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才過了四十歲,我已為自己的晚年著急了。我可不像多數的守財奴,打從年輕時就為下半生打算,每月手上攢錢,中年時找個投資好的標的的理財保本;我想的是自己離墳墓已走了大半路,人生無論吃、喝、玩還是樂,全沒幾個開頭,還有多少個四十年,怎能不急呢?張愛玲曾經安慰自己:「出名要趁早。」我和她的想法正巧相反,「玩樂與招魂要趁早。」數年前民進黨大老張俊宏曾告訴我一個故事,他參加朋友的喪事,平時肅穆的死者卻請來電子花車,花車姑娘一開始脫,兒子即哭喊:「阿爸,你最愛看的脫衣舞……」舞孃衣物褪至胸前,女兒尖叫「快起來看啊,阿爸……」兒子泣不成聲,「過去阿爸看的只有半脫,這是全脫的。」另一個我親眼目睹的事實,一名台北縣道士,為亡者招魂,「這是你最愛的日本北海道、大阪城……巴黎艾菲爾鐵塔」,原來死者生愛旅行,六十多歲退休後,才走了幾個地方,一陣心臟病發作,不到七十歲就嗝屁了。道士拿著旅行圖樣當紙錢燒,紙灰空中飄呀飄,灰絮只能從墳頭落到墳尾……其實多數的人,都是等到臨死前,才來回顧兼總結人生……人類史上,即使是天才,也不得不死狀淒涼。達文西晚年勉強靠著法王法蘭斯瓦一世贊助,度過餘生。死的時候,達文西已因中風右手報廢不能作畫,他曾經質疑宗教,但臨死「只能渴望得知天主教的一切儀式」。俄國女皇凱薩琳,幫助俄國脫離黑暗統治,她四十歲的時候,放任親信「不小心」勒死國王丈夫,才成功篡奪皇位。不過晚年可慘了,國王丈夫的夢魘老牽扯著她,多數時刻她不敢閉眼睡覺,怕被自己的兒子所殺。最後皇室在莫斯科找了一位睜眼卻可沉睡的的女人,天天陪她,教她這手睜眼睡覺的功夫,才使她日子好過些。過了四十歲後,我成天想著這些遙遠的故事,有天份的、有權力的,慘。多數的人即使老到八十歲,都不願面對生命已至盡頭。死亡的陰暗,蒙蔽著人生的眼,呼喊著恐懼的因子,到墳場車票,不好買啊。卜洛克曾寫「八百萬種死法」,沒有一種我滿意。過了四十歲,屈指一算,我即知人生剩下的,不會比往前多,非大肆改革不可。若要破釜沉舟,非丟了我的意識形態不可。年輕的時候,我除了和不同的情人們鬼混外,全浸沉於「立場世界」。那個時候我是這麼教訓主張統獨休兵的同志,「你不是左派、不是右派,是左擁右抱派。」「你不是左派、不是右派,是見風轉舵派。」被我訓話的是包括今天極力擁抱本土拼音系統的教育部次長范巽綠。而過了四十,我第一個放棄的竟是意識形態,現在我什麼派都不信,只信甜點,若非得歸類什麼派,只願擁抱 Apple Pie,頂多加個檸檬派。坦白說,現今的我真心體驗,自創品牌很苦,俗氣對人生很重要。打鬥了體制半輩子,既使有些價值你不肯放棄,整個社會已瘋狂地舔舐權力者的腳趾。我沒本事當李敖,不要學施明德的慘路,不想活像六 0 年代嬉皮,全身髒兮兮,憤世嫉俗。反省之餘,寧可將下半人生典當給商品,就走遍世界「一百大」旅館吧。(節錄陳文茜 〈一百大旅館的死法〉)
4. 關於本文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作者所謂一百大旅館的死法,是希望此生尚未遊歷過的前一百大旅館,死後子孫能全數燒給她
(B)俄國女皇不敢睡覺的原因是怕她的國王丈夫入夢來報仇
(C)作者年輕的時候極具意識形態,堅守自己的立場,絕不左搖右擺
(D)現今的作者認為要走出自己人生的路,創意與休閒是必要的。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