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四)2011年12月,8旬老翁王敬熙以螺絲起子釘死病妻案,高等法院合議庭原訂今天宣判,認為王敬熙殺妻是「一件悲劇」,擬減輕刑責並讓他交保,不料羈押在臺北看守所的王翁23日因心臟衰竭死亡,高等法院將在收到死亡證明書等資料後,判決公訴不受理結案。當初替王妻孫元平舉行追思會的新店浸信會袁台清牧師昨不願多談,只表示:「這是一場悲劇!」承審的高院合議庭庭長黃瑞華直陳,此案突顯我國老人長期照護制度不健全的盲點。 黃瑞華庭長指出,案發時,83歲的王敬熙有心臟病和高血壓,必須獨自負起照顧病妻的責任,因龐大壓力而犯案,值得同情。合議庭認為,一審雖以王符合自首要件、逾80歲犯案,2度給予減刑,但判9年仍過重,原本今天宣判將給予減刑,且讓他交保,不料發生憾事。2010年底,王翁不忍妻子孫元平久病纏身,被控用鐵鎚把螺絲起子釘入她頭顱致死,一審被判9年徒刑;王在高等法院審理時,表情痛苦說,他親手結束妻子生命,內心非常痛苦,請合議庭判他死刑。 據了解,王在看守所中,常主張「老年人可以決定安樂死是很好的事」。他認為,年輕人不知老人生活不便和痛苦,2010年9月,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妻子摔倒骨折,活得很苦,他每天都抱著妻子上廁所20幾次,毫無生活品質。臺北看守所指出,王翁罹患高血壓及心臟病,一直都住在北所病舍,上月因心臟病情惡化,住進板橋亞東醫院。2011年12月20日,病情再度惡化住進加護病房,抵達醫院就急著要求放棄急救,並透過親戚簽署同意書。23日上午,王翁在病房還跟戒護管理員聊天,半個小時後,管理員發現他舌頭外吐,醫護人員前來發現已無生命跡象。 2兒子將儘速回臺奔喪據了解,王敬熙夫妻育有2子,有3個孫子,兒孫都在美國。妻子孫元平年輕時在教會擔任華語教師工作,教授外籍傳道士國語及翻譯,王敬熙退伍後,在民間公司擔任高級工程師,位於臺北市文山區的故居,目前無人居住。北所表示,目前王家無人在臺灣,已透過王敬熙媳婦的親戚聯絡上兒子兩家人,2兒子表示將儘速回臺奔喪。
43. 安樂死是否合法化?目前仍為大多數國家爭論不休之議題。下列哪一項道德議題之爭論與安樂死之議題屬於同一類?
(A)虐待動物
(B)墮胎
(C)減少生產廢棄物
(D)在流通資訊的同時,不當揭露個人隱私資訊。
43. 安樂死是否合法化?目前仍為大多數國家爭論不休之議題。下列哪一項道德議題之爭論與安樂死之議題屬於同一類?
(A)虐待動物
(B)墮胎
(C)減少生產廢棄物
(D)在流通資訊的同時,不當揭露個人隱私資訊。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4
統計:A(1),B(21),C(0),D(3),E(0)
內容推薦
- 根據文章的內容,學者與宗教人士對基因篩檢技術憂心的理由何在? (A)基因篩檢技術的進步,是倫理道德喪失的主因 (B)救命寶寶藉篩檢技術產生,將引發商業的競爭(C)基因科技進步,挑戰個人獨
- 關於初民社會的特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生活依循神靈的旨意 (B)習俗、宗教等不受重視(C)非以家族為基本單位 (D)所有人皆應接受法律的規範。
- 二、兩個木塊,各自質量為 100 kg 及 300 kg,假設物體間之靜摩擦力係數皆是μS = 0.2,若欲使質量 300 kg 的木塊向右移動,則需施力 F 的大小若干?(20 分)
- 題旨中的安娜,所遭受的遭遇,最主要是衝擊到何項道德倫理的議題? (A)資訊倫理 (B)生命倫理(C)環境倫理 (D)專業倫理。
- 春節對於臺灣人來說是個重大節日,除了大年初二才可以回娘家的習俗外,關於在這段期間內有哪些禁忌或習俗,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A)初一吃團圓飯 (B)不可打掃(C)除夕烤肉 (D)初五猜燈
- 我國係屬於法治的國家,有關「法治的意義」,下列文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法律不是最高的生活準則 (B)統治者不受法律規範拘束(C)人治係依個人的意志治理 (D)現代法治主張為政在人。
- (三)、為了拯救罹患白血病的女兒凱特,莎拉和丈夫布萊恩決定藉由現代醫學技術,生出一個基因與凱特完美配對的小孩─安娜,擔任救命寶寶的角色。安娜自出生後,便不斷供應凱特血液、骨髓、白血球、幹細胞等,甚至還
- 除夕、大年初一定要在夫家吃團圓飯、不能回娘家的禁忌說明了傳統父權社會的觀念。請問:下列何者亦為父權社會下產生之「習俗」? (A)子女從父姓 (B)女性不得進入祭祀神壇 (C)男人三妻四
- 法規範階層理論將法規範體系分為三個層次,下列有關三層次間之關係何者正確? (A)法官所為之判決可以牴觸總統下的法律緊急命令 (B)下層之一般及個別規範均不得牴觸基本規範(C)在三階層中《憲法》
-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機關及人民,依法聲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由大法官依《憲法》的規範意旨,解釋下位階的法律內容是否牴觸《憲法》,以宣告違憲法律失效或要求檢討改進的方法來改變法律
