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7)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雖非甲冑士,(9)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志若無東吳。
7
7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題組】表明行動和意圖、目的是相反的,不可能達到目的。
-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思君令
- ◎曾子曰:(),民德歸厚矣。
- 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 ﹞。
- 清初來過臺灣的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書中記載原住民一首歌:「今日歡會飲酒,明日及早捕鹿。回到社中,人人要得鹿。將鹿易銀完餉,餉完再來會飲。」這是指哪一族原住民的生活寫照? (A)平埔族 (B)泰
- ◎先世(),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題組】 8
- 西歐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國際政治的變化關係密切。根據你的判斷,從 1780 到 1840 年間,英國的經濟發展應當呈現哪一種趨勢?(A)1780 年先成長,1800 年後衰退,1820 年以後成長
- 日本明治維新中廢藩置縣政策的實質是:(A)調整國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據狀態(C)完善政府行政管理職能 (D)確立土地私有制。
- 三、配合題(33~42 題,每題 1 分;43~47 題,每題 2 分。答錯不倒扣)(一)《莊子》一書,巧妙地將奇特的想像與深刻的哲理融為一體,令人嚐來千滋百味。以下有關《莊子》的思想,請就參考選項,
- 況乎( 10 ),( 11 ),吏之( 12 )亦甚矣。【題組】10
內容推薦
- ◎ 年 月 日原本為關貿總協(GATT)經擴大而成的世界貿易經濟組織(WTO),其成立的目標有監督國際商務活動、仲裁國際商業糾紛、排除世界貿易障礙、要求開放市場以利商品流通
- 資料一:康熙四十八年(1709)諸羅縣政府發給「陳賴章墾號」墾照,由他們拓墾大佳臘地方,範圍涵蓋大部分的臺北盆地。資料二:雍正年間,開放已入臺灣之移民可以攜帶家眷來臺之申請。資料三:光緒元年沈葆
- 19 世紀的英國和法國比較,何者正確?(A)法國屢經革命暴動,英國則進行和平改革 (B)法國革命期間有野心家出而領導政權,英國則始終由國會領導改革 (C)法國的共和與帝制相交更迭,英國則始終為
- ( )觀察波浪與海岸的關係,以下何者會有沿岸流發生?(直線表示海岸,箭頭表示波浪前進方向) (A) (B) (C) (D)
- 48~50更正題:選出錯誤並更正(1)幕府時期之後,由於飲食逐漸西化,對肉、乳、蛋的需求增加,促使日本畜牧業的發展逐漸興盛,尤其以(2)酪農業最為發達,(3)近畿平原為其最大分布區。至於農業生產,因(
- (甲)臺灣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可能都是從東亞大陸經由相連的陸路傳進來的。(乙)臺灣史前文化最早出現在舊石器中期。(丙)臺灣島最早凸出海面的時間,大約是在2千多萬~6百多萬年前的造山運動。(丁)臺灣
- 【題組】戰國時齊人。長於思辯,倡九州說、五德終始說,為陰陽家的先驅。著書立說,名重諸侯,燕昭王曾師事之。
- .臺灣話文論戰肇始於1930年。□以基層弱勢族群的角度,強調文學應在新改革後,讓農工等基層族群閱讀及使用起來更方便。當時,引發正反兩方的文學論戰。請問:下列何者應為□所支持? (A)提倡皇民文學
- ◎詩云:戰戰兢兢,(),()。【題組】 13
