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 根據雷姆西法則(Ramsey Rule)所設定的商品間稅率的關係,應為:
(A)商品需求彈性愈大者,其商品稅稅率愈高
(B)商品需求彈性愈小者,其商品稅稅率愈高
(C)無論商品需求彈性有無差異,皆應等於所得稅稅率
(D)無論商品需求彈性有無差異,稅率均應該相等
(A)商品需求彈性愈大者,其商品稅稅率愈高
(B)商品需求彈性愈小者,其商品稅稅率愈高
(C)無論商品需求彈性有無差異,皆應等於所得稅稅率
(D)無論商品需求彈性有無差異,稅率均應該相等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95349
統計:A(4),B(77),C(0),D(2),E(0)
內容推薦
- 39 在單一稅率下,有關財產稅歸宿之新觀點(new view)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財產稅是一種貨物稅,且稅負分配具累進性 (B)財產稅是一種貨物稅,且稅負分配具累退性(C)財產稅是一
- 30 當張三的年度應稅所得由 50 萬元增加到 60 萬元時,他所繳納的所得稅也增加了 10%,在 50 萬元至 60 萬元的所得區間,此所得稅稅制應屬於:(A)累進稅制 (B)累退稅制 (
- 21 道德危機(moral hazard)與逆選擇(adverse selection)這兩個問題的存在,與下列何者有密切關係?(A)外部性 (B)公共財 (C)坐享其成問題 (D)資訊不對
- 12 若將公共財與私有財的最適條件相互比較,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私有財因為可供消費者聯合消費,所以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均相同(B)私有財因為無法供消費者聯合消費,所以消費者消費私有財的
- 38 實施負所得稅之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易造成工作誘因的下降 ②可增加政府稅收 ③可改善所得分配(A)僅①② (B)僅①③ (C)僅②③ (D)①②③
- 29 寇雷特與哈格法則(Corlett-Hague rule)指出,由於現實生活中,很難對休閒課稅,因此在考慮效率原則下,應對下列何種商品課較高的稅率?(A)低所得彈性商品 (B)低需求彈性
- 20 下列何種投票法則可表現出投票者對於各個議案的偏好強度?(A)絕對無異議(absolute unanimity) (B)選點投票(point voting)(C)相對無異議(relati
- 下列那些財貨具有敵對性?①共有資源(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 ②殊價財(merit goods) ③擁擠性公共財(congestible public go
- 4 以下何種情況最可能造成市場失靈?(A)消費者人數眾多 (B)廠商家數眾多 (C)工廠排放黑煙 (D)產品品質齊一化
- 37 假設其他情況不變,政府對工作賺取的所得課稅,而不對休閒課稅,則替代效果為:(A)增加工作 (B)增加休閒(C)工作與休閒同時增加 (D)工作與休閒同時減少
內容推薦
- 32 計算超額負擔的平方法則中,超額負擔與下列何者的平方成正比?(A)被課稅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 (B)被課稅商品貢獻的稅收規模(C)被課稅商品的消費支出金額 (D)被課稅商品的從價貨物稅率
- 41 中央銀行的盈餘繳交國庫屬於:(A)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 (B)財產收入 (C)稅課收入 (D)贈與收入
- 42 不考慮預算維持平衡條件下,以減稅和赤字財政方式,使得總合需求線(aggregate demand curve)提高,此種政策稱之為:(A)健全財政(sound finance) (B)
- 芬蘭最先是以何種運動而聞名?(A)馬拉松運動 (B)短跑運動 (C)長跑運動 (D)跨欄運動。
- 43 當總體經濟有膨脹缺口時,政府可採下列何種政策,以減少缺口?(A)提高所得稅稅率 (B)提高稅式支出 (C)增加購買支出 (D)增加移轉支出
- 44 當政府舉債進行公共投資時,私人投資卻也減少了,此一效果稱為:(A)財富效果(wealth effect ) (B)排擠效果(crowding-out effect)(C)所得效果(in
