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甲、乙、丙三物體的質量分別為4kg、6kg、2kg,分別置於離地面高5m、6m、7m處,何者對地面的位能最大?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大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大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質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球在同一高度,分別以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初速度拋出,如圖 2,若不計任何阻力,則著地瞬間何者動能最大? 圖2 (A)甲 (B)乙 (C)丙 (D)三者相等
- 大傑分別對甲、乙、丙三木塊施以大小均為F的外力,甲、乙兩木塊受力均向右水平移動1m,丙木塊受力方向鉛直向上上移動1m,如圖1所示。移動過程中,外力F對甲、乙、丙三木塊作功的大小關係為? 圖 1(A
- 小賢以5牛頓的拉力沿水平方向作用於質量為20kg的靜止木箱上,若木箱移動了10m,且在移動時木箱與水平地面的摩擦力為4牛頓,則木箱增加的動能為多少?(A) 10J (B) 50J (C)100J
- 根據圖片回答下列問題:【題組】填寫顯微鏡的構造名稱: 甲為_____;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一自然上第一次-106 年 - 2017彰化縣縣立鹿港國中七年級106 上學期自然第一次段考(期中
- 根據圖片回答下列問題: 圖(一) 圖(二)【題組】請問圖(一)為何種顯微鏡?答:_____ 顯微鏡。(錯字、注音不給分)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一自然上第一次-106 年 - 2017彰化縣縣
- 【題組】細胞的生命中樞,內含遺傳物質的構造是?答:_____代號;中文名稱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一自然上第一次-106 年 - 2017彰化縣縣立鹿港國中七年級106 上學期自然第一次段考
- 關於科學家發現細胞歷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細胞學說是由虎克提出(B) 虎克觀察細胞的工具為電子顯微鏡(C) 虎克觀察軟木栓薄片,看到的蜂窩狀小格子是由完整的細胞組成。(D) 細胞學說
- 下列何者不是地球剛形成時期的大氣成分?(A)甲烷 (B)氫氣 (C)氦氣 (D)氧氣
- 表格關於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的比較,有哪些項目是正確的? (A) 甲、乙 (B)乙、丁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
- (甲)心臟 (乙)紅血球 (丙)循環系統 (丁)血液;以上四種構造由簡單到複雜的層次關係依序為下列何者?(A)乙、丁、甲、丙 (B)乙、甲、丙、丁 (C)甲、乙、丙、丁 (D)乙、丙、甲、丁
內容推薦
- 上圖 4,一根以 A 點為轉軸的木棒,分別受到F1=3kgw、F2=2kgw、F3=1kgw 三個力,已知=2m、 =3m、 =4m。請問三力的合力矩為多少 kgw〃m?如何轉動? 圖4(A)6;
- 上圖5的甲、乙、丙、丁四力大小相等,請問哪一個力產生的力矩最大? 圖5 (A)甲 (B)乙 (C)丙 (D)丁
- (甲)噴霧器(乙)掃帚(丙)易開罐拉環(丁)吊扇(戊) 瓶蓋(己) 動滑輪,上列七種為省力的裝置有幾個?(A)1 (B)2 (C)3 (D)4
- 騫騫玩高空彈跳,在一躍而下的過程中,身上所繫的彈性橡膠繩會逐漸伸長,直到落至最低點,則有關重力位能U與彈力位能K的敘述,何者正確?(A)U 逐漸增加,K 逐漸增加 (B)U 逐漸減少,K 逐漸增
- 核能發電過程其能的形式轉換,下列何者正確?(A) 化學能→熱能→動能 (B)水的位能→動能→電能(C) 核能→熱能→動能→電能 (D) 動能→位能→動能
