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秦朝從統一天下到滅亡,只有短短 15 年的時間。請問:造成秦朝快速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下列何者?
(A)匈奴南侵,攻入咸陽導致秦朝滅亡
(B)廢封建,置郡縣,使得地方諸侯紛紛起兵叛變
(C)過度役使民力、物力,又實行嚴刑峻法,引發百姓不滿
(D)外戚與宦官循環鬥爭,導致朝政敗壞。
(A)匈奴南侵,攻入咸陽導致秦朝滅亡
(B)廢封建,置郡縣,使得地方諸侯紛紛起兵叛變
(C)過度役使民力、物力,又實行嚴刑峻法,引發百姓不滿
(D)外戚與宦官循環鬥爭,導致朝政敗壞。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2),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哪一種生活場景最有可能出現在山頂洞人的日常生活中?(A)住在半穴居的房屋中(B)利用陶甕儲藏自己種植的食物(C)手持鐵矛追逐獵殺野獸(D)以骨針縫製獸皮。
-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推行諸多重大措施,以便有效的統治國家。請問:下列哪項措施與秦始皇沒有關係?(A)尊王攘夷(B)廢封建,行郡縣(C)修馳道,築長城(D)焚書坑儒。
- 英國環球劇場於2014年4月開始在全世界巡演《哈姆雷特》,為紀念本劇作者450歲誕辰。請問:這位作者是下列何者?(A)但丁(B)莎士比亞(C)佩脫拉克(D)薄伽丘。
- 下列何者不是新制度主義的主張?(A)將非正式制度納入研究範圍(B)制度雖會變化,但仍具有某程度的穩定性(C)事實與價值具有不可區分性(D)制度對於個人行為會產生限制與影響
- ( )從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分布圖可知,中國文化的發展呈現何種特性: (A)單一發展 (B)多元並進(C)集中在沿海一帶(D)集中在長江流域
- 馬丁路德在威丁堡大學的教堂張貼《九十五條論綱》,引起人們的熱烈討論,不久後便掀起宗教改革的風潮。請問:下列何者不是馬丁路德的論點? (A)宣稱《聖經》是信徒的最後依歸 (B)否定教宗的至上權威
- 下圖為長日照與短日照植物受光影響的開花模式: 請問短日照植物在, 及長日照植物在, 的表現應是:(A)①,②,③,④,全開花(B)不開花開花開花不開花(C)開花不開花開花不開花(D)不開花開花
- 附表為糾舉與糾正的比較,表中哪一項敘述正確? (A)甲 (B)乙 (C)丙 (D)丁。(P.142)
- 春秋戰國時代,國君為求富強而用人唯才,帄民可憑個人才學獲得重用。請問:下列哪位不適合作為布衣卿相的代表人物?(A)商鞅(B)蘇秦(C)張儀(D)范雎。
- 由於方言較能貼近民眾的日常生活,所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家喜愛以方言來寫作。請問:下列哪一組作家寫作時是使用義大利方言? (A)但丁、塞凡提斯 (B)佩脫拉克、薄伽丘 (C)佩脫拉克、莎士比亞
內容推薦
- 「萬里長城」是當今世界上最壯觀的建築之一,在秦朝時,萬里長城便是一道強而有力的國防屏障,阻擋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入侵。這裡所說的「遊牧民族」,是指下列哪個民族?(A)犬戎(B)南越(C)東胡(D)
- 漢朝的絲綢之路東起長安,西至大秦。請問:漢朝所稱的「大秦」是指下列哪個國家?(A)匈奴(B)大月氏(C)羅馬帝國(D)阿拉伯帝國。
- 絲路的開通,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其中又以哪個宗教的傳入,對中國文化影響最為深遠?(A)佛教(B)道教(C)回教(D)基督教。
- 臺灣開港通商後,有一傳教士來到臺灣,除傳教外,還興辦醫院、創立學校,今真理大學內古色古香的理學堂大書院即為其所設。請問:這位將一生奉獻給臺灣的傳教士為何人? (A)馬偕 (B)沈光文 (C)顏思
- 下列哪位君主,最早設立類似現今國立大學的太學,命地方選派優秀學生進入就讀,以培養人才?(A)漢高祖(B)漢武帝(C)王莽(D)漢光武帝。
- 西漢末年國勢漸衰後,朝廷無力他顧因而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權。直到東漢初年時,派遣下列哪位出使西域,再次降伏西域各國,重新取得對西域諸國的控制,重振大漢聲威?(A)張騫(B)班超(C)班固(D)張機
- 臺灣開港後,社會風貌不同於以往,下列何者為當時的社會景象? (A)鹿港茶葉加工區,茶香處處 (B)港口遊民眾多,羅漢腳到處遊盪 (C)英國商人在安平設立德記洋行推展貿易 (D)安平開始設立郊商,
- 如果 , 則R有 7 個不同的質因數.
