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 依土地法及平均地權條例對於空地及荒地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土地法規定,土地建築改良物價值不及所占地基申報地價 20%者,視為空地
(B)平均地權條例規定,空地係指已完成道路、排水及電力設施,於有自來水地區並已完成自來水系統,而仍未依法建築使用;或雖建築使用,而其建築改良物價值不及所占基地申報地價 10%,且經直轄市或縣(市)政府認定應予增建、改建或重建之私有及公有非公用建築用地
(C)土地法規定,凡編為農業或其他直接生產用地,未依法使用者為荒地
(D)平均地權條例規定,農業用地閒置不用,經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報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核准通知限期使用或命其委託經營,逾期仍未使用或委託經營者,按應納田賦加徵 1 倍至 3 倍之荒地稅
(A)土地法規定,土地建築改良物價值不及所占地基申報地價 20%者,視為空地
(B)平均地權條例規定,空地係指已完成道路、排水及電力設施,於有自來水地區並已完成自來水系統,而仍未依法建築使用;或雖建築使用,而其建築改良物價值不及所占基地申報地價 10%,且經直轄市或縣(市)政府認定應予增建、改建或重建之私有及公有非公用建築用地
(C)土地法規定,凡編為農業或其他直接生產用地,未依法使用者為荒地
(D)平均地權條例規定,農業用地閒置不用,經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報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核准通知限期使用或命其委託經營,逾期仍未使用或委託經營者,按應納田賦加徵 1 倍至 3 倍之荒地稅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
統計:A(1),B(1),C(0),D(2),E(0)
內容推薦
- 37 下列有關抵押權之敘述,何者正確?(A)以抵押權擔保之債權請求權,雖經時效消滅,債權人仍得於時效完成後 5 年內實行抵押權(B)以建築物為抵押者,其附加部分亦為抵押權效力所及,應一律併付拍賣(C)
- 3 依現行稅捐稽徵法之規定,關於稅捐核課期間之起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納稅義務人未於規定期間內申報,但無故意以詐欺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者,核課期間為 5 年(B)納稅義務人已在規定期間內申報
- 6 依現行稅捐稽徵法規定,下列何項係屬納稅義務人權利之保護?(A)逾期繳納稅捐應加徵之滯納金,以加計 15%為上限(B)核課期間之限制(C)稅法所規定之租稅優惠,應明定實施年限,並以達成合理之政策目的
- 38 依土地法之規定,聲請為土地權利變更登記,應檢附什麼文件?(A)原發土地所有權狀及地段圖(B)原發土地所有權狀及地段圖或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C)原發土地所有權狀及地段圖及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D)原
- 30 依土地法第 103 條規定,租用建築房屋之基地,非因下列何種情形,出租人不得收回?(A)出租人收回自住或重新建築時(B)承租人違反租賃契約時(C)承租人積欠租金額,除擔保金抵償外,達 2 個月以
- 33 土地所有權人曾使用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後,再出售其自用住宅用地,符合下列何項規定,為不受一次優惠稅率限制條件之一:(A)出售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 3 公畝部分或非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 7 公畝部分(
- 34 下列敘述之地價稅稅率,何者錯誤?(A)自用住宅用地之地價稅稅率是 2‰(B)依都市計畫法規定設置供公眾使用之停車場用地之地價稅稅率是 10‰(C)公有非公用土地之地價稅稅率是 10‰(D)都市計
- 在一場海外遊學團的聚會中,來自各國的學生陳述自己國家的歷史,下列何者「錯誤」?(A)日本:我國最造發展出責任內閣制(B)英國:我國是工業革命最早的發源地(C)德國:我國是16世紀宗教改革的起始地
- 38 下列有關契約解除之敘述,何者錯誤?(A)契約解除時,當事人雙方負回復原狀之義務(B)解除權之行使,不妨礙損害賠償之請求(C)房屋買賣契約解除時,原買受人已支出之裝潢費用均得請求出賣人返還(D)解
- 36 下列有關租賃契約之敘述,何者錯誤?(A)租賃關係存續中,出租人未使租賃物合於約定使用收益狀態,致承租人未達租賃目的者,承租人得拒絕給付租金(B)出租人將已交付承租人之租賃物的所有權讓與他人,承租
內容推薦
- (甲)我為了到泉州做生意而加入了南郊組織。(乙)為了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只能寓兵於農。(丙)我要繳的稅目繁多,有人頭稅、狩獵稅等。(丁)受馬偕牧師的影響,我們全家改信仰上帝。根據以上四位台灣不同
- 31 關於房地交易課徵所得稅之稅率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個人持有房屋、土地之期間在 1 年以內者,稅率為 45%(B)個人持有房屋、土地之期間超過 1 年,未逾 2 年者,稅率為 35%(C)
