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19為題組,請閱讀下列文章後,選出答案。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舉世混濁,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馮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名堙滅而不稱,悲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史記 伯夷列傳)18.由上段文章可知史公寫史記的目的之一為:(A)使亂臣賊子懼 (B)為巖穴之士立傳(C)為閭巷之人立傳 (D)嘉許與自己同道之人。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258065
統計:A(4),B(8),C(9),D(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古時候年齡代稱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