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⑵ 建構效度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30137
統計:A(14),B(1),C(92),D(25),E(0)
內容推薦
- 47 我國目前課徵的貨物稅屬於:(A)選擇性財產稅 (B)一般銷售稅 (C)選擇性銷售稅 (D)加值稅
- 41 假設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廠商,每生產一單位產出都會製造 5 元的外部成本,為能使產出達到效率水準:(A)應給與此廠商每單位 5 元之矯正補貼 (B)應對此廠商徵收每單位 5 元之矯正稅(C)應對此廠
- 46 在林達爾均衡(Lindahl equilibrium)狀態下:(A)每個人的公共財邊際利益皆等於公共財的邊際社會成本(B)每個人分攤的單位公共財成本與個人由公共財取得的利益無關(C)所有人的公共
- 40 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主張的租稅課徵原則當中,平等原則所強調的是考量:(A)受益程度的比例課稅原則 (B)納稅能力的累進課稅原則(C)納稅能力的比例課稅原則 (D)絕對公平的定額課稅
- 39 將目前對某商品所課徵的從價銷售稅稅率,由原本的 5% 降低為 5%,將使此租稅課徵所引發的超額負擔:(A)降低成為原本超額負擔的 50%(B)比原本的超額負擔提高 50%(C)降低成為原本超
- 有兩组樣本,樣本P(N=20,SD=10)*^Q(N= 5,SD = 20)。試問,兩组樣本之合併變異數(pooled variance)_?(A)會比較接近10(B)會比較接近20(C)會比較接
- 29 稅法上所規定的納稅義務人為:(A)法定歸宿 (B)租稅實際負擔者 (C)經濟歸宿 (D)絕對歸宿
- 38 如果私有財由政府免費提供的話,則:(A)私有財就變成公共財,因為每個人就無限制的消費且無人會被排除消費(B)此一財貨將發生消費不足的情況,因為邊際利益等於零(C)此一財貨將被過度消費直到邊際利益
- 28 課徵概括性財產稅(財富稅):(A)如果儲蓄(資金供給)的利率彈性為零,將使得市場利率提高(B)如果儲蓄(資金供給)的利率彈性為零,將降低儲蓄者的所得(C)如果儲蓄(資金供給)的利率彈性為正,將不
- 19 在封閉體系的凱因斯模型中,邊際消費傾向為 0.8,則政府稅收淨額之乘數為何?(A)-5 (B)-4 (C) 4 (D) 5
內容推薦
- 48 當某一財貨的產出水準處於效率狀態,則此財貨之:(A)平均社會利益等於平均社會成本(B)總社會利益等於總社會成本(C)邊際社會利益大於邊際社會成本(D)邊際社會利益等於邊際社會成本
- 43 在進行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時,不應納入下列那一種型態的成本或效益:(A)間接的成本或效益(B)直接的成本或效率(C)無形的成本或效益(D)金融的成本或效益
- ⑶ 嫌惡條件化(aversive conditioning)
- 49 政府透過公營事業提供民眾財貨(勞務)的收費方式採用兩部定價法(two-part tariff pricing scheme):(A)可以兼顧固定成本的分攤以及達成配置效率的邊際成本定價(B)可以
- 44 目前我國所課徵的稅目中,下列何者具有指定用途稅的性質?(A)加值型營業稅 (B)金融保險業營業稅 (C)貨物稅 (D)地價稅
- 三、舉例說明社會學習理論中的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或替代學習(vicariouslearning)的意涵,以及工作場所中有那些現象和社會學習理論有關?(20 分)
- ⑵若同時用自陳量表及投射測驗測量成就動機但是得到結果卻是矛盾時要如何解釋?(10 分)
- ⑷ 反應隨因(response contingency)
- 45 我國的吉尼係數在 1980 年為 0.278,在 2010 年則為 0.342,上述變化表示,在這段期間內:(A)我國的中位所得由平均所得的 8% 提高到平均所得的 2%(B)我國的
- ⑵「注意力缺陷症(ADD)」與「自閉症(Autism)」的差異。(10 分)
- 二、請說明睡眠週期各個階段的腦波變化及其功能。(20 分)
- 50 純粹公共財的無敵對性(non-rivalry)指的是:(A)生產額外一單位公共財的邊際成本為零 (B)允許額外一人消費公共財的邊際成本為零(C)生產公共財的平均成本為固定常數 (D)公共財的生產
- 四、在二十一世紀中生活,常會遇到許多的壓力,當人知覺到威脅時,會產生那些生理反應及心理反應,你知道有那些因應壓力的方法?(20 分)
- 二、請由「Lazarus 的認知評估(appraisal)、再評估(reappraisal)」及「社會情緒支持、訊息支持」的觀點說明你準備此次高考的經驗?(20 分)
- 三、請說明何謂社會恐懼症?由行為論的觀點說明它可能形成的原因及治療策略。(20 分)
- ⑵舌尖現象(the TOT phenomenon)
- 四、請依據維高斯基(Lev Vygotsky)的鷹架理論說明認知發展的歷程。(10 分)並請說明其論點與皮亞傑認知發展歷程的相同及相異之處。(10 分)
- ⑶普立麥原則(Premack's principle)
- 五、由艾力克森(Erikson)的發展階段概念說明青春期及老年期的發展課題,如何才可能達成此課題,以及若未達成的可能後果為如何?(20 分)
- ⑵形塑機制(請列舉五項)
- ⑷月暈作用(halo effect)
- 三、請說明:⑴嚴重憂鬱症與躁鬱症的差異。(10 分)
- 五、在團體歷程的研究中,常會提到的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是一種什麼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那些事情和社會助長的理論有關?社會助長對我們什麼行為是有幫助的?對我們的什麼行為可能
- 四、「佛洛依德夢的解析論點」與「哈伯森等人的活化-整合夢的假說(activation –synthesis hypothesis)」最主要的差異是什麼?(20 分)
- 二、何謂「系統敏感遞減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請問如何使用系統敏感遞減法來治療一個患有「懼蛇恐懼症」的人?(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