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我和阿杰都是暨南大學的學生,我們來到了這個學校以後,發現附近有好多地方可以去遊山玩水,一到週末,我和阿杰就到埔里附近去玩,第一年,我們只有腳踏車,第二年,我們都有了機車,出遊的範圍就越來越廣了。有一天,我們來到了一個叫做倒影村的地方,忽然看到一個殘破的路標,路標指的地方是天籟村。走了兩個小時,我們終於到了天籟村,顯然,這裡曾經熱鬧過,我們看到派出所、衛生所、一些小店、一所小學、一些住家和一座教堂,我和阿杰這時才感到一點不安。在我們要打道回府的時候,忽然看到一間屋子裡居然有一位老先生住在裡面,這位老伯伯衣服很整齊,頭髮梳得很好,鬍子也刮得很乾淨,他看到我們,極為高興,因為他已經好久沒有見到人了。老先生帶我們四處去張望,他顯然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嚮往不已。我們走到了那座教堂,教堂是紅磚造的,教堂外面有一個很高的架子,架子上有一座鐘,我和阿杰大喜過望,搶著去搖動繩子來敲鐘,鐘聲清脆無比,而且好像可以傳得好遠,這種在山谷中打鐘的動作,僅僅在夢裡夢到過,我和阿杰都為了能夠敲鐘而興奮不已。老伯伯告訴我們,這座鐘過去是不能亂打的,因為當年,這座鐘是用來傳遞信息的,有人生孩子,鐘敲十下;有人去世,鐘敲十二下;有人生重病,快去世了,鐘敲十七下,意思是大家應該為他的靈魂祈禱。鐘敲八下,大概是叫大家來開會;鐘敲十一下,是叫大家來望彌撒,至於每天黃昏的時候,鐘聲是要大家靜下心來晚禱。在這個村子裡,誰都認識誰,所謂雞犬相聞也。村民們相互分享大家的喜樂,也分擔大家的憂傷。他在臺北,住在一個公寓,隔壁住的是誰,他常常弄不清楚。鄰居搬走了,他也不知道。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懷念著這個鐘聲,因為鐘聲代表一個互相關懷的社會。他說他曾經感覺過互相關懷的滋味,老了以後,越發懷念這種感覺。我和阿杰不約而同地告訴老伯伯,我們知道如何進來,我們以後有空,一定會再來看看他的,老伯伯卻說他可能在短期內要離開了。太陽快下山,老伯伯催我們離開。他說我們必須在天黑之前走回倒影村,他說萬一迷路,就沿著河往低處走,一定會走回文明的。我們只好走了。走了約十分鐘以後,忽然鐘聲又再響起,這次我們數了一下,鐘聲一共是十七下,我們都記得,這表示有人病重,已經快去世了。阿杰說,怪不得老伯伯說他快離開了。所謂落葉歸根也。我們兩個人,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代表著互相關懷的鐘聲。事實上,我們都發現,只要我們關懷別人,天籟村的鐘聲就會響起。我們曾經又去倒影村一次,但我們找不到天籟村的入口了,雖然天籟村永遠消失了,但我和阿杰卻一直常常聽到那裡的鐘聲,因為我們知道天籟村鐘聲深刻而特殊的意義。(鐘聲又再響起(節錄) 李家同)
24.這位老伯伯衣服很整齊,頭髮梳得很好,鬍子也刮得很乾淨。」根據以上這段描述,用哪一句成語來形容他最貼切?
(A)衣衫襤褸
(B)衣冠楚楚
(C)衣不蔽體
(D)衣錦還鄉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