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 關於視力的數字表示,以小數點計數法(decimal notation)及 LogMAR 計數法(LogMAR notation)型式記錄時,其數字是相等的,則此視力的數字為下列何者?(Log2 = 0.3010, Log3 = 0.4771)
(A)1.2
(B)1.0
(C)0.4
(D)0.1
(A)1.2
(B)1.0
(C)0.4
(D)0.1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0),B(0),C(1),D(2),E(0)
內容推薦
- 19 關於下列檢查結果與解讀之敘述,何者錯誤?(A)利用赫斯伯格檢查(Hirschberg test)發現一個光點位在右眼瞳孔中心,一個光點位在左眼瞳孔外側緣,表示這個病人可能有內斜視(B)利用柯林斯
- 28 關於視力檢查,下列何者錯誤?(A)史耐倫視力表(Snellen visual acuity)是僅以 C 為測試字母(B)史耐倫視力表行與行之間的字母大小,彼此之間沒有呈現一個規則的幾何上的或對數
- 36 下列何者是自動驗光儀(autorefractor)設計製作所依據的驗光原理?①夏伊納原則(Scheiner’s principle)②視網膜檢影鏡原則(retinoscopic principl
- 10 關於內聚性調節力與內聚力的比值(convergent accommodation/convergence ratio, CA/C ratio),下列何種情形通常測量到的數值會比較高?(A)年輕人
- 45 下列何者較不可能為魏氏四點檢查結果?(A)右眼抑制 (B)雙眼複視 (C)雙眼融像(fusion) (D)立體感良好
- 18 一位正視眼老花受測者(emmetropic presbyope)戴上+50 D 閱讀眼鏡進行推近法測試(push-up test)時,在 16 公分處視力達到模糊。下列何者為他的老花幅度(p
- 27 在進行近點聚合(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 NPC)測驗時,若一開始受測者的雙眼朝內移動,接著一隻眼睛朝外移(turn outward),此時可能發生下列何種情況?(A
- 35 一位病患抱怨有水平複視,左眼看到的影像在左方,右眼看到的影像在右方,經稜鏡遮蔽法測量其斜視的角度為 5 個稜鏡度。請問用稜鏡眼鏡矯正可以如何放置?(A)右眼 5 個稜鏡度,基底朝內(B)左眼 5
- 9 檢查散光用的圖形表,在散光矯正角度 60 度的方向,相當於普通時鐘刻度的:(A)一點鐘方向 (B)兩點鐘方向 (C)十點鐘方向 (D)十一點鐘方向
- 44 在做魏氏四點檢查時,下列何者不可能是病人看到的影像?(A)二個紅燈和三個綠燈 (B)二個紅燈 (C)四個燈 (D)二個綠燈
內容推薦
- 20 關於雙眼視覺機能檢查,下列何者正確?(A)遮蓋-去遮蓋測試(cover-uncover test),是檢測有無弱視的重要檢查(B)可以利用角膜光反射檢查(corneal light reflex
- ( )施琅曾說:「伏思賊黨盤據臺灣,沃野千里,糧食匪缺,上通日本下達呂宋、廣南等處,火藥軍器之須,布帛服用之物,貿易備具。」可見鄭成功能整軍經武,與滿清抗衡,主要是因為哪一條件?(A)僻處海隅
- 38 有一病人,其調節性內聚力/調節力的比值(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ratio, AC/A ratio)偏高,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若此病
- 30 下列何者不是後天性麻痺性斜視(paralytic strabismus)之特徵?(A)各個方向所測量的角度不一致(非共同性斜視,nonconcomitant strabismus)(B)對同一個
- 46 視網膜檢影鏡檢查時,投射平行光,使用+50 D 的鏡片,發現受測眼 90 度方向於 7 cm 處可以看到中和點。同樣使用+50 D 的鏡片,180 度方向於 50 cm 處可以看到
- 39 一般而言,以 gradient method 測得的調節性內聚力/調節力的比值(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ratio, AC/A ratio)
- ( )關於荷治時期與鄭氏時期之比較,下列何者錯誤?(A)主要輸出貨品都是蔗糖、鹿皮(B)都曾引起當地漢人的反抗(C)在國際貿易方面都很成功(D)主要經營地區都在臺灣南部。
