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6. 運送人或保管人,於所運送或保管之物,因何種關係而具有保險利益
(A) 財產權
(B) 有效契約
(C) 法律賠償責任
(D) 代理關係。
(A) 財產權
(B) 有效契約
(C) 法律賠償責任
(D) 代理關係。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1),B(3),C(14),D(2),E(0)
內容推薦
- 受市場因素或經濟情況波動所致之損失不可保,係因 (A)凡過去損失經驗不佳,保險人不願承保 (B)有道德性危險 (C)損失程度無法明確界定,損失無法公平合理分攤 (D)損失可以預期,不合保險原則
- 可保危險所應具備之要件包括 (A)有足夠數量與同類品質之危險單位 (B)損失出於偶然 (C)損失明確而能測定之危險 (D)以上皆是。
- 保險業與一般之生產及銷售事業,在經營上最大的不同在於 (A)行銷方式 (B)管理模式 (C)主要營業成本,即保險賠款,無法於事先預知 (D)會計制度。
- 下列何種危險屬於不可保危險 (A)被保險人故意行為 (B)股價漲跌 (C)投機性危險 (D)以上皆是。
- 纜線接上連接器等元件造成阻抗不匹配,使得傳輸訊號衰減,稱之為何?(A)近端串音(B)遠端串音(C)回授損失(D)插入損失。
- 用2的補數法表示-115應為下列何者?(A) 10001100 (B) 10001101 (C) 10110011 (D)10110100。
- 保險具有促使被保險人預防損失之功能,如能妥善採行,具有下列何種效益 (A)減少保險賠款 (B)降低保險費率 (C)降低社會成本 (D)以上皆是。
- 對被保險人之敘述何者正確? (A)要保人亦得為被保險人 (B)財產保險指該財產(保險標的)所有權人 (C)人身保險指以其生命或身體為保險標的 (D)以上皆是。
- 應變計(strain gauage,SG)可用來檢測下列何者的變化?(A)壓力(B)電壓(C)電流(D)頻率。
- RLC串聯電路中R=l0Ω、XL=l0Ω、XC=20Ω,跨接於100V之交流電源,若電源頻率連續提高,則電路電流之變化為何?(A)連續變大(B)連續變小(C)先變大,後變小(D)先變小,後變大。
內容推薦
- 10超額保險係指 (A) 保險金額等於保險價額 (B) 保險金額小於保險價額 (C) 保險金額大於保險價額 (D)以上皆非。
- 何者為表達最大誠信原則之方式 (A) 通知義務 (B) 施救義務 (C) 告知義務 (D) 設立猶豫期間。
- 下列何種保險,財產保險業不得經營 (A)傷害保險 (B)責任保險 (C)保證保險 (D)年金保險。
- 1火災保險契約之轉讓須經保險人書面同意,因該種保險契約屬於 (A) 補償契約 (B) 對人契約 (C) 附合契約 (D) 附條件契約。
- 1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對於保險標的無保險利益者,對保險契約有下列何種影響 (A) 契約失效 (B) 保險人得解除契約 (C) 保險人得撤銷契約 (D) 保險人得終止契約。
- 財產保險,可承保戰爭危險者為 (A)火災保險 (B)責任保險 (C)海上保險 (D)汽車保險。
- 1在下列與房屋有關之關係人中,何者對房屋可能具有保險利益 (A)所有權人 (B) 抵押權人 (C) 承租人(D) 以上皆是。
- 1保險標的之重置成本係指其 (A) 原始取得成本 (B) 在估計價值之當時的重新購置成本 (C) 零售價格(D) 以上皆是。
- 1海上貨物保險之保險契約得以背書方式,轉讓予保險標的物之受讓人,因海上貨物保險 (A) 屬於對人契約 (B) 損失經驗較佳 (C) 較不受道德性與怠忽性危險因素之影響 (D) 以上皆非。
- 政策保險係以實施特定之國家政策為目的之保險,以下何者為非政策性保險 (A)社會保險 (B)輸出保險 (C)商業火險 (D)農業保險。24
- 訂立契約時,要保人應對之為據實說明的是: (A) 保險人的口頭詢問 (B) 保險人的書面詢問 (C) 以上皆是 (D) 以上皆非。
- 1訂約時保險標的之價值未事先約定,而於契約中載明須至損失發生時,按保險事故發生時之實際價值計算賠償金額之契約稱為: (A) 定值保險契約 (B) 變額保險契約 (C) 不定值保險契約 (D)
- 1要保人以同一保險利益,同一保險事故,與數個保險人分別訂立數個保險契約,構成 (A) 超額保險 (B) 足額保險 (C) 再保險 (D) 複保險。
- 1惡意複保險契約之效力為 (A) 無效 (B) 解除 (C) 終止 (D) 以上皆非。
- 10超額保險契約,無詐欺情事者,其契約在 (A) 保險金額額度內 (B) 保險標的價值內 (C)損失金額額度內(D) 以上皆非 有效。
- 訂立契約時,要保人對於保險人之「口頭」詢問未據實說明者,則: (A) 保險契約無效 (B) 保險法無特殊規定 (C) 保險人得解除契約 (D) 保險人得依保險法請求損害賠償。
- 保險契約訂立時,保險標的之危險已發生,但為雙方當事人所不知,則保險契約: (A) 無效 (B)有效 (C) 得解除 (D) 得撤銷。
- 1善意之複保險,各有效保險契約之總保險金額超過保險標的之可保價值時,除另有約定外,各保險人應如何負擔賠償責任 (A) 保險契約無效 (B) 在可保價值範圍內,按個別契約之保險金額比例負分攤之責
- 1要保人意圖不當得利而投保複保險者,保險契約應 (A) 失效 (B) 解除 (C) 終止 (D) 無效。
- 訂約時,僅要保人知危險發生者,而保險人不受拘束時: (A) 保險人不得請求償還費用,亦不得請求已收受之保險費 (B) 保險人得請求償還費用,亦無須返還已收受之保險費 (C) 保險人不得請求償還
- 要保人違反保險法第 64 條據實說明義務者,則: (A) 保險人須於知有解除原因後一個月內解除契約 (B)保險人須於契約訂立後二年內解除契約 (C) 保險人於危險發生後亦得解除契約 (D) 以
- 1不足額保險係指 (A) 保險金額大於保險標的可保價值 (B) 保險金額小於保險標的可保價值 (C) 保險金額小於保險標的重置成本 (D) 以上皆非。
- 20以下敘述何者為錯誤 (A)保險人是保險契約之當事人 (B)保險人有負擔賠償之義務 (C)保險人是保險契約之輔助人 (D)保險人是經營保險事業之各種組織。
- 要保人故意不為真實之告知,致保險契約被解除時,保險費: (A) 可以返還 (B) 不可以返還 (C) 可返還一半 (D) 視個案而定。
- 10超額保險如係出於善意者,經當事人一方將超過價值之事實通知他方後 (A) 他方得解除契約 (B) 其保險費不變 (C) 其保險金額不變 (D) 保險金額按保險標的價值比例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