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下圖7是地質年代與生物的對照示意圖,圖中線段代表該生物在地球生存的時間範圍(地質年代長度未按比例繪製) 。若已知某地層有始祖鳥的化石出土,那麼下列何者最有可能也同時出現在該地層?
(A)三葉蟲-銀杏-象
(B)銀杏-種子蕨-恐龍
(C)靈長類-銀杏-象
(D)恐龍-銀杏-象
(E)已刪除
(A)三葉蟲-銀杏-象
(B)銀杏-種子蕨-恐龍
(C)靈長類-銀杏-象
(D)恐龍-銀杏-象
(E)已刪除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題組】古生代的「代表生物」應該是 (A)ABC (B)DFI (C)EGH (D)ADH
- 目前大部分的科學家把生物分成五大界,右圖6即五界生物的演化樹狀圖。【題組】請問如果「藍腹鷴」被歸類到「丙」,那麼「金針花」應該歸類到 (A)甲 (B)乙 (C)丙 (D)丁 (E)已刪除
- 【題組】中生代的「代表生物」應該是 (A)ABC (B)DFI (C)EGH (D)ADH
- ⊙請依據下面短文的敘述回答下列4題 科學家把4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到現在粗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大雄坐時光機造訪了古代地球,並且帶回三個地質年代各三種代表生物:A.藻類;B.三葉蟲
- 【題組】在「寒武紀大爆發」前的地球上應該能找到 (A)A (B)D (C)E (D)G
- 怡君挖到三種鯨類化石:甲.流線體型的虎鯨;乙.體型類似鼬獾、爪間有蹼的游走鯨;丙.體型修長、後肢退化的械齒鯨。試問此三種鯨在地球上出現的先-後順序應該是 (A)乙-丙-甲 (B)乙-甲-丙 (
- 下列有關生物演化方向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構造由簡單演化為複雜 (B)由單細胞生物演化為多細胞生物(C)由水生生物演化出陸生生物 (D)由多數物種演化到少數物種
- 演化是生物隨環境變化不斷改變的過程,下列哪項敘述不屬於演化?(A)從古代馬到現代馬,腳趾數越來越少 (B)長頸鹿的脖子一代比一代長 (C)魚類演變成兩生類 (D)毛毛蟲變成蝴蝶
- 苗栗通宵鎮的白沙屯有貝殼化石山,其中扇貝化石和馬氏扣海膽化石位在同一岩層中。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化石山靠近海邊,大量的貝殼被海浪沖上岸而成化石 (B)扇貝和馬氏扣海膽的血緣關係親近(
- 根據「天擇說」,地球的生物之所以能留存到現在,最主要的原因是 (A)繁殖能力最強,數大便是美 (B)性狀最能適應環境的改變,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C)族群個體數眾多,以量取勝、競爭力強 (D)
內容推薦
- 【題組】承第33題,最有機會可以找到三葉蟲的化石的地層應該是 (A)甲地層 (B)乙地層 (C)丙地層 (D)甲乙丙三者皆可 (E)已刪除
- 某擺長為 0 公尺的單擺,將擺錘拉至與鉛直線夾60°角後靜止釋放,已知重力加速度 ,求當擺錘擺至最低點時的瞬時速率為多少公尺 / 秒?(A) (B) (C) (D) 10
- 如【圖 45】所示,在測站 B 對測點 A、C 做水平角量測,其量測記錄如下表,請問∠ABC 為: (A) 124° 10' 00" (B) 124° 10' 10
- 下圖為某地層剖面示意圖,甲、乙、丙分別為三個沉積地層,已知地層完整沒有翻轉變形。甲地層中有馬的骨骼,乙的地層中有恐龍的骨骼,丙的地層中有三葉蟲的化石,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可以在甲地層裡
- 已知圖9的檢索表中【題組】甲處以「脊椎的有無」來區分,而乙處則以「受精的場所」來區分;若A生物是寬尾鳳蝶,那麼B生物應為下列何者?(A)螞蟻 (B)巴西龜 (C)珊瑚 (D)台北樹蛙
- 已知氫離子的體積莫耳濃度 [ H+] 與 pH 值的關係為:若 pH=n,則 [ H+]=10-nM。今有鹽酸、硫酸與醋酸,其濃度、體積、[ H+] 和 pH 值如下表,表中數據 P、Q、 R、
