比較,下列何者完全正確?
(A)駢文以六句為多;散文以五、七言為主
(B)駢文平仄通押,一韻到底;散文聲調和諧,重視音韻
(C)駢文常用對偶,格式整齊;散文不要求對偶
(D)駢文別稱四六文;散文均由白話寫成,又稱「白話文」。
(A)駢文以六句為多;散文以五、七言為主
(B)駢文平仄通押,一韻到底;散文聲調和諧,重視音韻
(C)駢文常用對偶,格式整齊;散文不要求對偶
(D)駢文別稱四六文;散文均由白話寫成,又稱「白話文」。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1),C(0),D(0),E(0)
內容推薦
- 二、注釋:20%【題組】咫尺:
- 【題組】粗「獷」:
- 【題組】自矜:
- 一、請說明:【題組】⑴理想變壓器的特性。(10 分)
- ( )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字諧音雙關「情」,請問下列何者未運用此類修辭?(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C)腳後跟朝北—難看(歇後
- 【題組】如火如「ㄊㄨˊ」:
- 一、國字注音:10%【題組】「匍」匐前進:
- 關於老殘遊記的介紹,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為明末清初著名的短篇小說,以文言寫成(B)老殘非真實人物,書中地景描寫倒是真實呈現(C)書中針砭時弊,揭露當時吏治黑暗,反映民生疾苦及國家內外情勢(D)
- (甲)三五良宵開玉宇,大千世界湧冰輪(乙)綠艾懸門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丙)靖節排冠歸隱去,孟生落帽快登臨(丁)冬去山明水秀,春來鳥語花香。以上四副對聯都和我國傳統節慶有關,如果以節慶的先後排序
- ( )下列有關「借代」修辭,何者錯誤?(A)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借代為「酒」(B)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借代為「月亮」(C)「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借代為「美女」(D)臣本「布
內容推薦
- 【題組】「吮」吸:
- 【題組】皎皎:
- 中國文學中狀聲詞的運用常使讀者若親聞其聲,使文章更精彩,下列何者狀聲詞的運用最恰當?(A)水聲「泠泠」/鳥鳴「嚶嚶」/汗「涔涔」淚「潸潸」(B)黃河流水鳴「濺濺」/風「蕭蕭」兮易水寒/風姿「款款
- 古人常依名取字,名和字之間常有關聯,請選出以下人物的名字屬「同義」者(A)朱熹,字元晦;班固,字孟堅;曾鞏,字子固(B)管同,字異之;宰予,字子我;朱熹,字元晦(C)宰予,字子我;吳均,字叔庠;韓
- 適當的詞語可讓文意更活潑生動,文章更曉暢吸引人,請選出用詞適切的句子(A)一些病入膏肓的患者,在他手中獲得重生,許多人讚他「妙手生花」。(B)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面對挫折應勇敢接受,並從中獲得經驗
- 下列何者量詞完全適當?(A)一方硯台、一襲禮服、一輪新月、一副名畫(B)一泓清泉、一派日光、一瓢清水、一幅對聯(C)一艘紙船、一幀照片、一道彩虹、一尊佛塔(D)一片彩霞、一樁車禍、一宗案子、一幢別
- 古今用語因時因地因人而所指之意不同,朱自清背影中的茶房是指服務員之意,請選出文中引號內何者意思兩兩相同?(A)「開發」了車價酒錢/政府在彰濱地區「開發」了工業區(B)他熱愛自助旅行,「盤纏」用盡
- 閱讀文章或詩句,我們常可感受作者的心情,以下句子都蘊藏作者的特殊情感,請仔細揣摩,選出正確的選項(A)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閒適悠哉(B)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閒適無爭(C)日暮鄉關何
- 【題組】式微:
-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其中國家為偏義複詞,此偏「國」之意。下列何者亦為偏義複詞?(A)夜店中往來的份子「良莠」不齊,還是少去為妙(B)這家公司掛羊頭賣狗肉,從事多項不法「買賣」,已被警
- ( )右圖呈現某時期甲乙二地原住民人口數量估計質的變化。請問:造成此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西班牙人入侵,帶來戰爭與傳染病 (B)工業革命傳入,嚴重汙染美洲環境(C)英國移民遷入,
- ( )下列「」中的字,表顏色者有幾項?(甲)面色「黝」黑(乙)「黛」綠的梯田(丙)閱「金」經(丁)「白」手起家(戊)調「素」琴(己)「黑」市交易(A)一項(B)二項(C)三項(D)四項。 」
- 「好似一條粉紅絨毯,做了上下兩個山的墊子」此二句是老殘遊記中遊大明湖的敘述,所描寫景物為何?(A)千佛山邊湖的南岸一層白蘆花映著帶水氣的斜陽(B)大明湖荷花粉嫩嬌豔映照水面(C)千佛山蒼松翠柏,
- ( )「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中「我心頭頓時感神異性的壓迫,我真的跪下了,對著這冉冉漸隱的金光。」(A)對自然界的神奇景象感到惶恐 (B) 對宗教靈異現象的敬畏與膜拜(C)對如夢似幻的人生感到迷
-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篇)閱讀上文請選出正確的選項(A)「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是說明杯水車薪的努力是徒勞無功的(B
- ( )南宋理學家朱熹說::「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守而致精。」此句強調何義?(A)學海無涯,唯勤是岸(B)學思並重,靈活運用(C)循序漸進,由淺入深(D)不求甚解,貴在有得。
- 思思取不同的物質,依附圖流程進行實驗並觀察結果:【題組】(1)當思思以哪些物質作此試驗,就不會得到上述的結果?(複選)答:______。 (錯一個扣一分) (A)食鹽 (B)豬油 (C)米飯 (D
- 「其實珍珠的形成,過程是非常艱苦的。原來是一粒砂子或寄生物,偶然侵入牡蠣殼內,牡蠣為了要排除這粒障礙物,就蠕動著柔軟的身體,極力要把它擠出殼去。同時由於不停的蠕動,就分泌出一種 透明的液體,而把障礙物
- 下列選項中,何者標點符號的使用最恰當? (A)陶淵明詩自然、質樸,看似平淡,其實意味深長。其詩多寫田園隱居生活,後世譽為「隱逸詩人」之宗。 (B)陶淵明詩自然質樸、看似平淡其實意味深長;其詩多寫
- 下列與《論語》有關的敘述,何者錯誤? (A)各章形式短小,以記言為主(B)南宋 朱熹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為《四書》,此後列為科舉考試的範圍(C)本書為孔子與弟子、時人談論及
- ( )陋室銘一文中「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與下列何者涵義最相近?(A)君子之交淡如水(B)君子坦蕩蕩(C)君子憂道不憂貧(D)君子恥其言過其行。
- ( )「何陋之有」一語是「有何陋」的意思,句中「之」字表賓語提前的助詞,請問下列「之」字用法相同者為何?(A)蓮「之」愛(B)無「之」而非山水(C)「之」子于歸(D)當為花中「之」萱草。
- 「聆」就是「聽」,「聆聽」一詞稱為「同義複詞」。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何者不是同義複詞? (A)勝利的「喜悅」全寫在臉上 (B)這是她最明智的「選擇」 (C)請「改進」遲到的壞習慣 (D)「朋
- ( )句子的上下兩句,詞彙大多相同而詞序恰好相反的修辭法,即是「回文」。請判斷下列回文修辭何者錯誤?(A)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B)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C)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 下列《論語》文句與其後的詞語含意,何者相差最遠?(A)「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言過其實 (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擇善固執 (C)「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安貧樂道 (D)「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