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以「極限強度設計法」設計撓曲構材時,混凝土壓力側最外緣之最大應變假設為:
(A)0.003
(B)0.03
(C)0.005
(D)0.05
(A)0.003
(B)0.03
(C)0.005
(D)0.05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5
統計:A(13),B(4),C(1),D(0),E(0)
內容推薦
- 二、請說明矯正機構收容之受刑人有那些基本權利?(25 分)
- 35 鋼筋混凝土方形柱斷面(柱主筋分布均勻),承受軸向壓力與雙向彎矩,可利用軸力、對 x 軸彎矩、對 y 軸彎矩等三軸座標系統,將強度值繪成「破壞包絡面(failure envelope)」。下列敘述
- 五、中山高速公路往南指標 166 公里處有一測速照相機,假設每部車的行駛速度是相互獨立的;是否被拍照到也是相互獨立。⑴若在某時段 A,每輛經過之車子「超速且被照到」之機率為 p。而共有 n 輛
- 李生進行細胞性質的實驗,他從兔子血液分離出紅血球,並將這些紅血球適量放入甲、乙、丙及丁四種溶液中,經一段時間後,分別從這四種溶液中取出紅血球,滴在載玻片上並加上蓋玻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是:甲
- 34 有關混凝土性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抗壓強度試驗中,加載速度愈快者,所得強度值愈小 (B)單位水泥量較少的混凝土,較不容易發生水化熱所導致之裂縫 (C)混凝土抗壓強度愈大者,中性化速度愈緩
- 五、空氣進入一噴嘴,入口壓力 250 kPa、溫度 747℃,速度 90 m/s,出口壓力為 80 kPa。假如其等熵效率(isentropic efficiency)為 90%,求⑴出口速度,⑵出口
- 二、假設 求一多項式 f(t) = ant n + an−1t n−1 + ....... + a1t + a0 使得 f(A) = 0 。 此處 f(A) = an An + an −1 An −
- ⑵承上題,某一有機朗肯循環 ORC,採用工作流體 R245fa,其機體溫度控制在108℃、壓力控制在 5 MPa,ORC 之熱效率可達到 16%,若將此系統裝置於上述之柴油發電機,透過熱
- 33 下列那一項不是鋼筋混凝土梁韌性設計應考量之項目?f c' + 100 (A)拉力鋼筋比 ρ 不得大於 ,亦不得大於 0.025 4 fy (B)鋼筋之極限強度記為 fu、降伏強度 fy
- ⑶柴油引擎與汽油引擎之熱效率,何者較高?其原因為何?(10 分)
內容推薦
- 工作者用於檢查工件之尺寸是否合於規定之量規係指(A)檢驗(B)標準(C)校對(D)工作 量規。
- ⑸嚴為分界(Strict Segregation)(5 分)
- 二、自 1974 年美國學者馬丁森(Robert Martinson)發現:「除少數或獨特的案例外,矯治的努力對於再犯的降低並無顯著的成效。」而提出矯治「無效論」(NothingWorks)之說法後,
- 右列何者係屬於內孔用量規?(A)螺紋環(B)卡(C)錐度環(D)錐度塞 規。
- 下列有關伊波拉病毒之敘述,那些正確?①為 RNA 病毒②目前人類病例僅限於非洲③人類藉由生吃老鼠感染④為生物安全等級第四級病毒(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C)① ② ④ (D)② ④
- 銑床用夾具設計時(A)銑刀刀鋒方向應朝活動鉗顎(B)夾緊機構儘量採用多數鉗緊法(C)夾具一定能承受銑刀扭力與震動(D)銑削方法須配合工件形狀。
- 三、矯正機構的作業制度採行「自營作業制度」之種類內涵為何?試述明之。(25 分)
- 複選題工模與夾具對降低成本方面可以(A)造價便宜(B)減少不良品(C)無須品檢人員的人事費用(D)可用非技術工人代替技術工人。
- 組合型本體(A)適合大型工件加工(B)不宜大量生產和長期使用(C)比焊接型本體製造容易(D)不宜用於鑄造粗胚件加工。
- 定位須注意(A)不因振動而位移、脫落(B)安裝後無法由外部確認定位部分(C)安裝固定後無須拆卸(D)不受切屑或垃圾影響。
- 已知空間中兩相交直線,,試求(1)L1與L2的交點坐標。(5分)
- 四、解釋名詞:⑴接收調查監獄(Rece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Prison)(5 分)
- 工模與夾具對確保產品品質方面能(A)獲得所需之加工精度(B)製造少量多樣之產品(C)使產品具互換性(D)使產品具特殊性。
- 檢驗夾具為減少產生誤差應考慮(A)夾持方式(B)鎖緊方法(C)製造公差(D)幾何公差。
- 鑽模導套使用之材料為(A)工具鋼(B)高碳鋼(C)滲碳鋼(D)鎢鋼。
- 車床用夾具應(A)有足夠剛性及重量(B)容易拆卸(C)工作中容易清除鐵屑(D)製作精密與美觀。
- 鑄造型夾具本體適合(A)量多之產品(B)體積較小之產品(C)夾具使用時間較短(D)精度要求嚴格之產品。
- 工模與夾具可以(A)提高機械之加工能力與容量(B)提高機械之靈活應用與工作範圍(C)使操作人員技術能力提升(D)讓產品更多樣化。
- 鑽模導套設計(A)長度約為內徑的 5~2 倍(B)導套嵌入模板後須保持平整(C)導套下端須緊貼工件(D)導套內徑公差為餘隙配合。
- 限規(A)具備工件最大尺寸(B)具備工件最小尺寸(C)用於機械加工中之檢驗(D)用於少量多樣生產時能節省時間。
- 工模與夾具之夾緊方法為(A)凸輪(B)螺絲(C)壓板(D)磁力吸盤。
- 選擇基準面的原則為何?(A)較小的平面(B)寬闊的平面(C)較長的平面(D)較容易加工之平面。
- 對塞規的敘述何者正確(A)通過端製作時需考慮製造公差及磨耗公差(B)製造公差選擇數據愈小愈好(C)製造公差一般取被檢驗公差之 1/5~1/10(D)不通過端製作時也需考慮磨耗公差。
- 三點支撐之優點(A)工件安裝較平面支撐簡單(B)容易確認工件安裝正確(C)工件安裝平穩不會有搖晃現象(D)工件表面不平滑也不會產生支撐間隙。
- 樣柱(A)用於檢驗孔加工之深度(B)通過端與不通過端等長(C)有單頭樣柱與雙頭樣柱(D)用於檢驗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