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規定「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負有輔導子女之責任;並得為其子女之最佳福祉,依法律選擇受教育之方式、內容及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權利。」的法令是:
(A)國民教育法;
(B)家庭教育法;
(C)師資培育法;
(D)教育基本法。
(A)國民教育法;
(B)家庭教育法;
(C)師資培育法;
(D)教育基本法。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下述何者不是行動研究的特徵:(A)情境取向(B)集體合作(C)參與式(D)外部評鑑。
- 由資料的研究到一項通則的建立,主要仰賴實驗或事件的重複性觀察,此種方法是:(A)演繹法(B)歸納法(C)直覺法(D)經驗法則。
- 下列何者不是一種教育的「隱喻」?(A)十年樹木、百年樹人(B)教育即雕刻(C)教育即塑造(D)我們是教孩子,不是教書。
- 在青年前期,最早出現的特徵之一就是「反思」(reflectivity),請問何謂反思?(A)自主性開始發展的現象(B)能對自己內心加以思考的能力(C)與他人合作達成共同目標的行為(D)回到自我中心
- 美英為了提升自己數學成績,他每天午休規劃完成 4 個數學解題,並紀錄進退步情形。下列何者最適合描述他目前的行為?(A)自我增強(self-reinforcement) (B)自我應驗(self-f
- 林老師雖然已經退休,但她仍長期義務到偏鄉學校協助補救教學,終身奉獻教育,獲得社會大眾的推崇。試問她是秉持哪一種教育價值觀?(A)外在價值(B)內在價值(C)效益價值(D)工具價值。
- 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相關法規,下列哪一個學校對於資優學生的安置與教學輔導措施較為適切?(A)甲國中將校內鑑定出來的5位七年級數理資優學生安置於同一個普通班(B)乙國中提供單科鑑定成績為百分等級9
- 正向心理學逐漸受到重視,對教師日常生活也可以應用,哪一個議題比較沒有關聯?(A)教師幸福感 (B)教師正向思考(C)教師工作滿意 (D)教師領導。
- 某銅線在溫度 t1 時之電阻為R1, t2 時則變為R2 ;若t2>t1,則電阻 R 與電阻溫度係數α應為:(A)R1>R2 且α1>α2 (B)R1>R2 且α1<α2 (C)R1<R2 且
- A、B 兩銅線材質相同下,若 A 之長度為 100m,線徑為 2mm;B 之長度為 200m,線徑為 1mm,則電阻比 RA:RB 為:(A)1:1 (B)1:4 (C)4:1 (D)1:8
內容推薦
- 課程統整時,去除學科間的界線,以統整社會經驗的方式,呈現合科或廣域學科的型態,以發展學科間或跨文化的學習,此種統整型態稱之為:(A)社會的統整;(B)學科知識的統整;(C)概念的統整;(D)經驗
- 如【圖 30】所示,有一元件發生故障,其餘正常下,若 a、b 二端量度總電阻為 40Ω ,試問何處發生故障? (A)R1短路 (B)R2 斷路(C)R3 斷路 (D)R4 斷路
- 在記憶的類型中,又被稱為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是哪一種記憶?(A)感官記憶;(B)短期記憶;(C)長期記憶;(D)情節記憶。
- 在測驗的效度考驗中,效標參照效度是要參照現有已被證明有效的測驗,那麼第一個測驗在沒有可以參照的情況下必須從所要測量的標的物來建構,要用下列那一種效度較可靠?(A)同時效度(B)構念效度(C)預測
- 在杜威(John Dewey)的《思維術》一書中,提出科學方法的五個步驟,胡適之先生曾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來摘要其重點,下列那一步驟是介於「假設」和「求證」之間?(A)演繹假設 (B)驗證假
- 如果校長或主任請你去了解探討某個教學方法與教學成效之間的因果關係,則下列何種研究方法為最適合此一主題的研究法?(A)事後回溯研究法(B)調查研究法(C)觀察法(D)實驗研究法。
-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 Erikson)所稱,青春期階段學生所面臨的發展危機為:(A)主動 vs. 內疚(B)自我認同 vs.角色混淆(C)信任 vs.不信任(D)親密 vs. 孤立。
- 有關我國師資培育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民國八十三年將師範教育法修改為師資培育法,確立多元培育並儲備中小學師資的政策(B)目前實習期限僅為半年,比美日兩國短(C)中等教育學分之規定與國民小