- ( )有一位歷史人物,在台灣有許多關於他的傳說。例如本校(民族國中)附近的蟾蜍山、劍潭、龜山島、鶯歌還有虱目魚的命名等等,都增添了他的傳奇色彩。請問:這位歷史人物是誰?(A)康熙 (B)施琅 (
- ( )清康熙皇帝時期,清廷內部曾經出現棄、留臺灣的爭議,最後主張保留臺灣的施琅提出哪一個重要的論點,讓康熙皇帝決定將臺灣納入清朝版圖? (A)土地經濟價值高(B)臺灣戰略地位重要(C)國家領土主
- 9 一位顧客眼鏡度數為-00 D,當其將眼鏡往前推 10 mm 時,此時的等效屈光力為何?(A)-00 D (B)-00 D (C)-00 D (D)-00 D
- ( )臺灣史上,臺灣的行政區隨著臺灣的開發而經過數次的變革。請問:臺灣行政區由圖(一)演變成圖(二)的關鍵為何? (A)鄭成功時代的建設 (B)鄭經時代的改革(C)臺灣納入清朝版圖 (D)中華民
- ( )清領前期,清廷治理臺灣的態度及作法為何?(A)積極,開放臺灣港口通商 (B)積極,建設臺灣為商業據點 (C)消極,將犯人流放至臺灣(D)消極,為防臺而治臺。
- 19 有關繞射(diffraction)及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可見光波長越長繞射現象越明顯,波長越長散射效應越大(B)可見光波長越長繞射現象越明顯,
- 10 因為軸外的物點以不同高度的光線入射系統,而各高度的光線,對系統的成像放大率不同而產生的像差稱為:(A)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 (B)場曲(curvature of
- 2 關於薄的負球面透鏡的影像,下列何者正確?(A)其影像位置與物體同側 (B)為實像(C)為倒立像 (D)影像大小比原物體大
- ( )清廷對於臺灣的管理統治中,實施「渡臺禁令」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何事發生?(A)漢人與原住民發生衝突 (B)臺灣成為海商及倭寇的集散地 (C)臺灣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D)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 29 有一球面透鏡屈光度為-00 D,製作眼鏡時不小心將鏡片下移了 2 mm,則在視軸處產生的稜鏡效應為何?(A)產生 4 稜鏡度,基底朝上 (B)產生 4 稜鏡度,基底朝下(C)產生 2 稜鏡
- 20 偏光鏡可以減低水面的反光,根據馬呂斯定律(Malus’ law)來計算偏光鏡穿透率,當入射光偏振方向與偏光鏡的穿透軸夾角不同時,會有不同的穿透率。下列何者正確?①當入射光偏振方向與偏光鏡的穿透軸
- 11 一個折射率為 7 的未鍍膜樹脂透鏡,其前表面可以反射大約多少百分比的入射光線?(A)2% (B)8% (C)9% (D)7%
- 3 李先生可以被-00 DS 的隱形眼鏡完全矯正的近視者,若某物體位在眼前 10 cm 處,他需要多少調節力,才能使物體成像至視網膜?(A)1 D(B)4 D (C)10 D (D)14 D
- ( )清朝統治臺灣初期,為何臺灣社會的男女人口比例差距大? (A)男子死於戰場人數多 (B)女子死於傳染病者多 (C)重男輕女的風氣盛(D)清廷規定漢人不准攜帶家眷渡臺。
- 30 在配鏡時要減少色像差,需要注意的項目,下列方法何者錯誤?(A)測量單眼瞳距,並將光心對準瞳孔 (B)對於高屈光度鏡片,其傾斜角度應小於 10 度(C)增加頂點距離 (D)選用合適的小框面鏡框
- 21 透過稜鏡看一物體時,有關成像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為一實像 (B)為倒立影像 (C)所看到影像往頂部移動 (D)無法成像
- 12 瞳孔與角膜的距離為 4 mm,假設分隔房水與空氣的角膜曲率半徑為 8 mm,且其折射率為 33,則瞳孔的成像位置為:(A)實像且較實際距離遠 (B)實像且較實際距離近 (C)虛像且較實際距離
- 4 光線由空氣射向角膜前表面,已知角膜的折射率為 376,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徑為 5 mm,則角膜前表面的屈光度為何?(A)00 D (B)00 D (C)00 D (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