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在試管或生物體內,葡萄糖經燃燒或氧化皆會釋放出能量。下列有關等量的葡萄糖在試管或生物體內完全氧化釋出能量的敘述,何者正確?
(A)在試管內的反應會釋出較多的能量
(B)兩者產生的淨能量一樣多,且都可產生ATP
(C)兩者產生的淨能量一樣多,且都以熱的方式釋出
(D)兩者產生的淨能量一樣多。在試管內以熱的方式釋出;但在生物體中,有些能量可儲存在ATP分子中。
(A)在試管內的反應會釋出較多的能量
(B)兩者產生的淨能量一樣多,且都可產生ATP
(C)兩者產生的淨能量一樣多,且都以熱的方式釋出
(D)兩者產生的淨能量一樣多。在試管內以熱的方式釋出;但在生物體中,有些能量可儲存在ATP分子中。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某生觀察一正在行分裂的細胞,其染色體如右圖所示,有關此細胞分裂的敘述何者正確?(A)有絲分裂中期 (B)第一減數分裂中期 (C)第二減數分裂中期 (D)細胞的染色體數為4n (E)a、b為同源染
- 溪頭的孟宗竹林中,每棵竹均筆直修長,往上生長。此種竹子與竹子的互動關係為 (A)掠食(B)寄生(C)共生 (D)競爭。
- 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以下列反應式表示,何者正確?6甲+12乙→6丙+丁+6戊 (A)甲是經由氣孔中進來的 (B)乙是經韌皮部由根吸收上來的 (C)丙經木質部送到根儲存 (D)丁是O2,它是由CO
- ◎在探討超級市場商品來源的案例中,下表左側為為北市某一超級市場貨品來源地的統計,右為蔬果來源地統計(單位:%),請問:【題組】根據表列之統計資料顯示下列的現象中,請選出「不恰當者」? (A)文化
- 右上表是歐洲兩個都市的經緯度和降水量資料。請問造成兩地年降水量相當懸殊的主因為何?(A)距海遠近 (B)地勢高低 (C)洋流影響 (D)盛行風向背。
- 【題組】(4)你所應用的概念為何種定律?
- 下列有關減數分裂的分裂Ⅰ期與分裂Ⅱ期之比較,何者正確? (A)二者皆有染色體複製 (B)僅Ⅰ期有聯會現象,Ⅱ期則無 (C)Ⅰ期時發生同源染色體分離,Ⅱ期則為姊妹染色分體分離 (D)Ⅰ期時染色體套
- 下列哪些有關常用衣料的敘述何者正確?(甲)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都是含碳的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乙)棉花纖維主要成份屬於醣類,含碳、氫、氧三種元素 (丙)羊毛纖維,除了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外還有硫和
- 細胞膜為脂雙層的構造,則下列何者具有脂雙層的構造? (A)核糖體 (B)中心粒 (C)葉綠體 (D)細胞核 (E)內質網。
- 下列有關「細胞學說」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由許旺和許來登兩位學者所提出 (B)細胞是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C)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所構成 (D)細胞是表現生命現象的基本單位 (E)
內容推薦
- 某反應aA(g)+bB(g) dD(g)+eE(g),原已達平衡,若突然升高反應系之溫度(壓力不變),則正逆反應速率變化如圖I,又若再突然增大壓力(溫度不變),則又如圖II之變化,由此可判斷出
- 熱化學反應式H2(g) + O2(g) → H2O(l) + 286 kJ無法提供下列哪一項資料?(A)反應的快慢 (B)反應物的種類 (C)生成物的狀態 (D)反應的熱量變化 (E)反應時反
- 有關化學電池的敘述,何者有誤?(A)所有化學電池的正極必為陰極 (B)電池陽極乃為氧化之極 (C)在電解槽中,與電池正極連接之極,即為正極 (D) 在化學上,正極即所謂陽極
- I、一雙曲線以橢圓的焦點為頂點,長軸頂點為焦點,則此雙曲線一焦點至漸近線之距離為。
- 小胖觀察螞蟻,發現螞蟻會將同類的屍體搬離巢穴丟至特定場所,但搬運過程中若活蟻沾染到死螞蟻身上氣味,該活蟻會被同伴抬離巢穴直到氣味消失為止;於是他提出下列解釋,其中何項最合理? (A)螞蟻同伴對死
