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己翻開侯文詠的我的天才夢,作者自述他從小愛寫作、愛幻想。在升學主義掛帥的教育體制下,他研擬了一項策略—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好的成績。如此一來,可以達到師長的期望,二來,師長就不會干涉自己看文藝之類的書,和寫文章。到了高中,選填志願,成為作家或是作為醫生,成為他內心最大的掙扎。他開始懷疑,會不會自己在文學領域闖不出名號來,而變成了一無是處的人,會不會自己所寫出的文章,只不過是一些喃喃囈語,毫無價值呢?如果行醫的話,或許自己還可以明確地指出自己救活哪些人,就這樣的念頭,開始了侯文詠行醫的生涯。進入醫學之門的侯文詠,開始強烈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以及醫學的無奈。面對已經死亡的人,掙扎的做心臟按摩。作者一度相信身為一位醫師,若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抽離,秉持愈客觀、理性、無情時,才能真正面對疾病和器官,如此才能讓病人得到最大的利益。但是在一次幫器官捐贈者麻醉時,面對心臟仍在跳動,外科醫師迅速的摘下所有的器官,甚至拔下呼吸器,直到心電圖成一條直線時,彷彿自己是劊子手,正在執行一項死刑的程序。而開刀房走道親兒淒厲的哭喊聲,這些哭泣和啜咽傳染病似的開始蔓延,擴散,而侯文詠忍不住的眼淚其實早已奪眶……。生命的開始與衰敗,兀自在作者的心海起伏,洶湧,衝擊,一遍又一遍,把作者再一次拉回赤裸的人生現實中。有一次在加護病房時,幾個醫師會診,仍無法使病人的血壓有效的拉上來,一位醫師淡淡地說:「到走廊去喊救命吧!」醫師本質是為了救命,但救命的人沒有資格喊救命。終於了解知識和經驗是那麼有限,而苦痛和無知卻永遠無邊無際。面對不斷地死亡,而窗外陽光卻依舊照著一張張說著、笑著的臉龐。這時隱藏在內心寫作的欲望,像著了魔一般傾瀉而出。也開始了侯文詠寫作之路……。這本書作者以自傳的方式,向世人真情告白,將自己所經驗、所感受和大家分享,或許我們可藉由他的人生,來補充自己人生的能量;也或許我們可藉由他的經驗,來思考自己生存的價值。在全世界籠罩在 SARS 的陰影下,人類在面對死亡的威脅,而醫學也來不及治療時,我們所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如書上說的「誠意」,還是像某醫師叫護士到門外「禱告」?還是……。看這本書的感覺,好像是在坐火車欣賞風景。來時,看著海,一望無際的海,潮起潮落。回程,翻山越嶺,順著溪流,看著芒草,看著石頭,看著白鷺鷥,想見出山口的豁然開朗,藍藍的天,青青平原……更遠方,藍藍的海……。原來,離開與回去只是相對的概念,一滅一起。也或許,一起一滅。(張儷瀞 「侯文詠《我的天才夢》」讀後感)
41.侯文詠面對器官摘除手術,覺得自己像什麼?
(A)牧師
(B)劊子手
(C)上帝
(D)殺豬的人。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