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
- 19 我國現行綜合所得稅的稅率為:(A)比例稅率 (B)定額稅(lump-sum tax) (C)累進稅率 (D)單一稅率
- 20 若政府增加某一固定金額之支出,並增課同樣金額的租稅來融通,則在分析其租稅歸宿效果時,可利用下列何種分析方式?(A)絕對租稅歸宿 (B)相對租稅歸宿 (C)差異租稅歸宿 (D)平衡預算歸宿
- 21 亞當斯密(Adam Smith)認為,人民應繳納的租稅必須確定,使徵稅者沒有任意變更的機會。此係下列那一原則?(A)平等原則 (B)確實原則 (C)便利原則 (D)節約原則
- 22 若未來消費為正常財,而且利率大於零,對利息所得課稅的稅率下降,其所產生的所得效果將會使得儲蓄者未來消費:(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等於零
- 23 「最好的財政計畫,是支出最少的計畫;最好的租稅,是收入最少的租稅」,是下列那一學派的主張?(A)古典學派 (B)凱恩斯學派 (C)制度學派 (D)新凱恩斯學派
- 24 根據我國預算法規定,預算之未經立法程序者,稱為:(A)概算 (B)預算案 (C)法定預算 (D)分配預算
- 25 根據我國預算法規定,下列何者不屬於特種基金?(A)營業基金 (B)普通基金 (C)作業基金 (D)信託基金
- 1 假設整個經濟體系只有兩人(A 與 B)兩財(X 與 Y)且生產資源與技術水準固定,如果在目前的資源配置下, ; ; ,則:(A)資源配置已達柏瑞圖最適境界(B)可透過增產 X 來增進效率(C)可透
- 2 所謂將個人的需求曲線「水平加總」而成社會的總需求曲線,是指:(A)在相同的價格下,將每人個別的消費數量加總而得(B)在相同的數量下,將每人個別的願付價格加總而得(C)在不同的價格下,將每人相同的消
- 3 下列對金融性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y)的敘述,何者正確?(A)會造成超額儲蓄的問題 (B)會造成呆帳過多的可能 (C)會造成市場失靈的發生 (D)會造成資源分配的改變
- 4 當財貨為公共財、市場存在正外部性與負外部性的現象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由市場自行決定的均衡數量均會小於社會的最適數量(B)只有正外部性不會造成效率的損失,其餘兩者都會(C)三者均可透過寇斯定
- 5 史蒂格勒(G. Stigler)利用恩格爾法則(Engel’s Law)說明公共支出成長趨勢,認為:(A)公共財符合劣等財的定義 (B)公共財符合奢侈品的定義(C)公共財符合季芬財(Giffen
- 6 關於競租理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是由杜洛克於 1967 年出版的文章中首次提出(B)經濟租即為經濟個體索取的收益高於提供該財貨或勞務的機會成本的部分(C)經濟租的概念與生產者剩餘不同(D)競
- 7 下列何者是造成自然獨占的主要原因?(A)政府的特許 (B)規模經濟 (C)資訊不對稱 (D)無進出障礙
- 8 財產稅的傳統觀點認為只要土地的數量不變,則供給曲線是垂直的,因此對土地課徵財產稅之稅負:(A)完全由地主負擔 (B)可以轉嫁給承租人負擔(C)可以旁轉給第三人負擔 (D)地主與承租人平均負擔該稅負
- 9 假設社會上有 7 個人面對 4 種不同規模的公共財 x、a、b、c;7 人的偏好順序如下: x > c > b > a a > x > c > b b > a > x > c
- 10 假設負所得稅制度規定納稅義務人稅前所得為零時,可以得到 2 萬元的負所得稅,但所得每增加 1 元,其負所得稅就減少 0.2 元,直到零為止。超過負所得稅為零之所得水準後,所得每增加 1 元,需繳
- 11 若社會中僅有甲、乙兩人,在林達爾均衡(Lindahl equilibrium)中,若甲的林達爾價格高於乙的林達爾價格,則下列何者正確?(A)甲為支應公共財的租稅分攤比重較乙為高 (B)乙為支應公
- 12 當年度的保險給付完全取自當年度的保費收入,此種年金制度的財源籌措方式稱為:(A)完全提存準備制 (B)隨收隨付制 (C)部分提存準備制 (D)彈性提存準備制
- 13 尼斯肯南(W. A. Niskanen)提出何種模型詮釋政府支出膨脹現象?(A)不平衡成長模型 (B)官僚決策模型 (C)選票互助模型 (D)財政幻覺模型
- 14 下列那一個褔利理論認為社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體系中個體的總和形成了體系的本身?(A)費邊社會主義(Fabian socialism) (B)馬克思主義(Marxism)(C)結構功能學派(str
- 15 下列何者是我國社會安全制度中,保障或服務對象涵蓋範圍最廣的項目?(A)社會福利 (B)社會保險 (C)社會救助 (D)社會補貼
- 16 加入分配面考慮,下列何者不是雷姆西法則(Ramsey rule)修正時考慮之因素?(A)社會福利函數公平意涵之強弱 (B)高低所得者間福利權數的差異(C)課稅財貨所得彈性之差異 (D)高低所得者
- 17 下列何者非屬最適租稅問題的一般設定?(A)為取得一定之稅收 (B)所有租稅皆具扭曲性(C)稅收之支用所造成扭曲的極小 (D)課稅為使社會福利的極大
- 18 為降低酒的消費,政府打算對酒商每公升售出的酒課徵 1 元的稅,希冀能達成一定寓禁於徵的效果。假設酒之需求為:Q=500,000-20,000P、供給為:Q=30,000P;式中,Q 為量(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