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或者咎秦穆與晉俱圍鄭,反背晉而戍之。吾謂是固秦穆之罪,然其禍源正不在是。一室之人,同盤而食,辛甘酸鹹猶雜然而不齊,況二國並立,形異勢異,利異害異,秦穆乃以秦徇晉,無役不會,無盟不同,挾未報之德,矯情屈意,反若受役於晉者,是安可久也?釁隙不發於今,必發於後。燭之武之說,三大夫之戍,特釁隙之跡,而非其端也。(節錄自呂祖謙《東萊左氏博議》)
依據上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A)秦晉交惡的禍源在於秦穆公背信,且為鄭國戍守
(B)秦晉形勢利害各有不同,參與的盟會、戰役也不同
(C)秦穆公有恩於晉猶刻意討好晉國,是矯情之舉
(D)燭之武挑撥離間,是秦晉產生裂痕的主因
(E)秦晉交惡之始,起於晉惠公過河拆橋之事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282828
統計:A(17),B(25),C(28),D(12),E(9)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