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 帶電物體發生之靜電其中大氣中所發生之「氣中放電」,何者之能量最大,較易形成火災?
(A)電暈放電
(B)火花放電
(C)條狀放電
(D)沿面放電
(A)電暈放電
(B)火花放電
(C)條狀放電
(D)沿面放電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6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半斷線引起之火災可歸類為下列何電氣條件之改變?(A)電阻值降低(B)過負載(C)局部電阻值增加(D)配線之一線斷線
- 依 1968年美國學者 Waterman 所提出「閃燃」是指地面上所需之輻射熱通量多少以上?(A)2W/cm2 (B) 20W/cm2 (C)2kW/cm2 (D) 20kW/cm2
- 建築物受到輻射熱後,是否引起延燒,對一般木造者,其表面溫度超過多少度時,即有延燒之虞?(A)500℃ (B)350℃ (C)260℃ (D)250℃
- 設有一儲存倉庫,該倉庫高 4 公尺、寬 8 公尺、長 19 公尺,可燃物木材重 2000 公斤,倉庫內有一窗戶,寬 2 公尺,高 2 公尺,試問其燃燒速率約為多少?(A)62kg/min (B
- 依天花板噴射流理論,在區劃空間中,將可燃物放於下列何處,其火源正上方天花板處之溫度最高?(A)牆角處 (B)牆壁中間 (C)區劃空間中心點 (D)窗戶邊
- 在煙控設計中,兩開口分別為 2 ㎡與 3 ㎡,相互串聯,試問其等效流動面積約為多少?(A)12 ㎡ (B)34 ㎡ (C)67 ㎡ (D)89 ㎡
- 依 Heskested 之實驗,若 L 為火焰平均高度(m),D 為可燃物直徑或非圓形可燃物的換算直徑(m),Q 為燃燒時釋熱率(kw),試問經簡化後之公式,下列何者為對?(A) (B)
- 在 20℃之環境溫度下,風作用於表面上之壓力,在風速 8m/sec,風壓係數 0.6 之條件下,其產生之風壓為多少?(A)46Pa (B)23 Pa (C)12 Pa (D)6 Pa
- 下列有關火災學煙與熱氣之原理,何者不正確?(A)高層建築物之管道間,夏天比較容易形成逆煙囪效應 (B)高層建築物之背風面,其中性帶會上昇 (C)縱形窗較橫形窗火焰較易沿側壁向上流動 (D)對普
- 若環境溫度為 27℃,火場溫度為 727℃,在離中性帶 10m 高之位置其壓力差為多少?(A)81Pa (B)71 Pa (C)61 Pa (D)51 Pa
內容推薦
- 若人體之靜電容量為 2300PF,而 ,而靜電電壓為 2000V,試問其產生之靜電能量為多少?(A) 焦耳 (B) 焦耳 (C) 耳 (D) 焦耳
- 自然發火性物質中之硝化棉,其主要是依下列何種熱之蓄積而發火?(A)氧化熱 (B) 吸附熱 (C)分解熱 (D)聚合熱
- 漂白粉與水接觸有起火之危險,試問其主要之化學成分為下列何者?(A)Ca(ClO)2 (B) Ca(ClO2)2 (C) Ca(ClO3)2 (D) Ca(ClO4)2
- 滅火藥劑中商品名 FE-13 之化學組成,為下列何者?(A)CHF3 (B)CHF2CF3 (C)CF3CHFCF3 (D)CF3CF2C(O)CF(CF3)2
- 在鹵化烴滅火藥劑中,以鹵素之抑制效果而言,效果最大的為下列物質?(A)氟 (B)氯 (C)溴 (D)碘
- 酸鹹劑之反應式為 aNaHCO3+bH2SO4→cNa2SO4+eH2O+eCO2,求 a+b+c+d+e=?(A)5 (B)6 (C)7 (D)8
- 進行「液體的熱漲冷縮」實驗時,將水染色是為了要加快水位的變化。(A)O(B)X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建立的基本海洋法制度,以下何者為非?(A)確認了航行自由、飛越自由及捕魚自由等傳統的公海自由原則。(B)確定了 12 海浬領海寬度。(C)建立了自然延伸原則的大陸礁層制度(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國際海洋現代化的重大成就和劃時代的標誌,國際間均稱「公約」為(A) 「國際協約」。 (B) 「海洋憲法」。 (C) 「海洋條約」。 (D) 「海洋和約」。
