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下列文句中,何者有造成文句不通順的「贅詞」? (A)我低頭默默地聽著,想想她就是為什麼使我母親一生鬱鬱不樂的人 (B)她的眼睛停在鏡子裡,望著自己本身出神 (C)母親見我回來,愁苦的臉上卻時
- ()下列兩段文字出自魯迅〈二十四孝圖〉,閱讀後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甲)我至今還記得,一個躺在父母跟前的老頭子,一個抱在母親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樣地使我發生不同的感想呵。他們一手都拿著「搖咕咚」。
- ()古人重禮,表現在稱謂上自成一門禮儀藝術,下列稱謂何者用法正確? (A)方苞和其父親名重桐城,當地人稱其為「賢昆仲」 (B)左光斗和夫人鶼鰈情深,當地人稱其為「賢伉儷」 (C)左光斗、史可法師
- 1986年,瑞士曾舉行是否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結果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公民投下否決票。當時,反對者認為若加入聯合國牽扯進當時全球互峙對抗的局面,即無法維繫中立國的地位。2002年,瑞士再度舉行「加入
- 1955年,美國有一位年輕的黑人牧師獲得神學博士的學位,他要求人民拒絕服從不公平的法律,但要愛對手,不要採用暴力,他相信消極抗爭會引起群眾的注意,迫使政府當局進行談判,修改不公平的法律。請問這位年
- 沙皇遜位,其弟拒絕接受王位,羅曼諾夫王朝正式滅亡。臨時政府接管俄羅斯,但由於蘇維埃漸漸壯大,臨時政府的統治能力非常有限。雖然蘇維埃最初支持臨時政府,但後來掌握軍隊、工廠和鐵路,又得到工人支持,故此
- 1930年代初,日本侵略中國東北,並扶植成立滿洲國,當時國際聯盟的態度為何? (A)要求日本退出國際聯盟 (B)譴責日本但無具體行動 (C)引用憲章進行各項制裁 (D)邀請各國召開多邊會議
- 某國際會議的決議包括:「成立聯合國代替國際聯盟」、「1944年5月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蘇聯可在波蘭東部得到土地作為報酬」。此會議應該是 (A)德黑蘭會議 (B)雅爾達會議 (C)波茨坦會議 (
- 他是位日本武士,但學習過西洋的槍砲和航海術,他不僅促成反幕府諸侯間的合作,更提出「大政奉還」、「設立議會」……等主張,對日本的現代化有很大影響。他是誰? (A)明治天皇 (B)德川慶喜 (C)伊藤
- 1877年印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印度的諸多措施,往往優先考量母國利益,但下列那一項作法,則有助於日後印度人追求自治和獨立? (A)交通建設 (B)水利設備 (C)教育制度的建立 (D)議會制
- 十九世紀的一封書信寫道:「各國國王應當思考他們在未來還有多少機會可以安坐王位,宗教、道德、法律、傳統、權力……種種,現在都遭受嚴重打擊;除非各國政府團結合作採取行動,維護政治體制,否則歐洲社會恐
- 以下何者非法國二月革命發生的原因? (A)1846~1847年歐洲穀物歉收,工人失業,社會潛伏爆炸性問題 (B)中下階層民眾對局部民主的不滿 (C)當時歐洲各國普遍發生革命,革命風潮四起 (D)
- 民族主義在十九世紀歐洲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導因於維也納會議的那一項政策? (A)正統原則 (B)補償原則 (C)均勢原則 (D)歐洲協調原則
- 巴爾幹半島素為某帝國之領土,但由於該帝國自十七世紀以降日漸衰落,加上巴爾幹半島位於歐亞的交通要道,成為列強侵略之對象。請問該帝國是 (A)德意志帝國 (B)奧匈帝國 (C)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D
- 「現存的世界貿易原則和格局,仍然主要是有利於世界上發達國家。現在的世界貿易形勢不是幫助發達中國家促進他們的經濟發展和多樣化,而是使他們爭取經濟更迅速增長的努力遭受挫折。……發達中的國家貿易額應該
- 二十世紀的前半期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對世局的發展都造成鉅大的影響。以下有關這兩次世界大戰的比較,何者正確? (A)戰勝國都對戰敗國要求懲罰性的戰爭賠償 (B)美國外交政策在戰後都走向「孤立主義」
- 某位記者在他的報導中寫道:「美國日復一日的增軍,從這個國家的北方,一路南下到河口三角洲的地區。敵對雙方的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到了1966年,有超過一萬名的美軍陣亡;敵人的死傷人數無法估算,他們死後
- 有位美國學者說:「不管歷史或政治,對60年代(二十世紀)都相當殘酷。」這是因為 (A)美國狼狽地退出越戰,國人陷入信心危機 (B)校園民主遭打擊,學生運動趨於噤聲 (C)反對種族歧視的自由主義者
- 一位作者訪問某國後寫道:「它只是一個總名稱,包含許多小國家,雖然出現過幾個小王朝,但是都沒有真正的統一。英國占領之後,仍然維持這樣割據的局面,英國透過原有的小國王統治,分而治之。這也是帝國主義與
- 自從愛因斯坦於二十世紀初發表相對論修正牛頓力學的宇宙體系後,對人文學界造成何種影響? (A)相信人類透過學術、思想或其他方式的努力,可以獲得客觀永恆的真理 (B)認為觀察者在不同的位置與處境下,
- 1903年倫敦會議後,俄國的社會民主工黨分成兩派,即孟什維克派和布爾什維克派。其中,布爾什維克派後來在何人的領導之下,明確主張立即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以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A)托洛斯基 (B)列寧
- 有關日本明治維新的新政措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廢藩置縣,有助於中央集權體制的建立 (B)廢除封建的階級制度,士農工商可以自由發展 (C)擴建舊有軍隊,並建設成新式軍隊 (D)實施義務教育
- 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宣言,要求美國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同樣做到不偏不倚,因為美國是個安靜的好地方,美國人民可以心安理得地置身事外,不管他人瓦上霜。請問這種思想的起源為何? (A)美國獨立
- ()下列「其」字,何者帶有「假設」的語氣? (A)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B)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C)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D)日
- 威廉二世親政後對歐洲秩序另一影響就是:推動大海軍政策和提倡世界主義,並且積極地向外占領殖民地。德國在非洲占領的許多殖民地,都與英國有利益衝突,加上威廉二世提倡發展大海軍,更給英國造成莫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