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 27~36 題:(甲)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譽不足慕,惟仁為紀綱。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崔瑗〈座右銘〉
(乙)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牲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愬?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施惠無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家門和順,雖饔餐不繼,亦有餘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節錄自朱柏廬〈治家格言〉

27.甲、乙兩篇作品中出現不少同義的文句,下列關於同義文句的對應,何者敘述正確?
(A)甲:「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對應乙:「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愬?當忍耐三思」
(B)甲:「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對應乙:「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C)甲:「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對應乙:「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D)甲:「世譽不足慕,惟仁為紀綱」對應乙:「善欲人見,不是真善」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