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隨著年齡增長及生活範圍的擴大,個人可能會隸屬於各種不同的團體。下列何者可以稱為「團體」? (甲)合唱團 (乙)籃球社 (丙)校友會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附圖是某組織的旗幟,請判斷是下列哪一個國際組織?(A)WTO (B)WHO (C)UN (D)APEC。
- 【題組】( ) 下列哪個團體,其成員間具有相同政治理念? (A)中華電信工會 (B)趙氏宗親會 (C)憲改聯盟 (D)荒野保護協會。
- ( )國中生阿惠如果要體認自身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與身分,主要可透過下列何種方式? (A)在家中足不出戶 (B)在學校中過團體生活 (C)環島自助旅行 (D)與世隔絕,獨立生活。
- ( )我們與他人或團體接觸、溝通與交流的過程,即稱為社會互動。下列何者屬於互動模式中「合作」的例子? (A)蘇秦合縱六國與秦斷交,使得秦國不敢出兵函谷關 (B)吳三桂等人因不滿康熙皇帝撤藩,引發
- ( )人民團體當中,主要以推薦候選人參加公職人員選舉者,稱為下列何者? (A)職業團體 (B)校友會 (C)工會 (D)政黨。
- 利用乘方開方表求出下列各數的值或近似值:【題組】 (1)=【 】
- 二、題組:(每個答案3分,共24分)I.人民團體是指一群具有相同理念、關係、信仰、行為或職業的人,出於自由意願,並經依法登記、取得主管機關核准成立的法定團體。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 ) 人
- ( )身為國中生雖然不能直接參與職業或政治團體,但是可以透過志願服務參與社會上的公益團體。國中生林大明最可能參加下列哪個團體? (A)憲改聯盟 (B)臺灣廚師聯盟 (C)銀行同業公會 (D)荒野
- ( )傑克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從美國轉學到臺灣的國中就讀,一學期以來在與臺灣同學們的互動中,逐漸適應了同學們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並且他的生活方式與習慣也開始和臺灣人大為相似。請問:傑克為融入臺灣
- ( )立法院在民國85年制定下列哪項法律,以限制幫派組織的活動? (A)《憲法》 (B)《刑法》 (C)《人民團體法》 (D)《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內容推薦
- 【題組】文中提到雞籠中元祭也普渡外國孤魂,這與下列哪一場戰爭的歷史有關?(A)英法聯軍 (B)甲午戰爭 (C)中法戰爭 (D)牡丹社事件。
- ( )小何是班上的國文小老師,也是校刊社的主編,有時她會為了調配這兩項職務的時間而顧此失彼,也減少了與同學相處的機會及複習功課的時間。依此判斷,小何面臨何種情境? (A)社區參與 (B)角色衝突
- ( )團體是由兩個以上的人所組成,成員彼此有經常性的互動與溝通,以及一定程度的認同感,通常擁有共同的目標。根據上述判斷,下列何者不是團體? (A)公車上的乘客 (B)合唱團的團員 (C)校刊社的
- 【題組】( ) 根據上述,爸爸所加入的團體,下列何者不是其主要組成目的? (A)增進同業關係 (B)保 障成員工作權益 (C)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D)促進國民政治參與。
- 請用乘法分配律求出998✖ ( -425) 的值。(課本 P60 改編)
- ( )大明是長生印刷廠的員工,他覺得廠內的工作條件不佳,想要爭取改善,那麼他參加下列哪一種團體,最能達成上述目的?ˉ(A)工會ˉ(B)商會ˉ(C)農會ˉ(D)宗親會。
- 【題組】( ) 根據上文,家中哪個人加入了政治團體?(A)爸爸 (B)媽媽 (C)哥哥 (D)曾美。
- 列何者是錯誤的敘述?(A) 正方形的對稱軸有4條(B) 箏(鳶)形是線對稱圖形,其對稱軸有2條(C) 將一已知角平分成兩個相等角的射線稱為該角的平分線(D) 正方形的兩對角線互相垂直且平分
- 觀察下列數列的規則,依其規則填入適當的數【題組】 (1) ________________ ,15,11,7
- 【題組】(2)1,1,2,3,5,8, 13,___________ ,34
- 如果∠A=35度 ,則∠A的補角=____________ 度
- 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不同,最大的差別在於歷史事實是呈現客觀的事實本身,而歷史解釋則是史學家對史實的詮釋。就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言,下列哪項敘述屬於歷史解釋? (A)外交結盟所維繫的勢力均衡只是「刺刀
- 求 的值。(習作 P18 改編)
- 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義大利在戰爭期間倒向協約國 (B)俄國在1917年因為發生革命而退出戰場 (C)德國採用「無限制潛艇政策」導致英國參戰 (D)同盟國與協約國雙方
- 文章一:「此一年間,我們做些什麼呢?記得去年的今天,我聽著日皇投降的電訊,感動到汗流身顫。是覺著我們解放了,束縛我們的鐵鎖打斷了,我們都可以自由的生活。我相信我們心未死去,有所為,很多的朋友都說:我們
- 一等差數列,首項為5,公差為-3,則第21 項 =________________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題組】在何處召開會議以解決戰後的問題? (A)美國華盛頓 (B)法國巴黎 (C)德國柏林(D)埃及開羅
- 【題組】承上題,其實早在民國 79 年 3 月就曾爆發學生運動,訴求解散「萬年國會」以及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請問這起學生運動名為下列何者?(A) 太陽花運動 (B) 茉莉花革命 (C)
- 若四角柱的頂點個數為a,五角柱的邊數為b,六角柱面數為c,則 a+b-c=?(A)1 (B)2 (C)10 (D)15
- ( )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同時扮演許多角色,當不同角色的行為要求不一致時而產生顧此失彼的情形,稱為「角色衝突」。下列哪一種情形符合「角色衝突」的意涵? (A)教書雖然辛苦,但作育英才是一份很有意義
- 【題組】承上題,由於此會議上對於中國的不平等待遇,導致中國境內發生哪個事件? (A)五四運動 (B)五九國恥 (C)九一八事變 (D)天安門事件
- 西元 1935 年臺北舉行地方議會議員選舉,當時該地總人口約一萬八千人,有選舉權的人只有大約七千人。而投票率高達九成。請問臺灣能舉行地方選舉,落實地方自治,主要得力於誰的推動? (A)蔣中正 (
- 若x與y皆為正整數,求出方程式 3x+2y=25的所有解?(4分)
- 5和23的等差中項=_________________
- 自□以來,許多女性進入工廠工作,成為家庭經濟的一大助力;○時,許多婦女在支援戰爭後勤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與○分別是什麼事件? (A)宗教改革、普法戰爭 (B)工業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