- 一棒形磁鐵的磁力線如圖八所示,則關於磁鐵的磁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是S極,乙是N極(B)甲是N極,乙是S極(C)甲是N或S極皆有可能(D)無法判定。
- ( )將硫酸溶液逐漸稀釋,其pH值與溶液體積(V)的關係,可用下列哪一個圖來表示?(A) (B) (C) (D)
- 科學家為了研究海港的地形,搭乘探測船前進,每隔 20 公尺以聲納發出超音波,並記錄測得回聲所需的時間,結果如下表所示,則下列哪一個圖可以代表此海港的地形?(聲音在水中的速率為 1500 m/s)
- 下列關於基因與遺傳的敘述,何者正確? (A)體細胞的突變能遺傳給子代 (B)遺傳性狀皆由單一基因所決定 (C)愛滋病寶寶是母親遺傳給胎兒的(D)以基因形 Aa 為例,A 與 a 互為等位基因。
- 蜜蜂的性別決定於卵是否受精,受精卵發育為雌蜂,未受精卵發育為雄蜂,若蜂后的染色體數目為30+XX,則雄蜂的染色體數目為(A)15+X (B) 30+XX (C) 15+0 (D) 30+XY 。
- 人類的紅綠色盲是一種基因位於 X 性染色體上的性聯遺傳,有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色盲性狀僅見於男性 (B) 色盲性狀在男性較常見 (C)色盲等位基因可由父親傳給兒子 (D) 父親色盲生下
- 【題組】承第35題,甲處還可以用 (A)胎生或卵生 (B)核胞核的有無 (C)細胞壁的有無 (D)粒線體的有無 來做區分
- H1N1病毒曾引發一次世界大戰後的A型流感,造成許多人死亡。下列有關「病毒」此種病原體的敘述,何者錯誤?(A)有蛋白質外殼,體內有遺傳物質 (B)外有細胞膜,內有細胞核和細胞質 (C)一定要在
- 下列關於藻類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不具細胞壁 (B)外觀皆為綠色 (C)有部分種類可食用 (D)都不能行光合作用
- 怡仁去動物園當志工,發現鳥園說明牌模糊不清,剩下資料如右圖10。若依照現有資料來判斷,大紅鶴的三處空白應該填入(A)鳥綱、鸛形目、朱鷺科 (B)鳥綱、紅鶴目、紅鶴科(C)鳥綱、紅鶴目、朱鷺科
- 「翡翠樹蛙」是臺灣特有種的兩生類,牠綠色的體色和生存的棲地環境非常相似,成為避免被天敵捕食的保護色。已知演化產生的機制可能包含有:甲.基因重組或突變導致的個體差異;乙.天擇;丙.人擇等三個因素
- 如果取四支透明的試管,裝2cc蒸餾水之後分別置入草履蟲、酵母菌、藍綠菌和大腸桿菌,然後密封放在自然環境下;請問哪一種生物最可能在試管內順利的生長與繁殖? (A)草履蟲 (B)酵母菌 (C)藍綠
- 騾是由母馬和公驢以人工方法交配所產生的後代,兼具有馬的速度和驢的耐力,但因為染色體不成對而沒有生殖能力;由此我們知道 (A)騾、馬、驢三者不同種 (B)馬、驢同種但騾不同 (C)騾、馬同種但驢
- 根據化石紀錄來推測,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應該出現在 (A)46億年前 (B)38億年前 (C)6億年前 (D)200萬年前
- 岳澤收集到甲、乙、丙、丁四種菊石,已知甲和乙同屬,乙和丙同目不同科,丙和丁同科;那麼甲和丁的關係應該是(A)同目 (B)同科 (C)同屬 (D)同種
- ⊙添評在清水岩收集到甲、乙、丙、丁、戊、己等六種甲蟲,並畫了一個簡易檢索表如圖11;後來朝欽在校園裡又抓到一隻甲蟲如圖12【題組】請問圖11中根據「體表有無斑點」當作分類依據的是(A)A (B
- 【題組】承第45題,根據這個檢索表,圖12這隻甲蟲和下列何者親緣關係最接近? (A)甲 (B)丁 (C)戊 (D)己
- 因氯分子有劇毒,實驗後必須如何處理才能減少溶液中氯分子的含量,以免造成環境的污染?(氯水的反應式為 Cl2+H2O⇌ H++Cl-+HClO )(A)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B)加入適量的食鹽
- * 鐮刀形貧血症是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由於等位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紅血球扭曲成鐮刀形,使攜氧量降低、嚴重貧血。然而瘧原蟲(原生動物類)無法在鐮刀形紅血球內寄生,患者反而因禍得福不會感染瘧疾,得以存活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