內容推薦
-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時檢視教學成效與學生反應,以調整其教學法和課程內容。此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評鑑之概念?(A)形成性評鑑 (B)檔案式評鑑 (C)總結性評鑑 (D)後設性評鑑
- 林老師在教導學生有關政府組織的運作後,要求學生進行一項作業:「請為班上設計一個自治組織,說明此一組織包含哪些單位,並說明各單位的功能和運作方式。」 此作業之教學目標,屬於認知領域的哪一層次?(A)應用
- 黃老師發現此次社會課隨堂測驗的分數分布範圍很廣,下列哪一種分數最適宜代表該班學生的整體表現?(A)眾數 (B)中位數 (C)平均數 (D)標準差
- 某班學生進行語文能力測驗後,得知甲同學的Z分數為2,乙同學的T分數為60, 丙同學的Z分數為-2。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乙同學的語文能力測驗分數最高(B)甲同學的語文能力測驗分數最高(C)甲同
- 在一次六年級數學基本能力抽考中,教務處給六年八班方老師的資訊為「貴班數學 成績的T分數為50」。以下有關該資訊的描述,何者最為適切?(A)是全年級平均最低的 (B)是全年級平均最高的(C)原始平
- .實作評量常會因為評分者誤差而影響其信度與效度。下列哪一項不是評分者誤差的來源?(A)教師無法評量學生在真實情境下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B)教師為了方便,僅以一次評量結果充當學生的整體學習成就(C)教
- 根據雙向細目表命題,主要在確認試題的何種效度?(A)表面效度 (B)關聯效度 (C)預測效度 (D)內容效度
- 請參閱附圖作答: (A) 複製前置單據鈕(B) 複製單據鈕(C) 憑証列印鈕(D) 線上傳真鈕
- 命選擇題時,下列哪一種情形才會增加試題誘答的似真性?(A)以學生共同的錯誤觀念來做為誘答(B)讓各選項的內容描述盡量不一樣(C)正確的選項描述的長度要較長一些(D)誘答項的措詞要簡單、不複雜
- 下列何者是「標準參照測驗」(criterion-referenced test)的特性之一?(A)與其他學生的測驗表現進行比較(B)與教師設定的精熟標準進行比較(C)原始資料的測量分數之變異性較大(D
- 1骨係屬下列那類組織的一種?(A)上皮 (B)肌肉 (C)結締 (D)體液(液狀)
- 2 令向量函數F = [−y, x],曲線 C 為從(1, 0) 到(−1, 0) 的半圓,則線積分 之值為何?(A)3π /2 (B)π (C)3π/ 4 (D) 2π/ 3
- 教師命題時,若有教材內容相關聯性很高,教師在同一題中要測量多個相關聯的概念,下列哪一種題型最為合適?(A)選擇題 (B)填充題 (C)是非題 (D)配合題
- 小明月考常名列前茅,因此,級任老師雖未任教「藝術與人文」領域,但他仍認為小明在該領域也會表現優異。此種現象屬於下列何者?(A)邏輯謬誤 (B)月暈效應 (C)霍桑效應 (D)強亨利效應
- 教師想要了解學生程度,以便決定教學起點時,應該選擇下列何種評量?(A)預備性評量 (B)形成性評量(C)診斷性評量 (D)總結性評量
- ⑵試計算研判該流場為旋流或非旋流(Rotational or irrotational flow)?(10 分)
- 如果考試完後,全班多數的學生得分都偏低,則此種分配的型態是屬於哪一種?(A)矩形分配 (B)高狹峰分配 (C)正偏態分配 (D)負偏態分配。
- 「學生能積極參加學習活動」此屬於情意領域目標的哪一層次?(A)接受 (B)反應 (C)評價 (D)組織
- 19 離散隨機變數 X 與 Y 之 結 合 機 率 質 量 函 數 ( joint probability mass function ) 為 ,試求P(X +Y 3)?(A)1/9(B)2/9(C)
- 某班學生數學成績平均數是60,標準差為8,已知張生數學成績為72,若要將張生的成績轉換為平均數50,標準差為10的計分制度中,那張生應該會幾分?(A)55 (B)60 (C)65 (D)70。
- 下列有關測驗與評量的敘述,何者正確?(A)實作評量強調結構完整的問題(B)選擇題測驗易於測得分析與評鑑的能力(C)實作評量的結果可以預測實際情境的表現(D)標準化測驗在特定教育情境中能提供有效的解釋
- 二、有一直徑 0.2 m 之圓盤以 15 m/sec 速度往左移動(如圖所示)。直徑 20 mm 之水流以 35 m/sec 射向圓盤,圓盤中心有一小孔使射流直徑減為 10 mm,其餘水流則沿圓盤以
- 教師甄試時,每位考生面對三位評審委員,若希望每位委員評分對於組內考生錄取與否有相同的影響力。請問下列那個統計數量接近時,最能達成此一目標? (A)委員評分變異數 (B)組內的考生人數 (C)委員評分平
- 教師為了解教學成果或學生學習成就,選擇評量方式時,較無需考量下列哪一項因素? (A)學校文化 (B)教學目標 (C)特定的學習結果 (D)雙向細目表
- 下列何種資料是屬於比率尺度(ratio scale)?(A)身高(B)名次(C)溫度(D)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