- 關於清朝書院和進士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乾隆之前多為地方官吏所建,之後則多為地方鄉紳所建 (B)為了鼓勵臺人應考,清朝政府為臺人設有保障名額 (C)書院和進士的增加顯示臺灣的社會價值轉向
- 「這條約的簽訂改變中國與外國人之間的經商習慣和組織,開始了新的貿易制度,過去原本舉足輕重的行商遭到削弱。」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此條約是英法聯軍後簽訂的〈中英法北京條約〉(B)此後中
- 【題組】曾與蘇秦共師鬼谷子,後以「連橫」瓦解六國合縱。曾被懷疑偷楚相之璧,被掠笞數百下。
- (二)戰國中期正值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士」這一階層大量出現。彼時孟子正遊說各國,墨家門徒遍及天下,齊國「稷下之學」也正當鼎盛。是以奔走呼號為生民請命者有之,遊走各國謀取利祿者亦有之,而一般知識分子,
- 依林:「日治時期的殖民地文學呈現反殖民統治、反壓迫,表現出向異族抗爭,對民眾啟蒙的小說主題,如賴和《一桿秤子》、楊逵《送報伕》。」傑倫:「民國六十年代鄉土文學論戰後,鄉土文學日受重視,如黃春明《
- 伍、仿寫:10 %以下是現代詩人渡也 的<杜甫徵筆友>,以新詩的形式寫成一則誠徵筆友的啟事,饒富趣味。同時也言簡意賅地傳達了杜甫的的生平、胸襟、以及文學成就。請你依照答案卷提供的格式,仿造渡也這首新詩
- 【題組】魏國人,曾在魏中大夫須賈手下為門客。在出使齊國時,齊襄王贈之以金、牛、酒,因此受到魏相國魏齊的懷疑,魏齊令人將其笞擊幾乎致死,又丟進廁中,讓賓客酒後便溺之。後上書求見秦昭襄王,提出「遠交
- 二、多重選擇題 (每題 2 分 共 16 分) :近代中國與日本面對西方入侵,有類似的情況,二者的比較正確的是?(A)中國閉關自守的時間比日本早,結束時間也比較早(B)叩關中國的是英國,叩關日
- 賴和以「安都生」為筆名發表的《南國哀歌》中寫道:「所有的戰士都已死去,只殘存些婦女小兒,這天大的奇變,誰敢說是起於一時?人們最珍重莫如生命,未嘗有人敢自看輕,這一舉會使種族滅亡,在他們當然早就看
- 五、 作文(占 10 分)參加過雲門流浪者計畫的謝旺霖,在他大學畢業那年獨自踏上三個月,長達1500 公里的清貧旅行,他分享這趟旅行是重新認識自己的一個契機。謝旺霖有感而發地說:「嘗試用不同的角度看自
- 有一支軍隊對法國人民提出警告,謂「若敢動王室一根汗毛,則將巴黎夷為平地」,試問這句話的背景與影響為何?(A)這一支軍隊是英、俄聯軍,目的為鎮壓法國大革命(B)當時的法國採君主立憲政體,但國王被
- 2003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跳舞時代》紀錄有一個時期的臺灣,年輕男女隨著受到歐美及日本歌曲影響的流行歌節奏翩翩起舞,跳起華爾滋、探戈、狐步舞,追求他們嚮往的「維新世界,自由戀愛」。上文所敘述的最
- 【題組】(2) 對人類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深具信心,認為競爭可使價格降低,淘汰低能的生產者;故壟斷專賣、立法限價、保障低能企業之行為,均不能容忍。
- 十九世紀出現許多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學者和思想家分別提出各種改革主張,以糾正社會弊病、解決時代問題。請依下列思想特徵與其「應屬之派別」,以代號(A)~ (D)作適當配對:應屬之派別(A) 經濟自由主
- 19 世紀日耳曼與義大利在統一過程中頗多相似之處,下列何者正確?(A)皆以奧國為其統一最大障礙,故統一戰爭的第一仗都是對奧之戰(B)皆以北部為重心,往南部發展而完成統一(C)皆由一個邦國領導統
- 有關於美國獨立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的敘述,何者正確? (A)二者均發生於十八世紀,而前者的成功更加刺激歐洲的自由民主思想,引發日後法國大革命的發生 (B)革命的導火線均為財稅問題 (C)美國〈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