- 下圖6,在動滑輪下方掛W公斤重的物體,且施一力F使動滑輪等速度往上升。若繩子與動滑輪的質量及各接觸面的摩擦力不計,物體上升期間,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圖6(A)本裝置為省時、費力的機械 (B)拉上
- 下圖7為一輪軸,其輪與軸半徑比為5:1,物掛於軸且施力F在輪上,欲將物體等速上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圖7(A)運用此裝置可省時 (B)施力F=4 kgw (C)施力下拉10公分,物體會上升2公
- 一圓盤重 1000 克重, 半徑 50cm, 放在一高20cm 的階梯旁如上圖 8,若於三方向施力 FFF3 推滾上梯,哪一個較省力? 圖8 (A) F1 (B) F2 (C) F3 (
- 如上圖 9 斜面,施力 5kgw 下拉時,物體恰巧可在光滑的斜面上從底端等速上升,5 秒後到達頂端,下列何者正確? 圖9(A)施力作功 150 焦耳(B)物體重量為 5kgw(C)施力作功,功率
- 【題組】承上題如上圖 11 為了在刻度為零的 O 點右方,訂出質量 1kg 的刻度 A 點,於是將一個質量 1kg 的物體置放於秤盤上,並右移秤錘至平衡位置訂出 A 點,則 O 至 A為多少 c
- 有關太陽系外圍類木行星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體積較類地行星大 (B)星球的組成物質以岩石和金屬為主 (C)星球由密度較大的物質組成 (D)為固體星球
- 有關銀河系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以肉眼能看到的天狼星、織女星皆為恆星,兩者都在銀河系內(B) 太陽系中的太陽屬於宇宙結構中的星系 (C)銀河系的外型呈圓盤狀,盤面上有旋臂 (D)銀河系
- 【題組】(5)圖中①、④兩地間地下深處的熱對流情形為(A) (B) (C) (D)
- 【題組】(4)圖 13 中 為震源,則震央為哪一點? 圖13 (填 A~D)(A)(B)(C)(D)
- 【題組】(2)圖中五項地質事件中發生的先後排列順序為何?(A)甲乙丙丁戊 (B)乙丙丁甲戊 (C)丙乙甲丁戊(D)
- 【題組】(2)圖 15 中的火山島弧撞上 A 板塊,因碰撞擠壓形成台灣島,試問此火山島弧是現今台灣島上哪座山脈?(A)雪山山脈 (B) 阿里山山脈 (C)大壩尖山 (D)海岸山脈
- 【題組】(3)右圖之隧道中的地層呈現垂直層狀的排列,此垂直層狀的地質構造可能是 (A)褶皺(B)斷層(C)節理(D)
- 【題組】(4)左圖產生此瀑布的斷層可能是 (A)正斷層 (B) 逆斷層(C)左移斷層 (D)右移斷層
- 某日,小明全家要到淡水的紅樹林,觀察退潮時招潮蟹、彈塗魚等生物的活動情形。從報上得知當日潮汐預報,如下表,小明應選在下列哪一個時間到達比較適合? (A)凌晨一時 (B)上午十時 (C)下午一時 (
- 【題組】(3)當日環食進行到太陽被月球遮蓋面積較多時,其景象應為下列何者?(A) (B) (C) (D)
- 設計實驗時,必須注意的事項,下列何者正確?(A)一次只能有一個實驗組和一個對照組 (B)一次只能操作一種變因 (C)只須實驗一次即可提出結論(D)對照組須有多個變因和實驗組不同
- 帥興提出一個假設:「某昆蟲的卵,孵化所需的時間長短和氣溫的高低有關。」附圖是在其他條件不變下所得的資料,則何者是正確的? (A)支持該假設 (B)駁斥該假設(C)與假設無關 (D)資料不足,無法判
- 帥良做完實驗後,將實驗相關資訊整理如附表所示。有關此實驗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變因甲是操作變因 (B)變因乙是控制變因 (C)實驗結果是應變變因 (D)每次實驗只能有 3 個變因,本實驗有
- 「帥雄經過公園時,看到公園的草地上有許多小草、落葉和正在啄食的鴿子與麻雀,水池中央的石塊上有正在晒太陽的烏龜。鄰近的路人突然未掩住口鼻打了噴嚏,羅伊立刻走避,因為細菌可能會隨著噴嚏而飄散在空氣中。
- 請依時間先後描述地球環境的演變:(甲)大氣層中開始出現並增加氧氣;(乙)地球呈現熾熱的熔融狀岩漿球體;(丙)地球上出現了生命;(丁)火山活動非常活躍;(戊)地球表面出現了海洋、湖泊及河流。(A)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