- 依照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 57 條;專屬經濟海域其寬度「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不應超過多少浬」 。?(A) 12 浬。(B) 60 浬。(C) 200 浬。(D) 350 浬。
- 我國專屬經濟海域與日本高度重疊,在兩國未能針對海域劃界部分完成談判協議下,我國政府為保障我國漁民在重疊經濟海域作業權益,1993 年制訂了所謂的:(A)禁止水域。(B)限制水域。(C)「中華民國
-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於專屬經濟海域沿海國的權利與義務,下列何者為誤?(A)勘探和開發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資源。(B)海洋科學研究。(C)養護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生物或非生物資源。(D)不得
- 有關「無害通過權」 ,下列何種活動非視為損害沿海國的和平秩序或安全,不得通過之狀況:(A) 捕魚活動。 (B) 研究或測量活動。(C) 在船上起落或接載任何飛機。(D) 不可抗力或遇難所必要的或
- 沿海國不應在通過領海的外國船舶上行使刑事管轄權,但下列例外情形,何者不得行使刑事管轄權:(A) 罪行的後果未及於沿海國。(B) 罪行屬於擾亂當地安寧或領海的良好秩序的性質。(C) 經船長或船旗國
- 相鄰或相向的國家間專屬經濟海域重疊,其專屬經濟海域的界限,應採下列何種方式劃分?(A)尋找海事強國仲裁。(B) 在國際法院規約第三十八條所指國際法的基礎上以協議劃定。(C)訴諸聯合國調解。(D)
- 沿海國對大陸礁層的權利,下列何者錯誤?(A) 在大陸礁層上鋪設海底電纜及管道,其路線的劃定須經沿海國同意。(B) 在大陸礁層上進行鑽探的專屬權利。(C)於大陸礁層上的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之權益
- 軍艦不遵守沿海國關於通過領海的法律和規章,而且不顧沿海國向其提出遵守法律和規章的任何要求,沿海國可要求對該軍艦。(A)緊追並登檢。(B)立即離開領海。(C)逮捕並處罰。(D)以水槍噴水驅離。
- ()為確保在專屬經濟海域以內和以外的整個區域,高度迴游魚種的養護和促進最適度利用的目標,沿海國和其國民應如何作法?(A)設法增建漁船擴大補撈。(B)與區域內捕撈這些魚種的其他國家,合作設立養護
- 公海對所有國家開放,但公海自由不包括下列那一項:(A) 捕魚自由。(B) 航行及飛越自由。(C) 鋪造海底電纜和管道的自由。(D) 聲稱將公海的任何部分置於其主權之下之自由。
- 國家應責成懸掛該國旗幟航行的船舶的船長,在不嚴重危及其船舶、船員或乘客的情況下,負起下列義務,何者是錯誤的:(A) 救助在海上遇到的任何有生命危險的人。(B) 遇難者需要救助的情形,在可以合理
- 海盜行為係萬國公罪,下列敘述何者為誤:(A)在公海上,每個國家均可扣押海盜船舶或飛機。(B) 船舶或飛機雖已成為海盜船舶或飛機,仍可保有其國籍。(C)軍艦、政府船舶或政府飛機,由於其船員或機組
- 船舶航行應懸掛旗幟,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船舶航行應僅懸掛一國的旗幟。(B) 在公海上應受該船旗國的專屬管轄。(C) 船舶在航程中或在停泊港內不得更換其旗幟。(D)得懸掛兩國或兩國以上旗幟
- 下列何種船艦不能享有公海上不受船旗國以外任何其他國家管轄的完全豁免權。(A) 軍艦 (B)海關的緝私艦 (C)海巡巡防艦 (D)長榮海運貨輪
- 執法船艦在公海上遇到享有完全豁免權的船舶以外的外國船舶,有合理根據認為有下列嫌 疑,得登臨該船,以下敘述何者為誤:(A) 該船從事海盜行為。(B) 該船從事奴隸販賣。(C)該船從事未經許可的廣播
- 有關對可疑船舶發動緊追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公海上認為外國船舶違反該國法律和規章時,可對該外國船舶進行緊追。(B)追逐雖曾中斷,可在領海或鄰接區外繼續進行。(C)被追逐的船舶進入其本國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