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9. 假設兩元件方形天線的其中一個元件作為反射器,迴圈如何配置才可以成為定向天線?。
(A) 透過一個平衡-不平衡轉換器輸入訊號到驅動元件(driven element)
(B) 驅動元件(driven element)中一定要在饋電點反向加上一個開放回路
(C) 反射器的長度大概比驅動元件(driven element)短百分之五
(D) 反射器的長度大概比驅動元件(driven element)長百分之五
(A) 透過一個平衡-不平衡轉換器輸入訊號到驅動元件(driven element)
(B) 驅動元件(driven element)中一定要在饋電點反向加上一個開放回路
(C) 反射器的長度大概比驅動元件(driven element)短百分之五
(D) 反射器的長度大概比驅動元件(driven element)長百分之五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1關於三元件、單頻段八木天線的敘述何者為真?(A) 反射器通常是最長的天線元件(B) 引向器通常是最長的天線元件(C) 反射器通常是最短的天線元件(D) 所有的天線元件必須要是相同長度
- 1在導體平面內自由空間中的偶極天線的輻射場型是什麼?(A) 與天線成直角以八字型輻射(B) 在天線兩端各以八字型輻射(C) 以圓形輻射(全向性輻射)(D) 在天線的其中一端有兩瓣輻射波,在另一
- 1天線高度如何影響水平偶極高頻天線的水平(方位)輻射場型?(A) 如果天線太高,輻射場型不可預測(B) 天線高度與輻射場型無關(C) 若天線高度低於1/2波長高,水平(方位)輻射場型幾乎是全向
- 1當接地面天線的輻射方向從水平變成向下傾斜時,該天線的饋電點阻抗數值會如何變化?(A) 減少(B) 增加(C) 不變(D) 在向下傾斜45度角的饋電點阻抗數值最大
- 1八木天線的驅動元件(driven element)的長度大概是多少?(A) 1/4 波長(B) 1/2 波長(C) 3/4 波長(D) 1 波長
- 15 百萬赫 1/4 波長的垂直天線的線材長度大概是多少?(A) 44 公尺(B) 35 公尺(C) 88 公尺(D) 4 公尺
- 550 百萬赫的半波偶極天線的線材長度大概是多少?(A) 8 公尺(B) 6 公尺(C) 93 公尺(D) 16 公尺
- 下列何者是常用來將 1/4 波長接地面垂直天線的饋點阻抗調整到約 50歐姆的方法?(A) 輻射方向向上傾斜(B) 輻射方向向下傾斜(C) 延長輻射方向(D) 短縮輻射方向
- 下列哪一項能增加八木天線的頻寬?(A) 更大直徑的天線元件(B) 更短的天線元件間距(C) 感應線圈與天線元件串聯(D) 錐形直徑的天線元件
- 1在傳輸線訊號輸入端量測的駐波比對傳輸線損失的影響是什麼?(A) 傳輸線損失越高,駐波比讀數越低(B) 傳輸線損失越高,駐波比讀數越高(C) 傳輸線損失越高,駐波比讀數越準確(D) 傳輸線損失
內容推薦
- 1對八木天線來說「前後比」的意思是什麼?(A) 引向器跟反射器的數量比(B) 關於驅動元件(driven element)與反射器和引向器的相對位置(C) 主要波瓣輻射功率與正好相反方向輻射功
- 1接地面垂直天線系統的輻射線應該安置於何處?(A) 地面上越高越好(B) 與天線元件平行(C) 放在地表或是埋入地下幾公分的深度(D) 放在天線中央
- 1將 1/2 波長偶極天線的饋電點從中間往端點移動,饋電點阻抗的變化是什麼?(A) 持續增加(B) 持續減少(C) 離端點1/8波長時阻抗達到最高值(D) 不受饋電點位置影響
- 1將 1/2 波長偶極天線的高度降低到離地 1/4 波長以下的時候,饋電點阻抗的變化是什麼?(A) 持續增加(B) 持續減少(C) 在天線離地1/8波長高時達到最高值(D) 不受天線高度影響
- 1對指向性天線來說,主波瓣是什麼意思?(A) 最大垂直輻射角度值(B) 在輻射天線元件中的最大電流點(C) 在輻射天線元件中最高電壓的駐波點(D) 天線最強輻射場強的方向
