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讀古人之書者須識古人之心焉,而後書中之精藴庶㡬可默會也。然古人之書傳之已久,不無錯亂殘闕,欲見其全已不可得矣,又徒執其儀文品節從而信之疑之,亦末矣,豈善讀古人之書者哉?果能會其心、師其意,而不泥其文與跡,可也。(章潢〈三禮總敘〉) 根據上文,下列哪個選項的說明最合宜?
(A) 古書傳之已久,若不及時移前補後,將徒執其妄,反以滋後生之惑也。
(B) 讀古書遇微罅,理當旁引遠徵,細校字句,方得剖抉精蘊,比辭達意。
(C) 讀古書當考證文字之錯亂殘闕,力求其全,乃能從而追索書中精義。
(D) 讀古書當會其心而師其意,不應拘泥字句或堅執儀文等末節。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0),B(0),C(1),D(2),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