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二十世紀前期,一位旅華美人在報紙發表他對某件事情的看法:「中國今日之主人,其為學生乎?彼等無絲毫政治權之可言,然於三(個)月之間,能使一交通總長、一駐日公使、一幣制局總裁退職,使一內閣完全傾覆,……使列強驚訝,何其力之雄偉如是!」這件事情是
(A) 知識分子投入推翻清廷的革命行動
(B) 以北京大學為主的大學生所發起的五四運動
(C) 黃埔軍校的成立,讓各地學子趨之若騖
(D) 全國學生群起遊行,要求蔣中正全力抗日。
(A) 知識分子投入推翻清廷的革命行動
(B) 以北京大學為主的大學生所發起的五四運動
(C) 黃埔軍校的成立,讓各地學子趨之若騖
(D) 全國學生群起遊行,要求蔣中正全力抗日。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一本史書提到:魏主下詔,以為「北人謂土為拓,后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謂功臣漢族自代(郡名)來者,姓或重覆,皆改之。」請問這位魏主是誰
- 三、短文寫作(12%)說明:限用語體散文作答,不可用小說、新詩體。文長250至300字。需分段、加新式標點,不需抄題。司馬光〈訓儉示康〉一文,以一位宰相為正例,說他生活起居始終如一,親近的人規勸他:「
-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陽儒陰法,雜王霸而用之的專制政治傳統……以人道仁義為外衣,戴上群體道德倫理的帽子。」請問:這樣的帝王政治的典型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A)秦代 (B)漢代 (C)唐代
- 1936年12月中下旬的泰晤士報報導提及「這個政變不是日本人、俄國人,而是中國人自己所做的,而國家的統一和紀律是絕對不容動搖的」,請問這可能是在描述何事? (A) 中國共產黨成立 (B) 西安事
- 辛亥革命爆發前,黃興致書上海同盟會中部總會同志,表示:「邇者蜀中風雲激變,人心益憤,得公等規劃一切,長江上下游可聯貫一氣,更能力爭武漢。」信中所說的「蜀中風雲」是指(A) 革命黨人發動武裝起事
- 西元2002年故宮舉行「天可汗的世界」特展,其中有造型活潑的駱駝載樂俑、深目凸鼻的胡人俑、東非的胡人俑、東羅馬的金幣、波斯的銀幣、十一面觀音頭像、天王立像、鎏金老君三尊像、白瓷盒等等文物,由以上
- 中國的城市發展史,由「城」轉向「市」的過程,觀察歷史演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新石器時代早期已有築城的紀錄 (B)西周封建諸侯到分封之地,必先築城作為政治、軍事中心(C)唐代城市的商業性質已
- 這一年的年號,變了二次。第一次是改成「宣統九年」,居首功的將領被封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不料,此事遭到全國強烈反對,北京十幾家報社停刊以示抗議。十二天後,前國務總理的部隊攻入北京。「民國六年」的
- 四、默寫填空: (12%) (每格二分)人有悲歡離合,( ),此事古難全。
- 二、翻譯(15%,每格1分,錯一字扣0.5分)a. 1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2煥乎,其有文章 。
內容推薦
- 國際知名的中國近代史專家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於追尋現代中國(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一書對西域問題有如下評論:「主要駐守寧夏、蘭州的八旗
-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三千年未曾有之變局」,改變哪些對外關係? (A)廢除公行,使貿易方式改變 (B)通商口岸可設領事,公使可入駐京師 (C)化外人有犯,依律問斷,兇犯由中國裁判處置 (D)外人可以到
- 中國共產黨在其革命階段,以「土地改革」為號召。但其政權成立後,土地政策卻有很大的變化,以下關於中共政權成立之後的農業土地政策何者的敘述為是﹖ (A) 先實施「人民公社」型的集體農場制,其後改行小
- 某一事件發生後,學者杜聰明向記者表示:「此間紛擾暴動之遠因,自光復接收時開始,貪污時有發現,處置又欠嚴明,物價暴漲,台灣人對政府之怨恨,已達極點。」當時的《台灣新生報》並發行「號外」報導:「公署