- 如果 1GB 約等於 106KB, 已知某數位相機拍攝一張照片所占記憶體的容量為 5×103KB, 則一張 16GB 的記憶卡約可儲存4張照片?
- 王莽於西漢末年取得帝位,改朝換代,建立新朝,開始進行土地國有等改革。請問:當時他是利用何種身分當上皇帝的?(A)舉兵攻入首都長安而得帝位(B)利用外戚身分,篡奪政權(C)出身名門望族,發動政變成
- 清領前期開始,不論官私皆對臺灣教育注入心力,到了何時文風才開始興盛起來? (A)康熙、雍正年間 (B)雍正、乾隆年間 (C)嘉慶、道光年間 (D)同治、光緒年間。
- 中國的鄰國數量相當多,如果從東北方的鄰國北韓開始,沿著陸上國界繞一圈,請問最「不可能」經過哪一個國家?(A)印度 (B)哈薩克 (C)緬甸 (D)泰國
- D-果糖(D-Fructose)用過碘酸進行氧化降解可得到那些產物? (A) 3 HCOOH + 2 HCOH + CO2 (B) 4 HCOOH + 2 HCOH(C) HCOOH + 5
- 1 到 90 的質數個數為5 個.
- 東漢末年,各地災荒不斷,人民無以為繼,他利用宗教信仰發起反政府的行動,追隨的信徒多達十幾萬。因這些起事的群眾皆頭戴黃巾,故史稱黃巾之亂。請問:上文中提及的「他」,應為下列何人?(A)項羽(B)張
- 「中醫雖然以診脈治病見長,但也有些中醫師透過麻醉的方式為病人進行簡單的外科手術,使疾病的診治有更多的選擇性。」下列哪位古代名醫便是以進行外科手術而聞名?(A)張機(B)張儀(C)張衡(D)華佗。
- 附表是小伶歷史報告主題下的各章標題,從各章標題內容判斷,小伶報告的主題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黃帝時代的文明創造(B)夏代文化的遺存(C)商代文化的內容(D)周代的封建社會。
- ( ) 下面波形是三支音叉在相同時間內,振動發出的聲音,經過示波器轉換所描繪的圖形,請問哪兩支音叉可以產生共鳴現象? (甲) (乙) (丙)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 有一個四位數 7□36, 如果此數是 11 的倍數,則□= 6 .
- ( )小明前往國民黨黨史館參訪,他發現國民黨的名稱屢次改變(如附圖),其中在 1914 年時改名為中華革命黨的原因為何? (A)響應武昌起義 (B)凝聚反清勢力(C)討伐袁世凱 (D)追悼孫中
- 「他總結前代的醫學經驗,將其整理後寫成《傷寒雜病論》一書,不但增加人民對各種疾病的認識與防治,也為中醫理論奠定重要的基礎,有『醫聖』之美稱。」上述指的應該是下列何人?(A)張衡(B)張機(C)華
- 中國為因應日益增加的原油需求,與圖三甲國合作,自該國石油大城阿特勞建立輸油管通往中國,請問甲國為何?(A)土庫曼 (B)哈薩克(C)吉爾吉斯 (D)烏茲別克
- ( ) 頻率為 200 赫的聲波,其振動週期為多少? (A)0.02 秒/次 (B)0.05 秒/次 (C)0.005 秒/次 (D)200 秒/次。
- 東漢末年以來,各地災荒不斷,農民無以為生,於是引爆黃巾之亂,造成帝國逐步邁向衰微的局面。請問:黃巾之亂造成的最大影響為何?(A)政令繁瑣,朝令夕改,造成改革失敗(B)強化中央集權以鞏固朝廷的安全
- 西元一八六○年臺灣被迫開港通商,外國人在臺灣設立領事館與洋行。請問當時開放下列哪些港口? (A)雞籠、淡水、安平、艋舺 (B)雞籠、淡水、鹿港、打狗 (C)艋舺、淡水、鹿港、打狗 (D)淡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