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 下列有關篇章之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始得西山宴遊記〉:以「始」字為文眼。首段以「恆惴慄」的心境起筆,而以遊山賞水,作 為排憂遣懷的手段。雖是「施施而行,漫漫而遊」,甚而得意的認為永州的奇山異水都已遊遍, 段末卻以「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加以否定,「未始知」正是要引出「始得」的主旨。二、三段 敘寫發現西山及登山覽勝之樂,第四段則敘飲宴而流連忘返,並引出「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的最高境界。而「始得」二字不僅說明作者真正的遊賞是從西山開始,更暗示作者的心境,從 此是一個轉折,一個新的開始。故而說本篇主旨顯中有隱 
(B)〈稻菜流年〉:寫七○年代臺灣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傳統農村文化一度是落後甚至可恥的印記。 全文以田鼠的生活情態對映農民的心理及習性,凡寫農民,皆類比田鼠。全文分成無憂童年、 迷惑少年、失根成年三大層次,並以作者的成長為線索將各段落貫串起來。每個層次除了交代 作者成長的不同階段,也寫看待田鼠的眼光態度隨成長而有所改變 
(C)〈諫太宗十思疏〉:出自魏徵《貞觀政要•論君道》。文中提出「十思」進諫唐太宗,旨在闡述 君王應具備居安思危、累積德義、戒奢以儉等九種德行,說理詳贍、譬喻生動、文氣充沛, 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同時也見證了唐太宗與魏徵君臣遇合之佳話  
(D) 〈一桿「稱仔」〉:是賴和諷刺日本殖民統治的代表作,以巡警欺凌農民為題材,表達對殖民地 法治不公的抗議,展現了「官逼民反」的抗日意識。文末用側寫描繪出秦得參自殺身亡的悲壯 結局。使用臺灣話寫作,以符合臺灣人的用語習慣,呈現臺灣文學色彩。
(E)   〈梓人傳〉:旨在藉梓人造屋說明宰相治國之道,同時也強調用人唯才之主張。柳宗元僅取人物之一時一事,一言一行,就其與社會國家相關者加以發揮。本文雖以「傳」為名,似傳狀類古文,但對梓人生平事蹟著墨有限,敘述之中暗含議論,主要在強調分層負責的政治理念,展現作者關切政治、胸懷家國的精神。

參考答案

答案:A,D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