- 民初農村建設團體以晏陽初在(甲)河北定縣的實驗最有名。其從(乙)耶魯大學畢業後,先在中國各大城市推廣(丙)衛生教育。後運用(丁)美國人的援助,在定縣做全面農村改革。上述選項錯誤的有? (A)甲
- g.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10故患有所不辟也。
- 下列有關魚類Lactococcus garvieae的敘述,何者正確?(A)屬於革蘭氏陰性菌(B)在日本感染對象主要為海鱺及石斑魚(C)主要造成敗血症(D)舊名為Streptococcus in
- 這是某人回憶一次在北京發生的事件:「……我們還有些同學對這個政府,對這個軍隊還抱有希望,他們不撤,以為頂多軍隊把大家抓去了,還在帳篷裡酣睡的同學,坦克把他們輾成肉餅!有人說廣場死了三百多學生,有
- 荷據初期台南一帶的漢人不過五千上下,到了1638年時已超過一萬人,至統治末期時更高達近五萬人。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台灣人口十二萬人,至嘉慶十六年已近二百萬人。試問中國大陸人口不斷來台的主因,何者合於
- 某位學者曾言:「今以貢舉悉朱熹私議,為貢舉之文,不知朱氏之學,可乎?」根據此文,其最可能是哪一朝代學者之言?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 h.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11賢者能勿喪耳 。
- 下列何種魚種為 Aphanomyces invadans之主要感染對象?(A)grouper and sea bream(B)snakehead and catfish(C)eel and mi
- 典禮進行時,兩國國君為了個人在會場位置的先後而爭執不下,負責典禮的官員表示:「凡屬於我邦的同盟,同姓在前,異姓在後,這是長久以來的禮儀規範。」因而平息了這場爭議。這個場景最可能出現在哪個時期? (
- 224 以下 C 語言撰寫之程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自定函數(user-defined)search()有錯誤,無法執行(B)若輸入數值 23,則主程式第二個輸出為 23, 4 並跳行(C)自
- 在實驗動物中,可傳播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給其他動物包括人類,以那二種類為主?(A)大鼠及天竺鼠(B)小鼠及兔(C)小鼠及倉鼠(D)大鼠及兔
- i. 鄉為身死而弗受,12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
- 下列何者是魚類感染Flavobacterium columnare之主要標的器官?(A)肝臟及胃臟(B)胃及腸(C)鰓部及皮膚(D)腦及眼球
- 某次戰事發生期間,中國東半部的各級學校展開一連串的向西遷徙過程。有些學校遷移次數多達七、八次;有些學校則在移動過程中以合併方式繼續維持校務運作,其中以西南聯大(北京、清華、南開)及西北聯大(北平
- 右表是南京國民政府的軍事支出,1930~1935年軍費大增的原因和當時南京國民政府進行那一項軍事行動有關?(A) 護法運動 (B) 北伐 (C) 剿共 (D) 抗日。
- 曾有一篇報導介紹一群希臘的考古學家在埃及發現了亞歷山大大帝的陵墓,但因正值回教的齋戒月無法開挖,正在等待云云……。這篇報導的內容: (A)不實,亞歷山大沒有征服過埃及 (B)可信,埃及曾被希臘人
- j平生食取充腹;亦不敢13服垢弊以矯俗干名 ,但順吾性而已。.
- 下列有關蝦類白點病(white spot disease)病原的敘述,何者錯誤?(A)具外套膜的雙股去氧核醣核酸病毒(B)只感染海水十足目(decapod)甲殼動物(C)常造成對蝦類高死亡率(D
- 有一份政府公報提到:「將『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海軍總司令』、『總指揮』等立予取消,設編遣區負責辦理編遣工作;期間內各部隊原有長官照舊供職,待編遣完畢後由委員會重新任命,現有軍隊留待原地待命;非
- 下文是對現代某位偉人的簡介:「□□(1928~1968)原是一位口才甚佳的浸信會牧師,他從1950年代中期開始推動美國的民權運動,直到被刺殺身亡。他以組織群眾為策略,採非暴力的方式呼籲改革。196
- 史料提到:「成吉思汗在雪山遣使求見長春真人,真人應命行萬有餘里,歷四載而始達雪山。成吉思汗問長生久視之道,告以清心寡欲為要。問治平之方,則答以止殺。成吉思汗甚器重,稱為神仙,仍遣使送還。」上文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