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依據 Schuele與 Boudreau(2008)整理的音韻覺識發展階層圖,下列的音韻覺識技巧,那一項最早發展出?
(A)找出韻腳或同韻的詞彙
(B)切割音首與尾音
(C)將語音組合成詞彙
(D)將詞彙切割成音節
(A)找出韻腳或同韻的詞彙
(B)切割音首與尾音
(C)將語音組合成詞彙
(D)將詞彙切割成音節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4),B(1),C(0),D(8),E(0)
內容推薦
- 現代詩:「感謝你們/對於我/小小的存在/還報予/生命最熱烈的/掌聲」詩中吟詠之昆蟲為何?(A)蚊子 (B)蝴蝶 (C)瓢蟲 (D)蟑螂。
- 《孫子兵法》言「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此種用兵策略接近下列何項?(A)出奇制勝 (B)有備無患 (C)知己知彼 (D)避實擊虛。
- 下列哪一組詞語沒有錯別字?(A)出類拔萃/猝然而驚/鞠躬盡瘁 (B)耳濡目染/孺子可教/繻囁不安 (C)得其所哉/不共載天/別出心裁 (D)學習中輟/剟青拾紫/綿惙垂危。
- 「鏡不能自照,衡不能自權,劍不能自擊。」此言喻意與下列何者相通?(A)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B)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C)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D)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 一、試繪圖說明為何土地利用競爭為地租的競爭?
- 下列文句何者是運用「視覺」摹寫?(A)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著,低聲地歌唱著溜過彎彎的小橋。 (B)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 (C)伸手觸碰那略微潮濕,下緣長滿
- 「凡可以獻上我的全身的事,決不獻上一隻手。」此言表現出的精神為何?(A)君子報仇,三年不晚 (B)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C)受人點滴,湧泉相報 (D)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下列成語中,何者意義與其他三項不同?(A)二三其德 (B)見異思遷 (C)走馬看花 (D)朝秦暮楚。
- 孔子論「仁」,何者不在其中?(A)內省不疚,不憂不懼 (B)恭、寬、信、敏、惠 (C)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 情況:「梁治療師是在偏遠地區復健科診所服務的語言治療師,因為鄰近醫療資源有限而病患眾多,為了提供服務績效,將轉介至語言治療室之個案直接採用團體治療的服務模式,他將構音障礙個案編組成為兒童組及成人組進行
內容推薦
- 「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其意在提醒人們說話時應:(A)三思而行 (B)切中要旨 (C)因時制宜 (D)坦誠不諱。
- 4 根據Stein和Glenn(1979)的建議,在故事中一個完整的插曲情節(episode)必須包含那三個部分?(A)背景(setting)、引發事件(initiating events)、結果(c
- 10 根據 Applebee(1978)的敘事能力發展階段,兒童要到幾歲後開始能說出完整的故事,達成真正的敘述(true narrative)?(A)3-4 歲 (B)5-7 歲 (C)8-9 歲 (
- 下列文句何者用詞完全正確?(A)面對種種打擊,他不可能完全無動於衷。 (B)要不是他及時趕到,就不會發生如此憾事了。 (C)他最終還是接受了公司的應聘,留下來繼續打拚。 (D)為避免這類悲劇不再
- 6 兒童在作文中描寫今年春節全家在臺北過節的情形,中間穿插回憶去年奶奶還在世時回鄉下過節的情景,請問兒童的寫作方式是採用何種故事情節結構?(A)多重情節(multiple episode) (B)複雜
- 5 根據 Maratsos(1973)的研究,兒童最早在幾歲時即能依據溝通對象的狀況,而調整話語訊息?(A)1-2 歲 (B)3-5 歲 (C)6-8 歲 (D)9-10 歲