- 數學科陳老師特別「偏愛成績好的學生」,可能產生何種結果?(A)刺激壞學生努力用功(B)有助好學生人格健全發展(C)易形成同學間的嫉妒心理(D)發展同學間互助合作精神。
- 當在訂定較具體的單元教學目標,乃至行為目標時,可從認知、技能及情意三層來考量,布魯姆(Bloom)等人將認知層面劃分為六個層次,下列何者非屬此六層次?(A)理解 (B)反應 (C)分析 (D)評
- 以下哪一項並非當今學制發展的潮流?(A)學前教育納入正式學制(B)中等教育單軌化(C)高等教育轉化為大眾教育(D)小學與中學納入同一個學校中。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皮亞傑認為,兒童要一直到了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s)才能進行可逆性思考 (B)鷹架作用是指個體在受同儕指導或互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與獨自完成工作下的
- 「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家庭教育的實施使得每個家庭都是教室,隨時隨地進行言教、身教、及境教。同時,所有家庭成員一生都在學習家庭生活的改善與人倫關係的增進,真正是活到老,學到老。」此段話是指家庭
- 下列那一項不是當前教育部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之方向:(A)配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以領域教學之精神,採分科科目減併(B)加強通識教育,順應大學延後分化趨勢,採高一、高二課程不分化(C)重視彈性
- 「學習共同體」強調學生彼此對話、相互幫助,老師扮演引導的角色,教室打開大門,成為共同觀摩學習的現場。學習共同體理念目前盛行於許多亞洲國家之中小學,請問它源自哪一個國家?(A)美國 (B) 日本(
- 十二年國民教育運用雙向細目表來建構學習重點,下列哪兩個向度是雙向細目表呈現學習重點的組成要素? (A)「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B)「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 (C)「學習表現」與「學習階段」
- 臺灣越來越多的學校提供實驗教育,以下對於實驗教育的敘述何者正確? (A)僅私立學校能提供實驗教育 (B)可聘任沒有教師資格的老師 (C)目的在於幫助孩子未來適應主流教育系統 (D)實驗教育法載明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推動後,國民中學將會增加哪個學習領域? (A)科技 (B)第二外語 (C)新住民語 (D)全民國防教育。
- 目前中小學盛行創客教育(maker education),以下何者不是創客教育的精神? (A)結合產、官、學界資源 (B)重視提升學生學術成績 (C)重視學生學習的體驗活動 (D)學生可以透過設
- 近年來,Salman Khan 所創辦的可汗學院 (Khan Academy) 受到全世界矚目,其課程理念主要著重下列何者? (A)學生到實務現場進行體驗與實作 (B)學生利用社區的多元環境進行
- 以下關於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的描述,何者錯誤? (A)測驗領域為數學、科學與閱讀 (B)大部分 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會員國皆有參與 (C)測驗針對 15 歲學生,目的在於瞭解學
- 關於十二年國教中的「特色招生」,下列敘述何者比較不恰當?(A)所有學校都可進行 (B)參與之學校需教育部認定 (C)特色招生的名額有上限之限制 (D)學校只能單獨招生不能聯合招生。
- STEM 是學校提升科技發展競爭力所實施的整合性課程,但加入了下列何者要素後,成為STEAM 的整合性課程? (A)活動 (B)實作 (C)藝術 (D)手工。
- 根據《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我國師資培育的聚焦的重點為何?(A)「精緻化」與「儲備化」 (B)「多元化」與「認證化」 (C)「專業化」與「優質化」(D)「民主化」與「精進化」.
- 我國制定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的目的為何?(A)擴展私人興學機會 (B)提供擔任教職 多元管道 (C)符應社會多元發展的需要(D)鼓勵教育實驗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