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 「孔子不斷尋求『禮之本』而歸宿於『仁』,這是古代中國精神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從一方面看,它可以說是孔子從哲學角度重新闡釋禮樂實踐的最後完成,但從另一方面看,它也標誌著儒家軸心突破的開端。『禮樂』必須以『仁』為其精神核心,這是孔子思想的一大綱維,對後來儒學的發展發生了既深且遠的影響;『仁』和『禮』兩端後來分別在孟子和荀子手中獲得系統的發揮。孔子關於『仁』『禮』關係的看法首先表現在下面兩條語錄之中:『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禮是仁的價值主體,由禮才能彰顯仁的存在與表現
(B)禮樂形式不能變更,因為禮樂乃是仁道表現的根本
(C)孔子對於禮樂的創造性詮釋,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
(D)孟子和荀子對於禮樂的系統發揮,開啟儒學的發展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6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