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今之君子之在勢者,輒曰天下無才,彼自尸 1 於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嚮,轉移習俗,而陶鑄一世之人,而翻 2 謝曰:「無才。」謂之不誣可乎?否也。  十室之邑,有好義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則轉移習俗,而陶鑄一世之人,非特 3 處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 4 以上,皆與有責焉者也。 有國家者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慎擇與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惴惴 5 乎謹其心之所向,恐一不當而壞風俗,賊人才。循是為之,數十年之後,萬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 6 已。                                                                                                                                    ─曾國藩〈原才〉 ※1.尸:空占職位而不做事 2.翻:反而 3.非特:不但 4.一命:泛稱低微的官職 5.惴惴:憂懼戒慎的樣子 6.逆睹:事先知道
33.根據本文第二段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先討論人才培養的過程,再強調人才的重要
(B)先讚揚先王之治,再說明轉移社會風氣的責任
(C)先說明人才之難能可貴,再說明先王之治勝過當世
(D)先說明培養人才的方法,再強調官員對於造就人才當仁不讓。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