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如圖三,D、F兩點在
上,E、G兩點在
上,且
。若
=2:3:4,且
=18cm,
=27cm,則
=?
(A) 14
(B) 13
(C) 12
(D) 11







(A) 14
(B) 13
(C) 12
(D) 11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 ( )法國巴比松畫派畫家米勒以鄉村畫聞名,在他著名的畫作「拾穗」中,借用舊約聖經農民需讓貧苦人撿拾收割後遺留穗粒以求溫飽的典故,除了描繪3名農婦在金黃色麥田撿拾麥穗情景外,也忠實反映鄉村景象。請
- ( )德意志帝國在統一的過程中,經歷了三次重要的戰爭。德國在這三次戰爭中的對手不包括哪個國家? (A)丹麥 (B)奧國 (C)義大利 (D)法國。
- 下列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敘述何者正確?(A) 其圖形為兩相交直線,交點為(-1,3) (B) 其圖形為兩平行直線(C) 其圖形為兩相交直線,交點為(2,4) (D) 其圖形為兩重合直線 。
- 一家二手汽車行將預備出售的汽車全部占放在公共免費的停車格內,使得想停車的民眾找不到車位可以停放。然而汽車行只要不在車上貼上販售字樣,警方便無法可罰,只能進行道德勸說。請問:對於這樣的行為,下列哪
- 小丞及小捷原有零用錢若干元,小丞用去 50元買玩具後,小丞與小捷的零用錢比為 5:4,後來小捷在抽屜的角落,又另外發現 280元,結果兩人的零用錢比變為 5:6,則兩人原來共有多少元? (A)
- ( )某書中敘述:「西方歷史上的某一場會議,起初充滿偉大的理想主義,期望以民族自決的方式解決問題。最終卻在充滿心機的政治鬥爭中敗下陣來,為滿目瘡痍的戰後局勢再添危機。」請問文中所指的應為哪一場會
- ( )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至1917年,發生了關鍵性的變化。請問:這一年加入和退出戰局的國家分別是哪兩國? (A) 俄國、法國 (B)俄國、義大利 (C)義大利、法國 (D)美國、俄國。
- 已知二次函數 ,其中 ,則下列哪一個選項可能是此函數的圖形?(A) (B) (C) (D)
- 【題組】(1)=________
- 右圖這幅名為《加里波底的餽贈》,圖中靴子象徵義大利,代表他獻出所征服的土地。請問:接受加里波底餽贈的是哪一王國的國王? (A)普魯士王國 (B)俄羅斯王國 (C)薩丁尼亞王國 (D)奧匈王國。
內容推薦
- ( )十九世紀時,有位美國總統的施政報告中指出:「今後任何歐洲列強不得把美洲大陸業已獨立自由的國家,當作未來殖民的對象。……我們認為歐洲列強想把他們的政治制度擴展到西半球任何地區的企圖,對我們的
- ( )日本鎖國時期,只限定哪一港口與外國通商? (A)潢濱(B)長崎(C)京都(D)東京。
- ( )凱程在撰寫歷史研究報告時,不慎將幾個事件的順序搞亂了,其事件排列如下:(甲)巴黎和會(乙)國際聯盟(丙)第一次世界大戰(丁)塞拉耶佛事件。請問:正確的順序應為何?(A)甲乙丙丁(B)丁丙乙
- 行政院為因應社會上日益嚴重的犯罪問題,舉辦跨領域的研討會,與會代表建議中央各院依其職權可採行的改善方案(如附表所示)。根據表中內容判斷,哪一機關具有「解釋憲法」的職權? (A)甲乙 (B)丙丁
- 設 y 和 x 成反比,當 x 值減少 20﹪時,y 值變為原來的_____________ 倍。
- ( )造成新帝國主義興起的主要因素,下列何者為非? (A)新興工業國家為了爭奪原料、勞工、市場和投資空間(B)列強認為是落後國家的文化傳播者(C)列強間彼此相互競爭為鞏固海外勢力(D)受到地理大
- ( )「他於1852 年被任命為首相,並從根本著手,推行了一連串富國強兵的建設,運用靈活的外交手腕帶領義大利人邁向統一,被譽為是促成義大利統一的建築師。」敘述中的「他」應是下列何人?(A)加里波
