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 )承上題「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崎嶇不平,主要受哪一營力影響而產生?
(A)河水侵蝕
(B)風力侵蝕
(C)板塊擠壓
(D)冰河侵蝕。
(A)河水侵蝕
(B)風力侵蝕
(C)板塊擠壓
(D)冰河侵蝕。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中國產生沙塵暴的主要原因,可能為下列何者?(A)工業汙染 (B)夏季強風 (C)退田還林 (D)過度開墾
- ( )中國荒漠化的土地面積已經超過全國耕地面積,仍在持續不斷的擴大中。造成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甲)氣候乾燥 (乙)缺少植被 (丙)過度開發 (丁)積雪消失 (戊)使用化肥(A)甲乙丙 (B)
- 【題組】( )圖中 符號是代表哪種地形的分布區? (A) (B) (C) (D)
- 【題組】( )哪一地區受風力堆積影響,形成最厚可達200公尺的世界最大規模「黃土高原」?(A)A(B)B(C)C(D)D。
- 亞斯文高壩的建造所帶來的影響,何者為「非」?(A)生產豐沛的電力 (B)河口三角洲面積減少(C)農業供水穩定度提升 (D)帶來充足的肥沃土壤
- ( )右圖為中國五大地形的比例圖,圖中的甲、乙分別代表哪兩種地形? (A)高原、平原 (B)平原、盆地 (C)盆地、山地 (D)山地、高原。
- 如右圖(11),某日身高 6 公尺的文靜在陽光的照射下影子長恰為 2 公尺,同時間一旁樹的影子長恰為 5 公尺。請問:樹高是多少公尺 ?(A) 4 (B) 25(C) 5 (D)
- ( )右圖中中國哪一個氣候區的水資源因多處於大河下游,所以有嚴重的汙染問題? (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 )氣候冷乾呈現寒漠的景觀,且因斷層及冰河侵蝕產生為數眾多的湖泊,有「湖泊高原」之稱的是?(A)A (B)B (C)C (D)D。
- (二)依據右列中國地理區簡圖回答下列問題:(36-40題,每題1分共5分)【題組】( )哪一張圖依據「經濟發展」程度將中國分成東部-中部-西部三個經濟帶?(A)甲(B)乙(C)丙(D)丁。
內容推薦
- ( )黃土高原因具有哪些特徵,成為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甲)土質稀疏鬆軟 (乙)土壤黏結性強 (丙)過度放牧與農耕 (丁)地表缺少植被 (戊)乾溼季節分明(A)甲乙丙 (B)乙丙丁 (C
- 【題組】中國政府為了解決沙塵暴的問題,築了一道「綠色長城」,「綠色長城」指的是下列哪項措施? (A)修築堤防 (B)圍湖造田 (C)積極造林 (D)建造水壩
- 當飛機進入東非大裂谷上空時,俯瞰地表,可以發現許多大小湖泊。這些湖泊的主要成因分析,何者正確?(A)冰河侵蝕 (B)斷層陷落 (C)溶蝕崩塌(D)土石堰塞。
- 【題組】( )石灰岩地形受到雨水溶蝕產生諸如峰林、鐘乳石等造型奇特的地質景觀,以哪一地區最常見?(A)A (B)B (C)C (D)D。
- ◎地形的分布特色對於地區發展及人口分布的影響極大,限制了各地區人類的活動。然而適當的人為活動可克服當地的環境限制,使得地表景觀更加多彩多姿。請問:【題組】中國的地勢呈現西高東低的分布狀況,這種
- ( )為了解決荒漠化、沙塵暴以及水土流失等問題,中國施行一系列預防和治理措施,不包含下列何者?(A)建設三北防護林 (B)制定《防沙治沙法》 (C)推動南水北調工程 (D)退耕還牧、退耕還林。
- 非洲的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此與非洲哪一項地理特徵相關?(A)古老陸塊 (B)高原為主 (C)歐洲殖民背景 (D)赤道橫貫中部。
- 【題組】( )圖中代號○1○2○3○4為中國主要平原分布地區,請問平原多位於東部海岸線附近的主要原因是?(A)平原為海浪侵蝕所形成 (B)平原多位於海板塊與陸板塊交界處 (C)平原為河川入海口的
