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以下是〈孔子的為人〉的文意測驗,選出釋義正確的選項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言志,夫子對子路之言哂之」—是因為子路說要為國以禮,但 出言卻毫不謙讓
(B)「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曾皙有看破紅塵、清心寡欲、企慕隱者之意
(C)冉求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其後孔子說:「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孔子認為冉求所說的面積太小,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國家
(D)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其原因在於:仁者得天庇佑,必能遠離意外厄運,所以不必憂慮;智者智商高人一等,自然不易產生疑惑;勇者遇事血氣益壯,故能無所畏懼
(E)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可見孔子對於不合道義圖得的富貴無所動心

參考答案

答案:A,E
難度:適中0.5
統計:A(1),B(0),C(1),D(2),E(2)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