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有一位學者爲了使自己的哲學能夠解釋一切人類行爲,並能夠以量化方式來衡量,提出一份包括十四種「純粹的快樂」( 感官的快樂、財富、技藝、榮譽的良善、作惡的快樂、期待的快樂......等)和十二種「純粹的痛苦j (貧困、笨拙、名譽敗壞、作惡的痛苦、敵意......等),分析時必須將行爲中可能產生的快樂與痛苦經由強度、持久性、確實性等等面向’詳加計算,最後就會獲得一個行爲的幸福數値。請問此位學者的判斷理論應是
(A)邊沁:效益論
(B)康德:義務論
(C) 羅爾斯:正義論
(D)距里斯多德:德行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4),B(1),C(0),D(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效益主義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