- 17 依現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之規定,營利事業如有前期損益調整收入或損失直接列入資本公積、累積盈虧科目者,應如何處理?(A)不用調整任何收入或損失金額(B)帳外調整,分別列入本期營業外收入或損失核
- 40 甲 105 年 6 月買入 A 房地,購入成本 1,300 萬元,於 106 年 2 月以 2,000 萬元出售 A 房地時,繳納土地增值稅 10 萬元(土地漲價總數額為 100 萬元),因取得
- 35 山坡地範圍內森林區、山坡地保育區及風景區之土地,在未編定使用地類別之前,適用那項用地之管制?(A)林業用地 (B)遊憩用地 (C)生態保護用地(D) 國土保安用地
- 「我們相信下面這些真理是不可言喻的,亦即人生而平等,而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如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並經被統治者的許可,政府始能
- 歷史老師上課時提到如下的重點:(1)此會議在大戰爆發前召開。(2)英、法、德、義、捷克等國領導人出席。(3)會議中犧牲捷克的權益。(4)導致日後極權政體勢力的擴張。由內容判斷老師講述的重點為下列
- 18 依現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 24 條規定,營利事業承包之工程,於下列何種情況得採成本回收法?(A)工期在 1 年以內者(B)得採用完工比例法之工程(C)工期在 1 年以上,歸屬於合約之成本無
- 12 依外國法律設立,實際管理處所在中華民國境內之營利事業,應視為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內之營利事業,下列何項為實際管理處所之認定依據?(A)營利事業之股東中,有人具有中華民國國籍 (B)營利事業設立於免
- 8 稅捐稽徵人員對納稅義務人之納稅資料,應保密之對象為下列何者?(A)納稅義務人之叔叔(B) 納稅義務人之繼承人(C)納稅義務人授權之代理人(D) 受理納稅義務人訴願案件之機關
- 4 依現行稅捐稽徵法之規定,有關租稅保全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納稅義務人顯有隱匿或移轉財產者,稽徵機關得限制納稅義務人強制出境(B)納稅義務人欠繳應納稅捐者,稽徵機關通知有關機關,不得為財產
- 32 依契稅條例之規定,契稅之課稅基礎是?(A)實價 (B)市價(C) 房價(D) 契價
- 19 營利事業出售不動產,其所得歸屬年度之認定為何?(A)以所有權移轉登記日期為準(B)以實際交付日期為準(C)以所有權移轉登記日期與實際交付日期二者較早之日期為準(D)以契稅或土地增值稅申報日期為準
- 13 營利事業對關係人之負債占業主權益超過一定比率者,超過部分之利息支出不得列為費用或損失,此項比率標準為何?(A)1 比 1(B) 2 比 1(C) 3 比 1(D) 4 比 1
- 9 甲公司與乙公司依法合併而另立丙公司,乙公司於合併前應退之稅捐,合併後應由下列何者受領?(A)甲公司 (B)乙公司(C) 丙公司 (D)乙公司之股東
- 39 下列有關相鄰關係之敘述,何者錯誤?(A)聲響之侵入係偶發、輕微或依地方習慣認為相當者,彼此仍應於合理程度範圍內忍受,不得請求損害賠償(B)相鄰關係重在不動產利用人間權利義務關係之調和,不以各該不
- 2 依現行稅捐稽徵法第 48 條之 2 的規定,違反稅法規定應處罰鍰之行為,其情節輕微,或漏稅在一定金額以下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加計利息 (B)漏稅罰加重(C)漏稅罰、行為罰部分得減輕或免予處
- 20 下列大華股份有限公司 106 年之交易事項,何者應計入所得額課稅?(A)出售未上市公司股票之交易所得(B) 庫藏股票交易溢價(C)投資於國內其他營利事業所獲配之盈餘淨額 (D)投資於國外營利事業
- 10 依現行所得稅法規定,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額中,下列何者扣除額是核實認列,沒有上限之規定? ①全民健保保險費 ②人身保險保費 ③醫藥及生育費用 ④對政府之捐贈 ⑤災害損失 ⑥購屋借款利息支出(A)僅
- 一、稅捐稽徵機關對於土地申報移轉現值之審核標準為何?又,土地增值稅得重購退稅之情形為何?請依土地稅法之規定,分別說明之。(25 分)
- 40 下列有關人格權之敘述,何者錯誤?(A)姓名乃用以區別人己之一種語言標誌,將人個別化,以確定其人之同一性(B)法人在法令限制與性質範圍內,亦享有人格權(C)公司名稱用以識別企業之主體性,此時姓名權
- 外景主持人在拜訪賽夏族部落時提到:「據傳因族人痛恨他們的欺侮,因此邀請他們喝酒,然後趁機砍掉他們經常攀爬的一顆大樹,使他們掉落谷底。之後,族人卻災害不斷,族人認為是他們的復仇,因此舉辦祭典,並祈
- 21 營利事業將資產出售再租回者,依現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之規定,其資產出售價格與未折減餘額二者間差額之處理,下列何者錯誤?(A)租賃合約屬融資租賃者,應列為未實現出售損益,按租賃期間調整折舊、其
- 11 依現行所得稅法規定,下列何項非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A)外國人之著作權供中華民國境內個人使用所取得之權利金(B)外國公司獲配中華民國境內公司所分配之股利(C)外國人出售其在中華民國境內所持有房屋
- 左圖為封閉循環式燃氣渦輪機之裝置圖,右圖為在理想情況下之P-v循環圖,試問下列何者之運轉過程為4-1 ? (A) 裝置(a)(B) 裝置(b)(C) 裝置(c)(D) 裝置(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