- 11 根據研究,兒童可以在何時達成識字的自動化,讓閱讀變得更快速、更流暢?(A)國小 1 年級 (B)國小 3 年級 (C)國小 5 年級 (D)國中 1 年級
- 7 兒童:「哇!他的頭是毛毛蟲。」成人:「啥?」兒童:「就他的頭髮這樣捲捲的,一條一條的,好像毛毛蟲喔。」請問兒童使用何種方式來澄清訊息中不清楚的部分?(A)詞彙的修正或替換 (B)提供定義(C)添加
- 「受了什麼傷? (甲)它不哀叫/也不呻吟(乙)半邊天(丙)在逐漸變黑的臉上(丁)染成了血紅 /浮起似淚的亮光/一點/兩點」上文中標記的詩句,正確順序應是:(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
- 12 阿寶會假裝餵洋娃娃吃飯和幫洋娃娃梳頭髮,根據 McCune(1995)提出的遊戲行為分析方法,請問阿寶的遊戲發展年齡約略為幾個月大?(A)小於 18 個月 (B)18 至 24個月 (C)24
- 8 以下有關象徵性或比喻性語言(figurative language)發展的敘述,何者最不適切?(A)研究指出,象徵性語言的發展與青少年時期的讀寫能力之間呈顯著相關(B)即使沒學過成語「杯弓蛇影」,
- 13 後設語言能力(metalinguistic abilities)通常於下列那個時期萌發?(A)當兒童出現主動表達溝通意圖時 (B)當兒童能精熟語言的形式及構造後(C)當兒童的語法發展進入雙詞期
-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此段文字所揭示的學道之法為何?(A)人十我百,勤能補拙 (B)究其本源,使己
- 14 一般正常發展兒童的最初詞彙(first words)出現/習得的年齡,恰巧與下列那一個皮亞傑學派的發展階段一致?(A)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 (B)前運思期(preo
- 22 以下何種療育團隊模式被認為最適合於兒童語言障礙個案及其家庭?(A)跨專業整合模式(Transdisciplinary team model)(B)多元專業整合模式(Multidisciplina
- 15 「上課鈴響了,大家都要回教室坐好,等老師來上課。當我聽到上課鈴響時,我就不能再玩了,我要回教室坐好,等老師上課。如果每個人都在座位坐好,老師會很高興,我也會很高興,因為我是好孩子。」請問上述畫線
- 23 阿虎說話不流暢,常念錯語詞,其語句簡短並常有文法錯誤,會遺漏功能詞和轉折性詞素,對抽象或複雜性的語言理解特別有困難,請問依照 Rapin & Allen’s(1987)的臨床語言分類,阿虎可能是
- 32 對於智能障礙兒童的語言表現,下列陳述何者正確?(A)大多數智能障礙兒童的理解技巧符合其心理年齡,但是表達技巧則低於其心理年齡(B)智能障礙兒童學習文法性詞彙的順序與正常發展兒童相同,但速率較慢(
- 16 小美一面唱:「蝴蝶蝴蝶生的真美麗,頭戴金絲…」,一面將手臂張開,像蝴蝶的翅膀一樣擺動,請問小美的手勢動作是屬於那一種類型?(A)直證性(deictic) (B)符號性(symbolic)(C)表
- 24 4 歲半的阿寶問媽媽:「阿公是『老人』,因為他很老…可是『小老鼠』也很老嗎?」在這段對話中,阿寶所表現出的心智運作稱為:(A)語意覺識 (B)語用覺識 (C)語法覺識 (D)音韻覺識
- 42 想要評量學前語言障礙兒童的表達性語法和構詞技巧,Cole, Mills 和 Dale(1989)建議下列那一種語言樣本較佳?(A)兩個 10 分鐘的對話樣本 (B)一個 30 分鐘的對話樣本(C
- 33 ①能理解事件發生的順序及其因果關係 ②能以部分的口語或書面訊息預測或解釋故事的結局③能覺知上下文語句概念的相容性。以上①②③屬於下列何種能力?(A)社會互動能力 (B)語法理解能力 (C)語意整
- 17 ①施事者-行為(agent-action) ②施事者-受事者(agent-object) ③擁有者-擁有物(possessor-possession) ④屬性-物體(attributive-en
- 25 當我們使用自身經驗、情境或語言知識預測語言訊息時,這樣的認知歷程屬於:(A)平行處理歷程(parallel processing) (B)被動處理歷程(passive processing)(C
- 52 下列活動何者不適用於評量學生的後設認知能力?(A)物品操弄(object manipulation) (B)放聲思考(think aloud)(C)障礙遊戲(barrier game) (D)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