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
- 20近幾年所得稅法為了避免對於已婚者懲罰性加稅,且欲盡量避免扭曲個人選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夫妻的各類扣除額都可以分開申報扣除(B)夫妻的各類所得都可以分開申報(C)夫妻的各類所得都可以分開計稅
- 21目前我國中央政府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所採用的補助款方式有那二種?(A)—般性補助款及統籌分配稅款(B)—般性補助款及計畫性補助款(C)普通性補助款及特別性補助款(D)—般性補助款及分類性補助款
- 22民國98年春節前,政府發行消費券每人3600元,其經費來源主要為何?(A)租稅,因為屬政府消費性支出(B)租稅,因為屬政府資本性支出(C)舉債(D)公營事業民營化收人
- 下列何者可以解釋捕蠅紙效果(flypaper effect)的現象?(A)中位數選民定理(B)官僚體系(C)政黨政治(D)財政紀律
- 24預算在不同的程序階段有不同的名稱,各主管機關依其施政計畫初步估計之收支,稱之為:(A)概算(B)預算案(C)總預算(D)分配預算
- 25政府公共建設財源有時需要依靠公債的發行,若以公債利率作為公共計畫評估之折現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公債利率較市場利率為高(B)高估資金的社會成本(C)公債利率可以反映政府失敗之風險(D)公債利
- 已知 是整數,且 的因式,則k ____________
- 1 如果政府採行可交易的汙染排放憑證制度,藉此矯正汙染排放的外部性,下列何者為這項制度的優點?(A)符合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 (B)符合雷姆斯法則(Ramsey rule)(C)有助
- 1 在兩人兩財貨的艾吉渥斯箱形圖(Edgeworth box)中,如原配置點在契約線(contract curve)上,則:(A)離開契約線時,如果其中一個人效用減少,另一個人效用不一定會減少(B)離
- 2 民眾低估公共支出實質負擔,或是高估公共支出利益的現象,可稱為:(A)財政幻覺 (B)檢查效果 (C)集中效果 (D)集遽效果
- 3 下列那一項並不是負向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產生的現象?(A)全球暖化 (B)共有資源的耗竭 (C)臭氧層耗損 (D)房地產價格高漲
- 4 下列何者具有俱樂部財(club goods)的特性?(A)有線電視 (B)會員制的健身中心 (C)高速公路 (D)電影院
- 5 假設社會有甲、乙、丙三人,三人對某公共財的反需求線分別為 P=30-Q、P=20-Q 及 P=10-Q,其中 P 及 Q 分別為價格及數量,公共財的邊際成本為 36,請問社會最適數量為何?(A)0
- 6 有關自然獨占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若追求最大效率,則必造成利潤為負 (B)若追求最大利潤,則必造成效率損失(C)利潤與效率的追求,兩者有抵換現象 (D)若只追求損益兩平,則不會有效率損失
- 7 為提高經濟效率,我國高速公路在尖峰與離峰時間應如何收費?(A)尖峰時間訂低價,離峰時間訂高價 (B)尖峰時間訂高價,離峰時間訂低價(C)尖峰與離峰時間訂相同的價格 (D)尖峰時間不收費,離峰時間收
- 8 提出經由自願合作方式,解決公共財經費來源問題,以使公共財的產出達到最適水準的學者是:(A)林達爾(E. Lindahl) (B)傅利得曼(M. Friedman)(C)凱恩斯(J. M. Keyn
- 9 對某種財貨課稅所產生的超額負擔大小通常與課稅稅率、此財貨的價格彈性以及其他條件有關。假設在其他情況不變下,當稅率由 t 增加為 2t,則超額負擔會由原來的 w 增加為多少?(A)1w (B)2w
- 10 假設財貨甲的供給是價格完全不具彈性,當政府對此財貨課徵從量稅。下列那個結果會發生?(A)市場均衡交易量會減少 (B)市場均衡價格不變 (C)賣方價格上升 (D)買方價格下降
- 11 依營業稅法規定,營業人對於應稅貨物或勞務未依規定採用內含方式定價,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應處多少罰鍰?(A)新臺幣 1,000 元至 10,000 元 (B)新臺幣 1,500 元至 1
- 12 徐先生延遲至 103 年 6 月 10 日才申報 102 年度綜合所得稅,當年度申報有應補繳稅額新臺幣 5 萬元,請問依稅捐稽徵法規定,徐先生應被加徵多少滯納金?(設 103 年 5 月 31
- 13 依所得稅法規定,下列那一項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額之列報不受金額限制,但不得超過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A)醫藥及生育費 (B)對合法立案之教育團體之捐贈(C)軍公教保險之保險費 (D)國民年金保險之
- 14 對富有者採取累進稅率課徵,對低收入者則給予適當的減免,是指歷史學派的下列那一項租稅課徵基本原則?(A)邊際犧牲原則 (B)國民經濟原則 (C)財政收入原則 (D)社會公平原則
- 15 下列何者不是亞羅不可能定理的公設要求?(A)決策機制必須經由所有選民同意 (B)決策結果不能由一個人決定(C)不能有票決循環 (D)決策機制必須適用於任何選民偏好的組成
- 16 所謂政治鐵三角(iron triangle)不包括:(A)民選政客 (B)事務官僚 (C)宗教領袖 (D)利益團體
- 17 最早提出政治官僚模型的是:(A)霍特林(H. Hotelling) (B)尼斯坎南(W. Niskanen)(C)亞羅(K. Arrow) (D)寇斯(R. Co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