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 「祖父每年在風裡雨裡的咬牙,祖母每年在茶裡飯裡的自苦,他們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撿起田中的麥穗,而為什麼要謝天?直到我在普林斯敦,瀏覽愛因斯坦的《我所看見的世界》,得到了新的領悟。這是一本非科學性的文集,專載些愛因斯坦在紀念會上啦,在歡迎會上啦,在朋友的葬禮中什麼的,他所發表的談話。我在讀這本書時,忽然發現愛因斯坦想盡量給聽眾一個印象,即相對論不是甲發明的,即是乙發明的,而與愛因斯坦本人不相干似的。就連相對論的本文中,愛因斯坦忽然天外飛來一筆,『這如不是勞倫茲,就不能出現相對論!』愛因斯坦感謝了這位,感謝那位,感謝了古人,感謝今人。就是不提他自己。」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與作者的領悟最接近?
(A)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B)知足常樂,終身不辱
(C)廣得眾援,功成弗居
(D)恭敬謹慎,惜福則裕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