- 1垂直間隔半個波長的兩支三元件水平極化八木天線與一支三元件八木天線的增益比為何?(A) 大概高 5 dB(B) 大概高 3 dB(C) 大概高 6 dB(D) 大概高 9 dB
- 1調整下列哪一個八木天線設計的值,可以用來優化前向增益、前後比或駐波比?(A) 龍骨(boom)的物理長度(B) 龍骨(boom)上的天線元件數量(C) 龍骨(boom)上每個天線元件的間距(
- ( )楚北捷從鄉下到臺北工作後,發現「鄉村社區」與「都市社區」有很大的不同,於是做了下列比較表格,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B)(C)(D)
- 1與垂直極化高頻天線相比,下列何者是水平極化天線的優勢?(A) 較低的地面反射損失(B) 較低的饋電點損失(C) 較短的輻射方向(D) 較低的輻射阻力
- 1伽馬(gamma)匹配用在八木天線上的目的是什麼?(A) 為匹配相對低的饋電點阻抗到50 歐姆(B) 為匹配相對高的饋電點阻抗到50 歐姆(C) 為增加前後比(D) 為增加主波瓣增益
- 下列何種測量不屬於應用測量?(A)地籍測量(B)工程測量(C)都市計畫測量(D)基本測量。
- 1使用伽馬(gamma)匹配來匹配八木天線與 50 歐姆同軸饋線的優點是什麼?(A) 天線元件不需與龍骨(boom)絕緣(B) 不須電感器或電容器(C) 用來匹配多頻段天線(D) 以上皆是
- 1二元件方形天線跟三元件八木天線的前向增益相比為何?(A) 最多差約2/3(B) 大概相同(C) 最多差5倍(D) 最多差2倍
- 1方形天線的每一邊的驅動元件(driven element)的天線長是多少?(A) 1/4 波長(B) 1/2 波長(C) 3/4 波長(D) 1 波長
- 1方形天線的每一邊的反射器長度是多少?(A) 稍微少於 1/4 波長(B) 稍微多於 1/4 波長(C) 稍微少於 1/2 波長(D) 稍微多於 1/2 波長
- 1二元件三角形定向天線與二元件方形天線的增益相比為何?(A) 高於3 dB(B) 低於3 dB(C) 高於54 dB(D) 大致相同
- 1對稱三角形天線的每一邊天線長是多少?(A) 1/4 波長(B) 1/3 波長(C) 1/2 波長(D) 2/3 波長
- 1同一天線增益值 dBi 跟 dBd 相比較?(A) dBi 增益值比 dBd 低 15 dB(B) dBi 增益值比 dBd 高 15 dB(C) dBi 增益值跟 dBd 增益值開
- 1當任何形狀的方形天線的饋電點從頂部或底部的中點移動到任意一側的中點時,會發生什麼?(A) 輻射訊號的極化從水平變成垂直(B) 輻射訊號的極化從垂直變成水平(C) 極化狀況不變(D) 輻射訊號
- 1有關天線的 NVIS 是什麼意思?(A) 接近垂直電感系統(B) 非變動指示駐波比(C) 非變動平滑阻抗(D) 近垂直入射天波
- 下列何者為 NVIS 天線的優勢?(A) 工作電臺間以低垂直角度輻射,通聯可達數千公里(B) 工作電臺間以高垂直角度輻射,通聯可達數百公里(C) 高前向增益(D) 以上皆是
- 1有關天線增益值的 dBi 跟 dBd 是什麼意思?(A) dBi 用來表示等向性天線增益, dBd 則用在表示偶極天線增益(B) dBi 用來表示電離層反射天線增益, dBd 用在表示耗損型
- 1NVIS 天線通常會安裝在離地多少高度?(A) 儘可能接近 1/2 波長(B) 儘可能接近一個波長(C) 只要明顯高過1/2波長就好(D) 在1/10跟1/4波長之間
- 1使用天線陷波的主要目的是什麼?(A) 以達成多頻段操作(B) 使具帶拒混附頻率(C) 提供平衡的饋電點阻抗(D) 防止帶外操作
- 1垂直堆疊水平極化八木天線的優勢是什麼?(A) 可以快速選擇垂直或水平極化(B) 可以同時達成垂直及水平極化(C) 窄化主輻射波瓣的方位角(D) 窄化主輻射波瓣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