- 教科書往往反映當代的時局與世變。某一時期,小學課本中有一個單元名稱為「一個惡魔」,說「帝國主義是什麼?帝國主義是一個惡魔。他一隻手裡是算盤,一隻手裡是武器。他有兩副面孔,打算盤的時候,他的面孔好像很和
- 一位學者擔心:國家因為民族多元,許多人受到當時流行的民族主義影響,希望獨立、建國,最終可能導致國家分崩離析。他呼籲大家珍惜共同擁有的歷史經驗,以「命運共同體」的觀念整合國家。這位學者最可能生活在:(A
- 基督教會自「某個事件」開始,經常以宗教審判和贖罪券兩種方式強化教會的領導地位。宗教審判用以處罰危害教會的異端;贖罪券則用於酬謝參與打擊異教徒者,可免除死後審判。上述所說的「某個事件」是:(A)諾曼人入
- 45 當國家經濟景氣發生嚴重衰退時,為刺激景氣復甦,政府最常仰賴何種財源,融通公共建設所需的經費?(A)營利事業所得稅 (B)消費稅 (C)財產稅 (D)發行公債
- 一位國家元首在議會中表示:統治者應當傾聽上帝的意旨,而不受制於法律。他認為自己是人民的主人與父親,可以主宰臣民的生死。他應當遵守與上帝的誓約,無須經過議會便可自行制訂法律。這位元首是:(A)1世紀羅馬
- 一個展覽會中,主辦單位不僅邀請來自北海道、京都、大阪、朝鮮等地的機構與企業設館參展,也廣邀滿洲國、暹羅、福建等地的公私團體,展出各地特產。展場中另有一些具有特色的主題館,如糖業館與林業館。這是哪個展覽
- 史家吉朋出版了《羅馬帝國衰亡史》,他在序中寫道:「歷史知識就是探討因果的知識,羅馬帝國衰亡史,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壯觀和最驚人的一幕。它何以走向衰亡?那是各種原因積累的結果:主要是蠻族入侵與基督教的
- 46 假設政府舉借外債,用於融通社會福利支出增加,這對未來世代的影響如何?(A)負擔增加 (B)負擔不變 (C)負擔降低 (D)福利水準增加
- 一首讚美臺灣風情的歌謠說:「海岸線長山又高,處處港口都險要。四通八達有公路,南北是鐵道,太平洋上最前哨,臺灣稱寶島。」介紹物產時指出:「四季豐收蓬萊稻,農村多歡笑,白糖茶葉買賣好,家家戶戶吃得飽。鳳梨
- 伊斯蘭教中出現「阿丹與哈娃」、「易卜拉辛獻羔羊」、「穆罕默德在麥加將黑石放置天房」……等記載。請問透過以上敘述,對於伊斯蘭教能有怎樣的認識? (A)其成形包羅諸多文化內涵 (B)袪除阿拉伯部落傳統色彩
- 表3為1910年到1940年間臺灣人口的統計資料。 表中丙、丁代表的族群分別是:(A)丙為臺灣人、丁為原住民 (B)丙為外國人、丁為臺灣人(C)丙為日本人、丁為外國人
- 47 根據藍納(A. P. Lerner)的主張,國內公債不會造成未來世代的負擔,是因為:(A)未來有通貨膨脹(B)公債會隨著政黨輪替而消失(C)公債償還時,僅發生所得由無債券者轉移至持有債
- 1907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建議朝廷:禁止書鋪販售「某類物品」,違者重罰查封;並通令各省學堂,禁止學生購閱,違者逐出校門;令外務部商請總稅務司轉飭各郵政局,查禁銷毀,不得代寄。張之洞建議禁售的「某類物品
- 此一時期,君權高張,對於大臣、高官並不尊重。官員如觸怒天子,可能當眾遭到責罰,甚至押到午門外杖刑,年紀大的官員往往死於杖下。這本不是當時法典規範的刑罰,皇帝卻藉此樹立威望,壓抑大臣。這場景應發生於何時
- 「17世紀和18世紀初,西方人了解中國的歷史、藝術、哲學和政治後,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紀末,歐洲人對中國的自然資源更感興趣。」請問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為何? (A)專制君權的發揚 (B)工業
- 某一政治活動中,許多民眾要求:政府必須保障非武裝之集會、結社的自由;政府應當保障言論、出版、罷工的自由;憲兵僅能管理軍人,不得隨意逮捕人犯;政府應當撤銷貿易局、專賣局。他們同時希望能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供
- 48 下列有關我國貨物稅制度之敘述,何者錯誤?(A)屬於單階段銷售稅 (B)選擇性課稅(C)對境內銷售貨物或勞務課稅 (D)可對具有外部成本之貨物課稅
- 一本書的作者批評當時的社會現象,指出:世人喜歡利用祖先彰顯自己,例如王家已經遷居本地數代,但王某詩文集中卻仍標示百年前的祖籍,以證明家世顯赫。這本書最可能是:(A)漢代《風俗通義》(B)唐代《史通》(
- 一位統治者推動改革,規定:所有貴族、商人、軍人與城市居民都必須穿著日耳曼式服裝,違反法令者課以罰金。當時謠傳:我們的統治者其實是一位日耳曼理髮師冒充,所以要我們穿日耳曼式服裝。這些措施引起農民暴動,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