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4. 電纜接頭處理的目的,係為控制
(A)電纜遮蔽體之電應力
(B)外層被覆之電應力
(C)電纜半導體之電應力
(D)電纜絕緣體內部之電應力。
(A)電纜遮蔽體之電應力
(B)外層被覆之電應力
(C)電纜半導體之電應力
(D)電纜絕緣體內部之電應力。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交連 PE 電力電纜正常運轉溫度 90℃,短路溫度為(A)250℃(B)150℃(C)100℃(D)130℃。
- 敷設電纜前後,電纜末端均應做好何種處理,以防止濕氣侵入電纜內部?(A)防劣化(B)防爆(C)防火(D)防水。
- 影響沃斯田鐵銲道寬深比之元素為(A)硫(B)錳(C)鉻(D)碳。
- 為了使銲口組合正確,銲接後較不易變形,所採取的措施稱為(A)斷續銲接(B)電阻銲(C)間隔銲(D)假銲(暫銲)。
- 在正投影圖中,其畫面稱為(A)投影線(B)垂直線(C)投影面(D)水平線。
- 銲道之殘留應力是因_____ 所引起的。(A)銲濺物(B)留在銲道內的碳渣(C)熱脹冷縮(D)氣孔
- 地下配電系統,主幹線以不直接供應多少以下之高壓用戶負載為原則?(A)150A(B)50A(C)100A(D)200A。
- 開挖土方時為避免邊坡崩陷滑移應採取措施為(A)加強地下水位(B)增加開挖土方體積(C)加強擋土設備(D)減少開挖土方體積。
- 下列電纜接頭具有活電及有負載或無負載之情形下,可切開或投入之性能者為(A)600A 肘型端頭(B)屋內終端接頭(C)200A 肘型端頭(D)屋外終端接頭。
- 形成搭疊的原因是(A)銲速太快(B)銲線太小(C)電弧太短(D)電流太小前進速度慢。
內容推薦
- 台灣西部海岸曾發生的綠牡蠣事件是與下列何種物質污染水體有關?(A)汞(B)鎘(C)銅(D)磷。
- 金屬材料在常溫塑性加工後,通常其硬度(A)增加(B)相同(C)減少(D)無關。
- 屋外基礎應為密閉型,未穿線之管口應加封塞,預留基礎之電纜溝應(A)加木板覆蓋(B)加鋼板覆蓋(C)加水泥蓋板覆蓋(D)加塑膠板覆蓋。
- 銲道表面外觀不良原因之一是(A)銲接電流過大(B)銲縫間隙太小(C)母材溫度不夠(D)開槽角度太小。
- 如下圖所示,迴路如要控制油壓缸活塞桿以一般迴路方式前進,則需控制哪兩個電磁閥激磁? (A)S1(B)S3(C)S2(D)S4。
- 使用鑽孔機時,不應使用下列何護具?(A)棉紗手套(B)耳塞(C)防塵口罩(D)護目鏡。
- 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等,因含有哪一種重金屬,可能對清潔隊員造成傷害,應與一般垃圾分開處理?(A)鉛(B)汞(C)鎘(D)鐵。
- 尺寸標註應標示於最能顯示其(A)距離(B)大小(C)形狀(D)長度 的視圖上。
- 額定容量 50kVA 單相變壓器乙具,若一次額定電壓為 6600V 時,則其一次額定電流約為(A)3A(B)3A(C)5A(D)6A。
- 4kV 配電系統採用 15kV 級交連 PE 電纜,其出廠試驗之 BIL 約為(A)60kV(B)110kV(C)15kV(D)90kV。
- 不會發生偏弧現象的電銲機是(A)馬達發電機型(B)直流電銲機(C)交流電銲機(D)整流器型。
- 第一角投影法,俯側視圖是繪在前視圖的(A)右(B)左(C)下(D)上 方。
- 在長銲道的銲件中殘留應力較大的熔填順序是(A)後退式(B)間跳式(C)前進式(D)交互式
- 通過 C 類薄管檢定者,其適任工作的外徑範圍為(A)38 公厘以上(B)0 公厘以上(C)23 公厘以上(D)5 公厘以上。
- 稱為 H 形槽的是(A)雙 U 槽(B)雙 J 槽(C)單 J 槽(D)斜形槽。
- 6 吋管路之通管試驗用鍍鋅鑄鐵或木質試通棒,其規範為(A)150ψ×150mm(B)114ψ×114mm(C)140ψ×125mm(D)70ψ×75mm。
- 複選題:電纜拖車使用前除須檢視輪胎氣壓是否足夠外,下列哪些設備須一併檢視?(A)氣壓系統(B)刹車系統(C)操作系統(D)燈號系統。
- 屋內配電場所預埋管,上下左右之各管間隔,下列何者為錯誤?(A)150 公厘(B)140 公厘(C)130 公厘(D)160 公厘。
- 氬銲時需要較長時間起銲才能熔化的材料是(A)鐵(B)不銹鋼(C)鋁(D)鈦。
- 鋁板試板厚度為(A)2 公厘(B)2 公厘(C)0 公厘(D)5 公厘。
- 後熱處理之理由是(A)提高硬度(B)減少氣孔(C)減少內應力(D)使合金均勻。
- 板厚為 30 公厘對接時,為減少變形,理想之開槽型式應為(A) I 型(B)X 型(C)V 型(D)J 型。
- 開槽 形式此表示(A)方形槽(B)角銲(C)V 形槽(D)單 J 槽。
- 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外部引導,內部排泄(B)內部引導,外部排泄(C)為引導操作止回閥(D)外部引導,外部排泄。
- 銲接電流過大時易產生之缺陷是(A)搭疊(B)燒穿(C)銲濺物變少(D)滲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