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王國維《人間詞話》第五十四則:「(甲)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乙),(乙)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故謂文學後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無以易也。」關於上文,下列選項的說明何者錯誤?
(A)(甲)應為「四言」,指的是我國最早形成的詩體,《詩經》即為其中的典型。
(B)(乙)應為「律絕」,指的是近體詩,古體詩衰落後,近體律、絕逐漸興盛。
(C)此則言文學在整體上來看是進步的,文學作品的價值是古不如近。
(D)而就某一文體而言,則因其形式、內容由清新而逐漸僵化的演變,必然出現始盛終衰的狀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63793
統計:A(20),B(12),C(154),D(17),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