- 【題組】中國為彌補天然形勢上不足,因此在隋唐時期興建京杭大運河,以利於加強河川航運的功能。這條京杭大運河主要聯絡哪兩個地理區之間的交通往來? (A)東南丘陵、嶺南丘陵 (B)長江中下游平原、華
- 大洋洲多屬熱帶島群,氣候溫暖宜人,再加美麗海景與珊瑚世界,是全球著名觀光勝地。甚至傳說火神佩蕾就住在哈拉瑪烏瑪烏火山口,她的頭髮就是熔岩流,直接流入海中的奇景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賞,這是哪一個島
- 【題組】( )承上題○1○2○3○4平原中,哪一地位於北回歸線附近,作物種類與台灣相類似,一年當中可有兩次水稻的收成,並且在冬天仍然可以種植短期作物如蔬菜等農產品?(A)○(B)○(C)
- 承上題,有別於其它大洋洲島群的熱帶風情,哪一個地區的冰河以及峽灣奇景,是其旅遊特點?(A)索羅門 (B)紐西蘭 (C)夏威夷 (D)馬紹爾。
- 紐西蘭與澳洲的文化背景與產業發展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澳洲在哪一方面的產業發展,明顯優於紐西蘭?(A)礦業 (B)觀光業 (C)農業 (D)畜牧業
- 47( )近年來,中國高地氣候區的積雪愈來愈少,其原因為何? (A)全球暖化 (B)水土流失 (C)凍土現象 (D)地層下陷。
- 澳大利亞目前主要的進出口貿易對象為中國、日本、南韓、美國。由此可以了解到哪一個經濟區域是澳大利亞的主要經濟重心?(A)北美 (B)歐盟(C)亞太 (D)東南亞國協。
- 〈五〉 南歐地形崎嶇,土壤大多貧瘠,夏乾熱、冬溫溼,陽光充足。請問:【題組】依此自然條件,住在該地的人若想發展農業,以種植哪些作物較恰當? (A)橡 膠、咖啡 (B) 小麥、甜菜 (C) 稻米
- 48( )中國在2010年又多了一個經濟特區,近年來中外媒體送給這個經濟特區的稱呼是「古絲綢之路最大驛站」。請問:上述的經濟特區是指下列何者? (A)汕頭 (B)廈門 (C)喀什 (D)深圳。
- 如圖,ABCD 為平行四邊形,E 為 上的一點,且BE與AD相交於 F 點,BE與AC相交於 G 點,若 =?(A)6:4:5 (B)5:3:4 (C)4:2:3 (D)3:1:2
- 量販店如「大潤發」和「家樂福」的設立地點多選在都市郊區,其原因有哪些?(甲)鄰近市場(乙)地價較便宜(丙)售價較便宜(丁)停車較方便(戊)地形較平坦,正確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丁(C)乙丁戊
- 【題組】南歐傳統農業的經營方式及作物種類的選擇,與下列哪項要素的關係最密切? (A) 氣壓 (B) 風速 (C) 日照 (D) 降水
- 49( )中國在2015年推動「一帶一路」新政策,提出 「絲綢之路經濟帶」經中亞打通歐洲,與「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東南亞、南亞、非洲到達歐洲,希望能使中國貿易觸角延伸。中國能推動上述的政策,主要
- 下表為臺灣北、中、南、東四區的水資源分布表。請問:若四區的用水量皆同,則哪區興建水庫的需求最急切? (A)甲 (B)乙 (C)丙 (D)丁。
- 附圖為非洲某氣候要素統計數值隨緯度變化的情形,圖中縱軸應代表下列何者? (A)年雨量 (B)年溫差 (C)一月月均溫 (D)年降雨日數。
- ■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各地的交通也會因而有所不同。請回答14~16題:【題組】「臺灣的鐵路分布不如公路普及。」此現象與下列鐵路的哪一特性關係最密切?(A)客貨的載運量較小
- 〈六〉 下圖為歐洲氣候簡圖,請依據此圖,回答下列問題。【題組】歐洲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和其降水量的分布關係甚大。請問:圖中哪一個地區的降水量最多? (A) 甲 (B) 乙 (C) 丙 (D)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