- 下列有關同位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A)質子數相同,但化學性質不一定相同 (B)原子的質量數相同,電子數不同 (C)原子的中子數相同,電子數不同 (D)在自然界中,氫只有兩種安定存在的同位素。
- 【題組】下列對上圖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A)甲地的坡向為北方 (B)圖中標高點「×」的高度大約 283 公尺 (C)等高線間距值為 10 公尺 (D)若地名可以反映環境特徵,「崁」為陡崖之意
- 一公斤的235U行核分裂時,質量約減損千分之一,光速為每秒三十萬公里,則可釋放若干KJ的能量?(A)9×1013 (B)9×1012 (C)9×1011 (D)9×1010
- 已知自然界中 占60%;則下列何者為硼之平均原子量? (A) (B) (C) (D) 8。
- 音波在外耳聽道中靠空氣震動傳遞,在內耳內靠什麼來傳遞音波的訊息? (A)三塊小聽骨的震動 (B)鼓膜的震動 (C)淋巴的流動 (D)卵圓窗的震動。
- 反應Fe2O3+3 CO → 2 Fe+3 CO2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為酸鹼中和反應 (B) CO為還原劑 (C) Fe2O3被氧化為Fe (D) Fe2O3為還原劑。
- 三、非選擇題:每題 4 分(計算題請寫計算過程,否則不予計分) 若上圖七的比例尺為 1:200,000,甲和丁兩地在圖上的直線距離為 5 公分,甲乙兩地的平均坡度百分率為多少?
- 鉛酸電池在放電過程中(A)PbO2之量增加 (B)Pb2+被氧化為Pb4+(C)SO42-同時向陰極及陽極移動(D)水和硫酸濃度都減少
- 下列有關神經細胞離子通透性和膜電位變化的敘述,哪一項正確? (A)神經細胞的靜止電位為零 (B)Na+通透性大增時會造成去極化現象 (C)神經細胞膜對K+的通透並無限制 (D)過極化現象是因K+
- 關於人耳構造的敘述,何者錯誤? (A)分作外耳、中耳和內耳 (B)外耳由耳殼和聽道所構成 (C)中耳有三塊聽骨,由外到內分別是砧骨、鎚骨、鐙骨 (D)外耳和中耳以鼓膜相隔,中耳和內耳以卵圓窗相隔
- 下列有關CO2的各種敘述,何者錯誤? (A) CO2分子中共有四對孤對電子 (B)一莫耳乙醇與足量的氧氣作用可產生88克CO(C)碳形成+4的陽離子與2個O2-離子結合成CO2分子 (D)
- 由於地球自轉,因此地球各地看見日出日落的時間不盡相同,故全球劃分為 24 個時區,美國驚爆 911 事件,華盛頓(77°W)五角大廈在美東時間 9 月 11 日上午 8 時 43 分,因一架美
- 過去所謂無鉛汽油,是在汽油中不加入(A)氧化鉛 (B)硫酸鉛 (C)四乙基鉛 (D)氯化鉛
- 1視網膜成像 2水狀液 3玻璃狀液4 角膜 5 晶體 6瞳孔 7視神經傳導 8大腦,關於視覺形成的路徑,下列排序何者正確? (A)物體光反射→ 42653(B
- 在某一生態保育區中,掠食者與獵物的族群變化如下圖。依據下圖的數據推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掠食者與獵物兩族群不互相影響,族群變化無規則性(B)掠食者與獵物兩族群相互影響,使族群大小呈現波動
- 如下【圖 10】輪系所示,A 為原動件,其轉速為 100 rpm,則從動件 B之轉速為多少 rpm?
- 有關「自然發生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雷迪倡導 (B)認為腐肉可生蛆 (C)認為生物是由其親代所產生 (D)推翻生源論。
- 若某單醣的分子式為C6H12O6,那麼其形成之三醣的分子式為何?(A)C18H36O18 (B)C18H34O17 (C)C18H32O16 (D)C18H30O15
- 若1副交感神經 2交感神經3 體運動神經 4感覺神經,則骨骼肌、心肌、腸壁肌肉依序各由何種神經促進其活動? (A)(B)(C)(D)123
- 下列有關“二維空間的碰撞"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A)入射球與靶球碰撞時,兩球的球心不用在同一水平面上(B)弧形尺(或稱為發射架或滑軌)必須要光滑才能達到本實驗的目的(C)兩球相撞後落地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