- 有一個周長為 51公分的三角形,三邊長為 a、b、c,其對應高分別為 x、y、z,已知三邊長 a:b:c的連比為 8:4:5,則其對應高 x:y:z的連比為何? (A) 8:4:5 (B) 5
- 日本對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是利用中國內政變化的哪個時機?(A)袁世凱急欲稱帝之時(B)溥儀復辟時期(C)孫中山為突破護法運動困境時(D)二次革命戰亂不安之時。
- 坐標平面上有三點 A(3 , 0)、B(-2 , 5)、C(1-2k , k),若 A、B、C 三點在同一直線上,則 k=____________ 。【習 P.25】
- ( )拉丁美洲之所以成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是受下列哪一歷史事件發展的影響?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地理大發現 (C)美國獨立 (D)法國大革命。
- ( )16世紀末葉已有日本人到臺灣,但是到了十七世紀,荷蘭、西班牙等海權國家相繼在臺灣競逐時,何以不見日本人的蹤跡?(A)清廷驅逐日本勢力 (B)明鄭實施海禁政策 (C)荷西聯合抵制日本 (D)
- ( )由美國摩特夫人及伊莉莎白.史丹頓女士所草擬的《情緒及決心宣言》內容提到:「……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證自明的: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平等的;造物主賦予他們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自
- 民初中國之所以出現兩個政府,造成南北分裂局面的原因為何? (A)因為孫中山反對袁世凱的洪憲帝制,在南方另立新政府。(B)段祺瑞毀棄臨時約法,孫中山號召護法,在南方成立軍政府。(C)國共內戰後,
- 若△ABC的周長 66 公分,且三個高的連比為 1:2:3,則△ABC最小的邊長為______________ 公分。【習 P.37】
- 已知正n 邊形的內角和為1800°,則此正n 邊形的每一個外角度數為【 】度。
- ( )寫實主義是 世紀文藝發展主要派別之一,其興起背景為何?(A)科學革命(B)啓蒙運動 (C)美國獨立 (D) 工業革命。
-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民國初年曾經兩度被毀棄。請問:是哪兩人廢棄了《臨時約法》?(A)曹錕、黎元洪 (B)袁世凱、段祺瑞 (C)張勳、段祺瑞 (D)袁世凱、張勳。
- 若abc ≠ 0,且 ,則(a - b): c的比值為 _____________。
- 若想將一個圓用摺紙方法摺出一個 45°的扇形至少須摺疊【 】次。
- ( )雷馬克寫道:「我看到各民族互相敵視,沉默的、幼稚的互相殘殺;我看到全世界的精英研發各種武器,讓戰爭更精煉雅致,更能歷久彌新」,他的作品《西線無戰事》,提到機關槍、毒氣等新兵器大量投入戰場。
- 下列關於護國軍起義的敘述,何者正確?(A)其所護的「國」是指中華帝國 (B)發起地點是湖北(C)發起人是蔡鍔、唐繼堯 (D)討伐對象是段祺瑞。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5x=(-x).(-x).(-x).(-x).(-x) (B) (C) -(x+3)=-x+3 (D) -(3x-2)=-3x+2
- ( )奕誌在段考試卷上看見一張如下圖一,只見圖上標示的斜線區為某個國家的殖民區。請問:這個殖民國家還曾侵略以下哪個地區? (A)朝鮮 (B)越南 (C)印度 (D)中國東北。
- 小民正在練習垂直平分線作圖:(1)作的中垂線L1,並與 相交於C 點;(2)作 的中垂線L2,並與 相交於D 點;(3)作 的中垂線L3,並與 相交於E 點;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